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鄉建:藝術如何“介入”鄉村?(上)

秦博 渠岩 黃道明

近些年來,藝術家們關於鄉村問題的藝術實踐延伸出了許多方向。他們力圖召回和保護漸漸失落的鄉村文脈和探求中國人的精神原點。藝術如何“介入”鄉村?藝術與鄉建之間有無鴻溝?藝術家如何面對複雜的“鄉建”?如何避免程式化的全覆蓋現象?鄉建項目如何持續作用於當地?

一位法國畫家筆下的“色境水墨”

包林、程大利、方索、于碩

作為一位長期生活在中國的法國畫家,方索對中國藝術的理解和再現在一定層面上超越了兩種文化在各自地域和國家的限制而呈現出一種包容的跨文化視角。本期沙龍圍繞 方索以及他的夫人、人類學家于碩新近出版的新書《遊牧筆端》,探討東西方面對油畫和水墨兩種傳統之間的繪畫實踐以及中國和西方傳統對超文化藝術創新做出的貢獻。

建立中國支點 構建和諧世界——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下)

陶勤 王鏞

如何以主流美術的形式真正地傳播中國的國際形象?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非常迫切的任務,我們有必要把中國的主流美術置於一個國際化的界面,在國際視野裏,真正地傳播我們中國的形象。

建立中國支點 構建和諧世界——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上)

陶勤 王鏞

如何以主流美術的形式真正地傳播中國的國際形象?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非常迫切的任務,我們有必要把中國的主流美術置於一個國際化的界面,在國際視野裏,真正地傳播我們中國的形象。

畢業創作背後的故事(上)

張敢 鄭藝 張雷 董書兵 陳楠

每到畢業季,我們總會對各大美院的畢業展作一番觀察。近些年來,畢業展反映出了一些學院教學和年輕學子們的創作狀態、理念和思維問題。很多人質疑,現在學生們的創作像當代藝術那樣越來越令人費解。各大美院畢業創作面貌雷同,難有學院特色等問題也越發引起業界的關注。

畢業創作背後的故事(下)

張敢 鄭藝 張雷 董書兵 陳楠

每到畢業季,我們總會對各大美院的畢業展作一番觀察。近些年來,畢業展反映出了一些學院教學和年輕學子們的創作狀態、理念和思維問題。很多人質疑,現在學生們的創作像當代藝術那樣越來越令人費解。各大美院畢業創作面貌雷同,難有學院特色等問題也越發引起業界的關注。

畢業創作背後的故事(中)

張敢 鄭藝 張雷 董書兵 陳楠

每到畢業季,我們總會對各大美院的畢業展作一番觀察。近些年來,畢業展反映出了一些學院教學和年輕學子們的創作狀態、理念和思維問題。很多人質疑,現在學生們的創作像當代藝術那樣越來越令人費解。各大美院畢業創作面貌雷同,難有學院特色等問題也越發引起業界的關注。

回溯與呈現:由“二十四孝圖”説開去

寒碧 武藝

“孝”是中國人精神理念中最重要的一個觀念,“二十四孝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極具代表性的一套視覺圖像。近年來,藝術家武藝先生以“二十四孝圖”為底本進行了新的創作並正在展出。

走近古元:自由而寧靜的內心世界(下)

古安村 李帆 薛良

  古元,一直以“革命”與“版畫”的標簽為大眾所熟知,他的經典抗日版畫眾人皆知,但拂去歷史浮塵,經過仔細審讀,他的每一張作品均是經典。從前半生的木刻版畫到後半生的水彩,每一幅無不透露著對美的追求。他真誠而質樸,善於觀察生活,通過本期節目,讓我們走近一位被標簽所遮蔽的藝術大師。

走近古元:自由而寧靜的內心世界(上)

古安村 李帆 薛良

  古元,一直以“革命”與“版畫”的標簽為大眾所知,他的經典抗日版畫眾人皆知,但拂去歷史浮塵,經過仔細審讀,其實他的每一張作品都是經典。從前半生的木刻版畫到後半生的水彩,每一幅無不透露著對美的追求。他真誠而質樸,善於觀察生活,通過本期節目,讓我們走近一位被標簽所遮蔽的藝術大師。

在探索中回望——紀念龐薰琹誕辰110週年(下)

劉巨德 王玉良 周愛民

龐薰琹是20世紀中國美術大家,是我國現代美術運動的先驅者和現代設計藝術教育的開創者。在紀念龐薰琹誕生110週年作品展即將開幕之際,藝術中國特邀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劉巨德、王玉良,副教授周愛民三位嘉賓,就龐薰琹先生的藝術人生和藝術成就進行專題採訪。

在探索中回望——紀念龐薰琹誕辰110週年(上)

劉巨德 王玉良 周愛民

龐薰琹是20世紀中國美術大家,是我國現代美術運動的先驅者和現代設計藝術教育的開創者。在紀念龐薰琹誕生110週年作品展即將開幕之際,藝術中國特邀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劉巨德、王玉良,副教授周愛民三位嘉賓,就龐薰琹先生的藝術人生和藝術成就進行專題採訪。

今日文獻展:從金磚國家出發(下)

黃篤 Gerardo Mosquera

第三屆今日文獻展經過六年醞釀,將於2016年12月10日在今日美術館展出,展覽三個月。展覽邀請了策展人黃篤與Gerardo Mosquera聯合策展,以“另一種選擇”為主題,探討藝術將如何反觀與體現出社會的巨變,這些變化在文化與個體生命的敘述中如何表現和發展,將是這個展覽關注和探究的核心議題。

今日文獻展:從金磚國家出發(上)

黃篤 Gerardo Mosquera

第三屆今日文獻展經過六年醞釀,將於2016年12月10日在今日美術館展出,展覽三個月。展覽邀請了策展人黃篤與Gerardo Mosquera聯合策展,以“另一種選擇”為主題,探討藝術將如何反觀與體現出社會的巨變,這些變化在文化與個體生命的敘述中如何表現和發展,將是這個展覽關注和探究的核心議題。

中國當代設計的文化基因(下)

楚艷 東梅

中國當代設計從工藝美術中的實用部分而來,發展至今,經過30年西方現代設計的影響已經進入國際話語體系。那麼,中國當代設計的文化基因是什麼?當代設計師如何處理古老文化與國際時尚的關係;當下設計的時代風貌是怎樣的;未來中國需要怎樣的設計;中國的當代設計如何建立一種獨立的設計語言以真正代表中國。

中國當代設計的文化基因(上)

楚艷 東梅

中國當代設計從工藝美術中的實用部分而來,發展至今,經過30年西方現代設計的影響已經進入國際話語體系。那麼,中國當代設計的文化基因是什麼?當代設計師如何處理古老文化與國際時尚的關係;當下設計的時代風貌是怎樣的;未來中國需要怎樣的設計;中國的當代設計如何建立一種獨立的設計語言以真正代表中國。

張江舟對話哈特曼:當水墨邂逅油彩(下)

張江舟 哈特曼

本期嘉賓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研究員張江舟與德國馬爾卡斯滕美術家協會主席羅伯特·哈特曼將圍繞兩種不同文化下的繪畫觀、藝術家的個體記憶與生命經驗以及全球化時代如何看待本民族國家的文化、傳統等問題展開探討。

張江舟對話哈特曼:當水墨邂逅油彩(上)

張江舟 哈特曼

本期嘉賓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研究員張江舟與德國馬爾卡斯滕美術家協會主席羅伯特·哈特曼將圍繞兩種不同文化下的繪畫觀、藝術家的個體記憶與生命經驗以及全球化時代如何看待本民族國家的文化、傳統等問題展開探討。

中國畫的自然觀與現代性(下)

王鏞 張國興

2015年,在張國興從藝40週年之際舉辦了《大道之行》全國巡展。以此展覽為契機,兩位嘉賓將圍繞中國國畫家的發展路徑;中國畫的自然觀與現代性;當代筆墨語言的拓展和更新等話題展開探討。

中國畫的自然觀與現代性(上)

王鏞 張國興

2015年,在張國興從藝40週年之際舉辦了《大道之行》全國巡展。以此展覽為契機,兩位嘉賓將圍繞中國國畫家的發展路徑;中國畫的自然觀與現代性;當代筆墨語言的拓展和更新等話題展開探討。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