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設計

許俊傑:在設計與繪畫間跨界行走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11-23 10:34:23 | 文章來源: 雅昌藝術網專稿

如何震撼內心而不僅是視覺

裴剛:你有一件視頻的作品,有很多像熊貓的潛水頭盔漂在水面上。這件作品的背景是什麼?

許俊傑:因為這個潛水頭本身是沒有色彩的嘛,它是一個金屬材質。“熊貓”是參加卡塞爾中國公共藝術展的作品,它要代表中國參展。那個作品的名字叫《I am looking for you》就是《我在尋找你》。因為潛水頭它和很多服裝不一樣,稍微把它顏色變一下就像熊貓一樣,我覺得這個挺好玩的,正好有兩個黑的有點像熊貓的眼睛,它並不是完完全全是一隻熊貓。比如下次我到了別的國家可能稍微再把它換一個服裝變成別的東西,就像公仔一樣,是可以隨便換的,如果換成那樣也挺好的,當時德國的觀眾看了覺得這個就是熊貓,所有人都覺得這個作品的名字叫《Panda》。

其實這是第一次把“潛水頭”完成一個裝置藝術,脫離畫面的裝置藝術,因為是潛水頭,跟水有關係,拿坡侖宮前面有一個河道,策展人説這個地方你來做作品,我當時想怎麼用這片水。所以就有一個方案,比如説像今天微網志、face book是人跟人交流,我要做多少個,後來我想到了英文字母有26個字母,每一個字母放在一個腦袋上,放到水面上的時候風一吹它們會換、會跑、會變動,會在一定範圍內稍稍的變動,但是它會轉方向,因為前面都有一個字母,它會組合成不同的單詞。就像我們今天坐在一起,我們原來不認識,但是碰到一起,我們就能有一個共同的認知,可能成為朋友了,我們就是一個群體,我們就組成了一個單詞,我們有共同的一個寓意。當時有兩個爭執,他們説你是不是要拼出一個“卡塞爾”,拼出一個別的字母,這是大家慣性的思維,後來我堅持的一個觀點是我不一定要讓大家認識所有的單詞,因為現在的社會你也知道,就像微網志上的詞,今天我們看不懂,不是詞,明天就是一個單詞,人類社會總是在推進的,語言也是一樣,人的交往方式也是一樣的,有可能我們今天坐在這兒只是聊天,明天有可能我們開了一家公司,都成為了股東,這有可能,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所以不要局限它拼成什麼單詞,它是什麼就是什麼,因為這才夠自然。

另外,他們説你是不是要裝一個裝置來控制?我原來的方案是用一個ipad,上面有一個鍵盤,你就輸入哪個字母,那個字母的潛水頭自己會游過來。五分鐘以後再散開,游過來的時候遊客趕緊就拍照片。比如説我叫“Tom”,然後它就過來,你拍張照片它就散開,後來我覺得這樣不夠純粹——因為它的趣味性,但我不是在做一個遊樂裝置,這不夠純粹,我就想讓自然的力量推動它,因為我跟你見面不是規劃好的,尤其是在街上碰到人,能成為朋友,這是自然的關係。所以我這次在做這個作品的時候很多也是告訴觀眾怎麼去理解這個作品,有時他們會拿著手機把自己名字的字母拍下來,自己去組合,然後回家你可以自己拼成你的名字,因為風的作用一直在轉嘛,他們也在跑來跑去,但是在跑來跑去的過程中就真正成為朋友了。因為有人不認識,就是兩個人在那兒拍照,一討論,他們就真正成為朋友了。所以這件作品就等於有互動了,而這個互動是最自然的,我覺得這樣更酷。所以下面我的作品也是一樣的,我更多的是注重精神上的東西,語言更簡化,更震撼內心,而不是震撼視覺。我覺得視覺震撼相對容易做到,但震撼內心的就不容易。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