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研究大家 提升自信——藝術中國專訪北京畫院院長王明明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 片長: 00:05:20 | 上傳: 2009-09-14

藝術中國:請問這次“董希文寫生作品展”的舉辦初衷是什麼?

王明明:這個展覽是北京畫院舉辦的“二十世紀中國美術大家系列”中的一個展覽,我們這幾年做的這些展覽就是梳理、研究二十世紀中國這些中國畫、油畫還有其他畫種的一些大師們的藝術成就,給當今的美術界一種啟示,讓大家重點去研究一些創作上的規律性的一些東西。

藝術中國:您如何評價董希文先生的作品與“油畫民族風”之間的關係?

王明明:我們在進行董希文先生作品的研究的時候,實際上我們應該把研究他的人,研究他如何成功的,研究他如何提倡油畫的“民族風”,從全面地去研究他的一生,雖然很短暫,但是他帶給當代美術界的啟示是非常多的。第一個,他有很深的對於中國傳統民族文化的涵養、學養,而且他家裏有很多的家藏,在早期他也是研究中國的繪畫比較多。在他畫油畫的時候,他非常大膽的提出了“中國油畫民族風”的話,實際上他是深思熟慮,而且他看到了中國繪畫的獨特性,而且他深入的研究中國繪畫,這樣他提出來可以借鋻於中國的各種藝術來發展油畫。所以對他作品的研究更重要的是研究他對於中國民族文化的認識,和如何發展還有一個方向性的問題,他通過他自己的實踐,包括他的寫生,包括他的很多著名的創作,實際上他把他的這些觀點完全的融入進去了。他做了一個藝術的實踐者,而且提出了一個中國藝術的發展的一個方向,所以對於我們當今藝術的發展,他具有了很重要的意義。

藝術中國:近年來,北京畫院舉辦的一系列近現代大家的主題展獲得了很高的學術影響,您對這一系列展的設想與期望是什麼?

王明明:我是希望我每次辦一次畫展我是有針對性的。我們研究二十世紀美術大家,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有側重,比如我們舉辦李斛的展覽,側重於人物的中國畫的革新的表現,李苦禪先生,他是一個花鳥畫大師,他帶來的當今的整體的影響和他的藝術道路,吳作人的展覽我們注重於寫生,包括這次董希文也是把他寫生的作品拿來比較多,我們現在就是想把這些大的藝術家通過寫生怎們能與創作的結合,來産生一種自己的風格,和在生活中産生自己的激情。我想我們做這些展覽是針對當前的美術的發展存在的一些問題和弊病來提出來的。比如説我們畫家很少下去是真正的寫生,真正的了解這一個地區或我所表現的東西,我們用照相機來取代,我們用課堂作業或擺模特來取代我們活生生的這種生活你所産生的偶然的而且是鮮活的給畫家産生激動和靈感的東西,這個東西是很少的。所以我們想通過不同的藝術家的研究和針對性,作為我們的系列展覽來説,今後我們今年還有10月份龐熏琴的展覽還有周思聰的展覽,從不同的方面我們去研究他,這樣給我們當今的藝術家有一個很重要的一個啟示,大家看了這些大師的一些作品,我想不完全是技法問題,我們要從中找出他的藝術規律,一個大家成功的規律和這個畫家對於本民族文化的認識來增強我們對本民族的自信心。

 

董希文誕辰九十五週年寫生作品展 部分作品

[視頻] “國風境界——紀念董希文誕辰九十五週年寫生作品展”開幕式

[視頻] “董希文與油畫中國風”學術研討會

[視頻] 藝術中國專訪董希文之女董一沙女士

“紀念董希文誕辰九十五週年寫生作品展”開幕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好友分享 添加收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國風境界——紀念董希文誕辰九十五週年寫生作品展”開幕式
藝術中國專訪董希文之女董一沙女士
造化天工——吳作人寫生作品展開幕式
超縱至誠——紀念李苦禪先生誕辰110週年作品展開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