唱針劃過老唱片上的密紋,溫潤、甜美的聲音悠悠傳來,中間偶有夾雜“嗶卟”的爆豆聲,也許你以為是回到了那個花樣年華的年代,但這卻是在21世紀聽到的聲音。一群高舉懷舊大旗的音樂愛好者,開始重新拾起落滿灰塵的老唱片,聆聽屬於上個世紀的聲音。正是這些發燒友的活動,使得銷聲匿跡很久的中國黑膠唱片市場重新煥發青春。在北京、廣州、上海,收藏黑膠唱片已漸成時尚,二手市場裏黑膠的價格欣欣向榮。我們將試圖一探黑膠收藏的現狀。
不為懷舊的懷舊
當我們已習慣戴著耳塞,將自己的音樂享受寄託在MP3等音樂格式的時候,我們的音樂消費也逐漸成為一種快餐文化。音樂可以迅速地通過網路獲取,經過各種播放器混合、暈染後放出,聽後只留下浮躁的泡沫。在這個數位音樂製品大行其道的時代,有一種唱片,能讓你穿越時空體味一種獨特的優雅,這就是黑膠唱片(又名LP全稱long-playing,指黑膠唱片,也叫密紋唱片)。
這是一個崇尚懷舊的年代,就像人們喜歡看張曼玉穿著花旗袍走在暮色的小巷中,一些執著于音樂的人鍾情于黑膠唱片在老式唱機上伴著唱針悠悠地回轉。對於這些黑膠發燒友來説,“即使把玩著黑膠唱片古舊的封套,也能勾起一種懷舊的情愫。”當然,他們愛上的不僅僅是這種懷舊情緒,更多的是來自聽覺本身的原汁原味。感受黑膠唱片發出的溫潤、和諧的聲音,感受著音高的準確、音色逼真的重現。
黑膠 PK CD
發燒友喜歡黑膠唱片的理由很多:性感而透明的嗓音,懷舊的爆豆聲,大張過癮的封面,甚至是喜歡找罪受……對於現在市場的主流CD,發燒友們有著這樣的評價:“數位錄製的CD太過工業化,聲音純潔、輕靈、飄浮。黑膠唱片雖然是模擬錄音,但音域寬厚,特別具有一種現場氛圍,雖然偶有‘嗶卟’聲,卻仍然無法阻止人們對它的熱愛。”甚至有人説:“聽CD久了就會覺得累,甚至頭暈,但黑膠不會;噪音會讓人覺得不舒服,但音樂不會。”
黑膠與CD的比較問題可以説是音樂發燒界永恒的話題。從音質上看,黑膠是原聲,錄音的效果如何,黑膠都會忠實地記錄下來。CD不是原聲,錄音可經過音質的處理,隨意放大減小甚至修改。對於黑膠發燒友來説,CD就像一個人工雕飾的美女,雖令人賞心悅目,但華麗的外表下可能只是一個假面。
黑膠收藏的興起
回顧黑膠唱片的歷史,它的興盛在半個世紀前。在那個藝術大師輩出的年代,許多指揮家、演奏家、歌唱家的不朽音樂,被永久銘刻在黑色的密紋唱片上。可以説黑膠唱片幾乎佔據了整個20世紀,直到1984年CD誕生。中國是1992年開始進入CD時代的,至此,黑膠生産線大量被淘汰,而中國黑膠唱片的收藏曆史也是發軔於此。
最初的兩年,黑膠唱片的價格從每張30元左右跌至15元左右。1994年,由於收藏者的喜好,黑膠唱片的價格有所回暖。到1996年,黑膠唱片的價格曾突破百元。1998年,國內最後一條黑膠生産線關閉。目前,國內市場的黑膠唱片均從海外引進,或者由二手市場得到。現在廣州的陶街,最便宜的黑膠唱片大約是每張10元左右,珍藏版本,則高達上千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