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生活> 音樂

十三月老闆盧中強:民謠是一種生活態度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8-12 09:18:36 | 文章來源: 城市快報

盧中強

盧中強

他作為一名曲作者,與劉歡、老狼、韓磊等多位歌手有過合作;他曾經在華納唱片擔任音樂製作人,參與老狼、葉蓓、陳好等人的唱片製作;他曾經多次擔任中央電視臺《同一首歌》節目的音樂總監;他還是當年紅爆網路的歌曲《老鼠愛大米》的發掘者。

他,就是音樂人盧中強。

早在2004年,盧中強就擔任《超級女聲》的評委,在當時,他是該節目最早的外援評委,而今,他也經常出現在眾多音樂節目的評委席上。

他做得最令人津津樂道的事情,是在2006年創辦了“十三月”唱片公司,先後簽下了萬曉利、蘇陽、謝天笑、山人樂隊、馬條、川子、鐘立風等頗具民謠風和搖滾風的音樂人。2010年盧中強發起了“民謠在路上”全國巡演,成為目前中國民謠最有力的推手。不久前,當2014年的“民謠在路上”拉開演出大幕時,該演出已經進行了260場全國巡演,累計觀眾人數超過100萬人,演出陣容匯集了老狼、朴樹、李宗盛、萬曉利、周雲蓬、小河、沈慶等30多位優秀的音樂人,被很多人看成是一個文化事件。

1991年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音樂系的盧中強算是科班出身,畢業後被分配到了南京軍區前線歌舞團工作。然而,他很早就開始了對人生的挑戰,用他自己的話説,就是在很多機緣巧合下,走到了今天。

無心插柳的成果

“我從來沒説過這個演出(‘民謠在路上’)代表什麼價值觀,或者説在華語樂壇中承載著什麼力量。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

儘管“民謠在路上”被很多人看做文化事件,但盧中強告訴記者,這並不是一個經過專門設計的項目,更説不上承載什麼。

2010年,盧中強和榕樹下文學網站總裁張恩超一起喝酒。當時,張恩超正好有經費,而且喜歡盧中強旗下歌手的風格,而盧中強也覺得自己簽下的藝人需要更多的演出機會,所以巡演的想法就此産生。“當時巡演需要個名字,我説,那就叫‘民謠在路上’吧”,盧中強説,這一切其實完全沒計劃過,“我也從來沒説過這個演出代表什麼價值觀,或者説在華語樂壇中承載著什麼力量。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

不僅“民謠在路上”是無心插柳的成果,就連“十三月”變成人們眼中的民謠音樂品牌,盧中強都説是巧合。“當年,我只是在老狼的推薦下簽了萬曉利、蘇陽、馬條,而這些人在當時恰好被媒體和受眾歸類為‘民謠歌手’。其實蘇陽也好,馬條也好,風格也很搖滾。這些年來,不斷有人追問我想要做什麼樣的音樂,我就提出了12個字:人文精神、收藏價值、原始感動。‘民謠在路上’其實就是這種理念的一個最好注解。大家都去現場,然後用最放鬆的方式互相交流,彼此都能獲得溫暖的資訊量,這是‘民謠在路上’的魅力所在。而來現場的觀眾,一般都是從心底裏喜愛民謠的。”盧中強説。

“民謠在路上”的初衷

“音樂無處不在,沒有門檻。音樂最好的傳播方式就是能與受眾做真實的交流。”

盧中強説,正是因為“民謠在路上”形成的那種氛圍,所以很多具有民謠氣質的音樂人都願意加入。

在這些年的演出中,讓盧中強印象最深的一件事發生在2011年。“歌手們從廣州演出完回北京的時候,因為天氣不好,飛機被迫降落在武漢。很多人都在指責航空公司,航空公司雖然焦頭爛額,但也沒辦法。在機場亂成一鍋粥的情況下,從川子開始,之後是沈慶、馬條等人,大家拿起吉他,在現場唱了起來,結果現場的氣氛變得很祥和、很快樂。我那天不在,半夜在微網志上看到這件事,特別感動,覺得這才是‘民謠在路上’的初衷。音樂無處不在,沒有門檻。音樂最好的傳播方式就是能與受眾做真實的交流。它的功能,就是讓大家快樂。”盧中強説。

所以,在盧中強看來,民謠不是一種音樂形式,而是一種生活態度,它表達的是對生命和生活狀態的關懷,以及愛。

“新樂府”

升級版“民謠在路上”

目前,“新樂府”主要通過巡演的方式傳播,而將來,盧中強為“新樂府”作品看準的一個重要傳播途徑是廣場舞。

熟悉“民謠在路上”的人們很容易就會發現,今年的“民謠在路上”推出了以“新樂府”為主題的演出,演員陣容也從傳統意義上的民謠歌手,擴展到龔琳娜、霍尊等歌手。對此,盧中強介紹説,“‘新樂府’是‘民謠在路上’的升級版,主要是以戲曲類為主的實驗音樂,具體來説就是拿中國的戲曲跟民謠、電子音樂和一些舞曲做結合。”

之所以産生這樣的想法,盧中強説跟他從小的生活環境有關。他的母親是一位黃梅戲演員,他最初學習的也是民樂,從小就受到戲曲方面的熏陶。而且,他覺得和他簽約的馬條、川子等歌手,身上地域性音樂的烙印很重,有利於和各種地方戲曲的結合。最重要的是,盧中強覺得他找來的一定是戲曲中最大眾的元素,“而且是流傳了上百年的大眾元素”,即經典唱段。他説,用“新樂府”的形式做改編和包裝,使這些元素重新流行,其實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

“其實,我覺得戲曲才是中國幾千年來的民謠,它的豐富性是任何國家的音樂都無法企及的。”盧中強説。

目前,“新樂府”主要通過巡演的方式傳播,而將來,盧中強為“新樂府”作品看準的一個重要傳播途徑是廣場舞。“我會把有地方特色的戲曲或者民歌,做成適合廣場舞傳播的音樂。我覺得廣場舞是一個非常健康的廣場文化,但音樂太單一了。有了這樣的途徑,‘新樂府’就會非常大眾化。”盧中強説。本報記者李寧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