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設計·新媒體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圖片庫正把職業攝影師送入墳墓?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6-23 09:36:44 | 文章來源: 中國

拿著媒體的工資獎金,同時或明或暗地給圖片庫供稿,在業內早已不算什麼秘密。西方經營理念下的圖片庫進入中國市場,最火爆的階段幾乎是職業攝影記者的天下。這是供需雙方都滿意的合作方式,圖片社能幫著攝影記者名利雙收,攝影記者能提供獨家的、專業的照片。然而,隨著新事物的冷卻,器材設備簡易化,市民記者漸成氣候,價格優勢下降等等……客觀原因逐一顯現,許多職業攝影記者在淡出這一領域。

職業攝影記者們也是認同勒雷的説法的,因為近幾年職業壓力確實不小——好不容易讀圖時代到來,卻又趕上了新聞媒體整體的不景氣,放眼西方,英美的老牌報紙一家挨一家地關張、轉型。遙想當年,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的簽約攝影師一次外拍,海陸空的交通工具可勁兒造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現實要求攝影記者在拍好照片的同時,還得做好由拍攝産生的費用預算。就連今年荷賽的大獎得主安東尼斯沃也在無奈地疾呼“美國攝影師生存太艱難了,我們需要工作”。

那麼,有個疑問,那些讓記者們養家糊口的媒體怎麼看這事呢?老總們難道甘願充當背後的支援者?提供薪水及拍攝機會卻不介意員工們賺外快嗎?其實,很多記者的工作狀態都是比較寬鬆的,單位的要求是完成任務量即可,至於其他的,基本上弱化。要求嚴格的也好對付,用個假名與圖片庫合作,拍攝時換個角度,給報社和圖片庫兩張不同的照片即可。記者心裏也有個小九九,拍得最好的當然交給報社,或留作角逐大獎,二流的片子才會發給圖片社,反正他們的網站也是飛快地滾動,再好的片子也會短時間內埋進庫裏。當然,也有很多記者不願冒險與圖片庫搭上關係,比如那些本職工作待遇不錯的,或者已經功成名就的。

東西方還有個差異。在歐美國家,初出茅廬的攝影師們通常會選擇進入媒體,歷練成熟之後,成為獨立攝影師;而國內的情況完全相反,很多攝影師通常會在媒體間三級跳式地成長,最終選擇進入大牌媒體。這種差異大概也決定著中國的職業攝影師與圖片社之間合作的臨時性。為了避免與個人合作的各種麻煩,大多國內的圖片社更傾向和媒體合作。

圖片庫:誰來埋單誰有話語權

雜誌上一個15頁的圖文大報道,還有多少人去看?快餐文化就是現實,一向前沿的媒體不可能不知道這個市場規律。10年前,還有媒體願意花大價錢去支援記者做深度報道,現在,很多傳統媒體都在為自身生存而戰了。“媒體早就變了,何況一張圖片”,圖片庫負責人的類似話語頗有些唇亡齒寒的意味。

其實,圖片庫也不是處處得勢,他們只是産業鏈條中的一環,如果説新聞機構和從業人員承擔著的社會責任讓他們變得高大,那麼圖片庫扮演的就完全是個商人角色了。做生意,就得讓客戶的利益最大化,當同質化的産品相遇産生了競爭,那只能以價格取勝。即使真有“送入墳墓”一説,圖片社充其量只是加速其進程而已,而絕非掌握著決定權。回翻歷史,就能發現圖片庫和攝影師之間的齟齬早不是新聞,當年瑪格南圖片社成立,不正是卡帕等幾人不忿圖片社的大包大攬,在紐約密謀鬧的獨立嗎?

有個把攝影擬作服裝的很妙的比喻,大型報道好比奢侈的高級訂制,而圖片社的流水線照片就像H&M、ZARA等倍受白領追捧的成衣品牌,前者是只為世界上少部分人提供象牙塔般的工藝,當然標價也是我輩想都不敢想的,而後者則在貫徹著“一流的形象、二流的産品、三流的價格”的快餐精神。再往下想,哪座城市沒有個把服裝批發市場?幾十元照樣可以穿出當季流行。

瑪格南的經營早有問題,於是進軍收藏等領域謀求新發展;VII圖片社嚴格把控門檻,進新人必須經過現有人員全體通過,目的就是統一價值觀。他們篤定了不走萬能膠路線,但是專業化必定會服務小眾,這是行銷的真理。産銷之間的矛盾是天然的,無論是哪個行業。勒雷發泄的也許是對整個産業的不滿,圖片社只是他批判的一個靶子而已。

市場經濟的規律之下是,誰來埋單誰就有話語權,于圖片市場亦是如此。圖片庫到底給攝影帶來了什麼?圖片庫是否真的讓快餐文化成為攝影的主流?勒雷頗有些意氣用事的話語至少會給我們帶來許多新的思考。

   上一頁   1   2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馬德里展示西班牙士兵攝影展
· 《伊莎貝爾·于佩爾——肖像中的女人》攝影展從法國移師北京
· “狗年13個月”李鬱、劉波攝影作品展
· 時尚攝影教父史蒂文梅塞
· 中外盲人攝影作品展現身三里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