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藍色多瑙河——世界經典名曲交響音樂會》在北京音樂廳上演,2017“打開音樂之門”正式落下帷幕。
8月26日晚,北京音樂廳上演了一場《音樂的色彩——法國鋼琴大師魯迪多媒體音樂會》,鋼琴家米哈伊·魯迪別具一格地以鋼琴獨奏與繪畫作品跨時空、跨媒介的對話形式展開,通過現場演奏和大螢幕投影的結合,為觀眾們展現了藝術合作的多種可能性。
音樂會上半場,魯迪用俄羅斯作曲大師穆索爾的作品斯基《圖畫展覽會》配以蘇聯畫家康定斯基的抽象主義巔峰之作,該影像是鋼琴家參考了1928年康丁斯基的劇場版本製成的電影,音樂與繪畫在這裡進行了一次跨越時空的對話。
音樂會的下半場則是鋼琴家魯迪與巴黎歌劇院穹頂壁畫創作者夏加爾創作歷程的一次完美結合,將夏加爾14幅壁畫原始手稿進行了動畫復原,在魯迪大師演奏的莫扎特、德彪西、拉威爾等作曲家的的鋼琴名曲的詮釋下,向觀眾徐徐展現大師從抽象素描到最後繪製成形的整個創作過程,彰顯了音樂大師與繪畫巨匠作品間的色彩碰撞,讓觀眾在驚嘆不已的同時,對音樂和繪畫兩種藝術都有了更加豐富的體驗。
自7月7日開幕以來,本屆“打開音樂之門”在為期52天的時間裏,在北京音樂廳的舞臺上輪番上演了“精品古典”、“音樂知識”、“創意創新”、“天籟之音”四大板塊的48場類型豐富的音樂會。據統計,今年共有來自中、德、法、美、波蘭等各國的藝術家參與到“打開音樂之門”系列演出中,共接待觀眾37000余人次,平均每場演出的上座率更是達到了83%。
今年“打開音樂之門”系列演出,北京音樂廳做了不少創新性的嘗試,例如引入觀演分級制度,《古典寶貝》《波波波爾斯卡》等多場兒童音樂會被具體細化為“適齡觀眾3歲至8歲”與“適齡觀眾5歲以下”兩類,根據低齡觀眾群體在不同年齡段的特色進行了劃分與推薦,便於家長根據孩子的年齡進行自主選擇,這樣不僅能減少家長購票時的盲目性,也讓剛剛走進劇場的小觀眾們擁有更難忘的音樂初體驗,有助於提升大小觀眾古典音樂啟蒙音樂會的觀演感受,這在京城的劇場中並不多見。
為了引導觀眾形成良好的觀演習慣,北京音樂廳還在今年發起了“暫別手機大作戰”活動,在演出前觀眾自覺將手機放入信封內封好,以保證演出期間能夠專心致志地觀看演出,演出結束後如手機信封完好沒有打開,還可以獲得北京音樂廳贈送的一份小禮物。據統計,平均每場演出主動參與“暫別手機大作戰”的觀眾則能達到40-50人。
除了豐富多彩的演出,今年的暑期演出期間,北京音樂廳還不定期地安排了一些場外互動活動,幫助觀眾了解古典音樂,真正地進入古典音樂的美妙世界。每週一個主題的現場派對:《哆唻咪和大灰雞》的“小小鋼琴家”演奏活動;《古典寶貝》開演之前的“家庭親子運動會”;在《放屁大象吹低音號》“認圖識音”趣味學習等等活動,不僅收穫了觀眾的支援,讓小觀眾們能夠在玩中學習、收穫更多的音樂知識,也體現出北京音樂廳“讓音樂陪伴生活”的理念。
同時貫穿今年“打開音樂之門”的還有“音樂護照”活動,每一場演出都發放不同款式的貼紙並加蓋當日印章,讓觀眾們體驗到收集音樂的小樂趣,並當他們記錄下自己對當天音樂會獨一無二的體會,提升了自己對藝術的參與感。此外還有北京音樂廳結合演齣劇情等相關內容佈置的“小作業”,在觀演前幫助觀眾了解演出的相關知識,以便更深入地欣賞節目。這些活動都受到了觀眾的支援與熱情參與,整個暑期參與“音樂護照”活動的觀眾佔到全部觀演人數的一半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