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藝術設計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專稿]跨越中法文化的攝影教育之旅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8-04-25 09:27:33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高欣煒 : Gao Xin Wei  停留之依據


作為中法主題攝影創作項目的《旅程》

 

LE VOYAGE”是“旅程”的法文翻譯,但是,反過來,“LE VOYAGE”的中文翻譯可以是“旅行”、“旅途”、“旅程”。中國文化的豐厚在語言詞彙上的體現是極其顯著的,但是在與西方文化交流的時候,卻有一個難以準確對應的困境。在中文中,旅行有行動的含義,表示動作,事件;旅途是名詞,表示路途,有距離的含義;旅程則較為文言,是距離和時間的雙重概念。一個創作項目的命名,是為建構其整體的藝術框架,要給所有作者足夠的空間,並能夠把不同的創作結果立體地編織起來,賦予主題更加有力而多重的藝術內涵。因此,我們決定以《旅程》這個充滿詩意的名詞來命名此創作項目。從中國到法國,從每個國家的城市到鄉村,從首都到邊境,從內陸到沿海,我們的目的不是去旅行,不是為了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也不是為了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我們的重心是旅行過程中的觀察與思考,是外在的時空旅程與內在的精神旅程的相互尋找與對位。透過攝影鏡頭的觀察,時空的旅程得以紀錄和再現,借助影像的凝結與重組,精神的旅程得以表達和傾訴。

 

《旅程》主題攝影創作是一個橫跨兩個國家、持續三年之久的藝術項目,涉及到資金籌備運轉、影像創作、做展覽、參加影展藝術節、出版畫冊等多項活動,我們要在規劃、人員結構、工作分工等方面進行有效的組織安排,才能使這個國際合作項目得以完成。

 

《旅程》項目負責人分別是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學院院長宿志剛教授、副院長程檣老師和法國巴黎國立第八大學(以下簡稱巴黎八大)攝影系主任五月虎(Christian MAYAUD)教授。他們是整個項目的策劃者,設計項目的內容,籌措資金和使用資金。為保證項目得以正常的進行,中法兩方簽署了《旅程》國際合作項目協議,嚴肅而誠懇地共同努力,來促進項目的完成。

 

針對主題攝影創作,由藝術指導來具體負責《旅程》的創作部分。中法兩方都選擇了在攻讀博士學位的年輕教師來擔任。巴黎八大在《旅程》第一年由佳雪(Rivka AMOYELLE)擔任,她碩士畢業于巴黎八大藝術系當代藝術理論與創作專業,20062007年期間為其同一專業方向的博士生第二年。《旅程》第二年中期,藝術指導由奧赫唐斯(Hortense SOICHET)擔任,她也是碩士畢業于巴黎八大藝術系當代藝術理論與創作專業,20072008年期間為其同一專業方向的博士生第二年。北京電影學院方面,藝術指導朱炯,為副教授,獲得北京電影學院電影學碩士學位和法國巴黎第八大學當代藝術理論與創作專業碩士學位,目前在以上兩所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在整個項目中,藝術指導既要宏觀把握整體創作方向,也要具體到選擇每一個作者,溝通協助每個人從創意到完成的全部過程,特別是如何把他們的個人創作與主題創作相結合起來。今天的藝術教育,是理論與實踐並行的時代,整個國際的趨勢都是如此。因此,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法國,藝術家越來越多地從學院裏成長出來,學院培養的有高學歷的人,要能夠從事藝術實踐創作,能夠進行理論研究,同時也要進行教學和藝術項目指導工作。

 

攝影創作項目的結果要用展覽和畫冊來體現。因此《旅程》項目中有展覽設計、印刷品設計兩個重要的工作和負責人。法國方面目前有大學任課教師讓-皮埃爾•柏舍爾(Jean-Pierre PORCHER)和哈勒夫•魯宗(Ralph LOUZON)負責展覽設計,中國方面由攝影學院講師鄭濤老師,項目攝影作者、我係的畢業生、目前也是在讀研究生並代課的劉燦國擔任。所有展覽的海報、宣傳品、畫冊,都是有中國的劉燦國設計與製作。

 

當然,整個《旅程》項目最核心的人是影像創作者,是來自兩國學校裏的高年級學生和年輕教師。巴黎八大攝影係三、四年級的學生都要參加攝影創作項目,他們選拔人採取自由報名,提交創作方案和過去的作品,經過老師的選擇來決定。我們係的方法是從三四年級和研究生中選擇,匯總各任課老師的意見,挑選有創作能力,綜合素質較好的學生。中法兩邊的攝影師採取一一對應的交流方式,中國的攝影師在法國創作時,住在法國攝影師家裏,法國的攝影師來中國住在電影學院的留學生樓。他們在同一生活的空間中進行一對一的交流,相互幫助在對方的國家中進行創作。

 

從一個項目的建構來看,《旅程》是按照一個獨立而完整的框架來實施的。從項目負責、藝術指導到影像創作者、展覽設計、印刷品設計統籌等,都分工明確,每一部分工作都是整個項目中有機的一部分,相互依託,相互扶持。

 

歷經三年的《旅程》項目,是巴黎八大經過艱苦的努力,獲得了法國郵政的經費支援,並把這筆資金投入到中法聯合的主題項目中來的。在此項目之前,八大攝影係和攝影學院已經合作了一個為期一年的攝影項目《城市的節奏  人的節奏》。2005年春,法國八大的系主任五月虎(Christian MAYAUD)教授帶領他的同事和法國郵政的負責人來北京電影學院考察。“五月虎”這個讓中國人聽起來非常有趣的名字,是他在1972年至1982年期間以法國官方攝影記者的身份多次前往中國採訪拍攝時,中國朋友給他起的。當事隔20多年,五月虎教授再次踏上中國的土地,他青年時代“毛主義思想”的激情重新迸發。2005年初夏,我們的交流活動就開始了,攝影學院7名師生前往法國巴黎進行交流和創作。法國學生和老師7人也在隨後來中國創作。當年9月,《城市的節奏  人的節奏》展覽在中國平遙國際攝影節中成功舉辦,出版攝影畫冊,其中的參展作者,2002級攝影學院學生隋思聰獲得平遙國際攝影節“PHOTO”杯青年攝影師大獎。這樣的一個成功的合作經驗促進了我們在2005年底簽署《旅程》的合作協議,並決定各取所長,共同策劃一個較大規模的攝影項目。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專稿] 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參加CIGE2008
· [專稿] 《感性像素》——鐘曦、西瑪作品展
· [專稿]“變-遷”——中法主題攝影展
· [專稿] 兩度半空間——當代藝術展
· [專稿] 吉田公子——世界的新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