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搖滾那十年:也許永遠回不來了

時間:2012-12-25 16:35:50 | 來源:東方早報

資訊>生活>音樂>

   竇唯 1969年生於北京,中學時接觸西方音樂並開始學習吉他,1987年離校,次年加入“黑豹”樂隊,擔任主唱並創作詞曲。1991年離開黑豹,組建“做夢”樂隊。1992年與波麗佳音公司簽約,同年10月樂隊解散。1993年初,與波麗佳音公司解約,簽約魔岩文化。1994年5月發行第一張個人專輯《黑夢》。

竇唯 1969年生於北京,中學時接觸西方音樂並開始學習吉他,1987年離校,次年加入“黑豹”樂隊,擔任主唱並創作詞曲。1991年離開黑豹,組建“做夢”樂隊。1992年與波麗佳音公司簽約,同年10月樂隊解散。1993年初,與波麗佳音公司解約,簽約魔岩文化。1994年5月發行第一張個人專輯《黑夢》。

   何勇  1969年生,6歲起隨父學習音樂,11歲拍攝兒童影片《四個小夥伴》。15歲後作為吉他手開始演出生涯,先後組建加盟了“五月天”、“報童”等樂隊。1994年發表首張個人專輯《垃圾場》。1996年在首體的一次頒獎晚會上演唱《姑娘漂亮》時説了不該説的話,從此再未在北京的舞臺上參與大型演出。2002年春節前在家中“玩火”殃及鄰居,被短暫拘留後又被送精神病院,從搖滾戰士變成“北京病人”。 

何勇 1969年生,6歲起隨父學習音樂,11歲拍攝兒童影片《四個小夥伴》。15歲後作為吉他手開始演出生涯,先後組建加盟了“五月天”、“報童”等樂隊。1994年發表首張個人專輯《垃圾場》。1996年在首體的一次頒獎晚會上演唱《姑娘漂亮》時説了不該説的話,從此再未在北京的舞臺上參與大型演出。2002年春節前在家中“玩火”殃及鄰居,被短暫拘留後又被送精神病院,從搖滾戰士變成“北京病人”。 

   張楚 原名張紅兵,1968年11月生於湖南,8歲時跟隨父母搬到陜西。10歲時第一次離家出走,17歲考入原陜西機械學院(即現在的西安理工大學土木工程系),後輟學。1987年隻身到北京,踏上音樂之路。1993年錄製個人專輯《一顆不肯媚俗的心》。

張楚原名張紅兵,1968年11月生於湖南,8歲時跟隨父母搬到陜西。10歲時第一次離家出走,17歲考入原陜西機械學院(即現在的西安理工大學土木工程系),後輟學。1987年隻身到北京,踏上音樂之路。1993年錄製個人專輯《一顆不肯媚俗的心》。

   吳珂 1989年夏天開始做搖滾,父親曾是中國錄音總公司的音樂編輯,曾任“做夢”樂隊吉他手,在圈中是個時尚有才氣的人物。1996年9月7日“吞服過量鎮靜劑曲馬多去世”。

吳珂 1989年夏天開始做搖滾,父親曾是中國錄音總公司的音樂編輯,曾任“做夢”樂隊吉他手,在圈中是個時尚有才氣的人物。1996年9月7日“吞服過量鎮靜劑曲馬多去世”。

1990年,當台灣音樂製作人張培仁第一次看著老崔蒙著雙眼唱著《一塊紅布》時,他抱著柱子失聲痛哭。他本以為,這個民族可能會掉在原來軟綿綿、年輕人沒有自主性的文化裏頭的時候,突然在北京,在一無所有的環境裏,年輕人在做這件事。

此後10年,成了張培仁口中的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理想主義十年,這是崔健、竇唯、何勇、張楚等一批人的年代。然而,在火了3年之後,這撥人迅速地銷聲匿跡了,中國搖滾樂從一無所有,到冷暖自知,再到悲傷的夢,似乎快進了它的輪迴。2008年,當盛志民拿著錄影機重新找到了這撥人,拍了紀錄片《再見,烏托邦》,搖滾果兒們才明白,那撥人也許永遠回不來了。

時隔兩年的2012年歲末,盛志民帶著《再見,烏托邦》再次抵滬,影片作為萬語清影舉辦的紀錄片年終放映,12月23日在創智天地放映,現場擠滿了人。觀眾中一半以上是衝著搖滾樂來的,而放映次日崔健便在上海開唱。

記錄那場難以複製的集體回憶很有必要

上海寒潮的這幾天,盛志民上臺的第一句話是:“上海真冷。”客氣的觀眾回應説:“這麼多年了,看到當年這些畫面,雖然天冷,心裏還是熱的。”不客氣的觀眾也會説:“這並不是一個通常意義上的搖滾樂紀錄片,搖滾主義的熱血畫面集體缺席,取而代之的是失落、失語、反省、商業文化、産業、網際網路經濟、全球化等關鍵詞,社會價值已隨社會發展變遷,理想主義已逝,搖滾年代不再。”

顯然,《再見,烏托邦》中文片名名不副實。那撥人的當年,只言片語,那撥人的現在,更多躊躇不前,不敢觸碰。不見理想國,何勇嘴裏的“沒錢怎麼活啊”甚至讓觀眾發笑。盛志民承認,自己更喜歡英譯名——《Night of an Era》,翻譯過來就是《時代的晚上》。

那個時代雖已落幕,但盛志民認為,記錄那場難以複製的集體回憶,這是很有必要的,但一定要時過境遷之後,再重新來看,才能看出它的價值。

《再見,烏托邦》用了三條線講述了那個時代的那撥人。去世的吳珂,曾經的“做夢”樂隊的吉他手,是那個漂亮吉他男孩,飛機頭,濃眼線,連張楚都嫉妒地説:“當年唯一的日係風格,很洋氣。”1996年前後,他神秘消失了。盛志民希望通過尋找吳珂,為那些搖滾樂中的無名者立碑。

影片另一條線是“魔岩三傑”。何勇長期服藥,精神狀況不穩定,時不時仍需要入院就醫,前一年他總共只有3場演出,他想找滾石要點錢;張楚從1997年出版《造飛機的工廠》之後自閉8年,這幾年漸漸恢復,覺得自然而然是最好的;竇唯不接受訪問,他只給了盛志民他的影像和音樂,認為在當下的環境下不適合用任何語言闡述自己的態度和認識。

該片第三條線是在何勇錄音棚打工的男孩小暢,和當年那撥人一樣十六七歲的年紀。面對鏡頭,他已經完全可以把商業環境講得頭頭是道,他的理想是能夠學習到他們的精神,做更主流的東西。

不想把話説明白也説不明白

除“魔岩三傑”外,崔健、音樂製作人張培仁、電臺DJ張有待分別從音樂人、製作人、媒體人的視角,談論對中國搖滾樂和那個時代的看法。“我不想把話説明白,我也説不明白,我只想拍變化。”盛志民強調説。

“2008年,年近40歲,經歷一些事情和變化,而且當時何勇出了狀況,並且情況越來越嚴重,覺得應該去拍,這其實也是梳理一下自己,自己是怎麼從一個搖滾青年走過來的,看這幫朋友是怎麼一路走過來的。”盛志民這樣介紹自己拍攝這部影片的初衷。

當年,盛志民和何勇、張楚、竇唯都是很好的哥們,自己也是從搖滾樂開始走上所謂的藝術創作道路。上世紀80年代末,資源不平等,不能共用,首都北京是唯一能夠看到或者聽到不一樣的東西的地兒,對於盛志民他們來説,不管聽的是Beatles還是Bon Jovi,20歲的年輕人一下子就撒了歡兒了。

“原來生活是可以這樣的,那時候不像網際網路時代資源共用,這撥人可能更快地對生活有了一個新的認識,重新要改變你的生活,當你改變了你的生活方式,你的道路可能就延伸到另一頭去了,我原來是學建築的,於是就迅速拋開了長輩給我安排的生活,一定要過一個獨立自主的生活。”盛志民説。

北京著名電臺DJ張有待見證了這撥人的成長,他在片中説:“這些人都是很自然出現的,他們就是自然組合,自然狀態。如果他自然生長,自然消失,都是一種自然現象。但強制性地出現一個外力,把他推向一個機制,在體制又沒辦法建立起來的情況下,就改變了他正常的發展和生長。”

吳珂的消失像那個年代的倒塌一樣成謎

“當然,搖滾的圈子裏死了很多人。知名的有張炬(唐朝樂隊創始人之一,于1995年5月11日遇車禍去世),不知名的還有很多,吳珂是不知名的,但是他很閃光,很有女孩緣。”直到現在,盛志民和他的朋友們提起吳珂,情緒上還是難以名狀。關於他的下落有很多説法,有人説他死了,也有人説他還活著。

吳珂的父親曾是中國錄音總公司的音樂編輯,崔健《一無所有》的磁帶就是其負責出版的。吳珂耳濡目染,1989年夏,16歲的吳珂在八王墳哭著懇求父親,要搞搖滾樂。父親答應了,給他找了吉他老師,最後因為吸毒,吳珂還是走了。吳珂的父親在採訪中自責地説:“還是我害了他”,吳珂母親至今還記得那個日子——1996年9月7日,“24歲,本命年,還差幾個月。”這一天,她從自己的錄影店回到家,兒子已經吞服了過量的鎮靜劑“曲馬多”。

影片之所以用“尋找吳珂”作為一個起點,盛志民解釋説,吳珂當時是個謎,誰也不知道他是不是還在,所以想深入去了解。於是輾轉找到了他的父母,説服他們説出了當年的情況。吳珂跟張炬不一樣,張炬去世,是中國搖滾史上一個重要的印記,而吳珂卻沒人知道,他也代表了很多搖滾樂的無名者。其實那個年代,吳珂在搖滾圈裏很是個人物,他很出挑,很有才華,所以在這部片裏,他不該被忘記。

吳珂是怎麼消失的,就像那個年代如何轟然倒塌的原因一樣,很少有樂手能説清楚。何勇和張楚都認為,沒人懂這個,不知道該怎麼弄,完全是懵的。

“那時候誰知道唱片業是什麼樣的?都不知道。只有你進來了才知道那裏頭的溝溝坎坎。這是個過程,也得有點犧牲。”吳珂的朋友、樂手馬培説,“小珂是這樣的犧牲嗎?不知道。”

“當年最牛的是搞搖滾樂的,然後是搞電影的,最後才是畫畫的,現在整個倒了過來。”馬培説,“我們可能是最後一代受理想主義教育的,藝術肯定是建立在理想主義上的,當理想主義沒有了的時候,那藝術就沒有了。”

搖滾樂的審美根本不被接受

在那撥人中,現在只有崔健還有舉辦個唱的號召力。2008年秋,崔健在北京工體的演出,現場變成了懷舊歌曲大聯唱。之後,他頻頻出現在各大音樂節和拼盤演出中,人們都説崔健變了。

可盛志民卻並不這樣認為:“崔健沒變,他一直很清楚自己的位置。雖然他的新歌裏他要説的話,已經沒有人要聽,但他搞真唱運動就是是拐著彎地説自己想説的話。”

這位“中國搖滾樂教父”在片中憤憤地説:“説白了,在中國,搖滾樂的審美根本就不被接受,批判在中國的歷史裏邊就不是美。”崔健説,“這是幾百億中國人——不是一代人——的文化思維方式。”

而曾經帶著這撥人征服香港紅磡的張培仁感嘆,他們在過去有很多壓抑的情緒,在爆發時沒有虛佞的商業主義阻擋。上世紀90年代的精神沒有延續下去,“很可惜,那是中國人絕無僅有的歷史上理想主義十年。”

何勇是片中鏡頭最多的,他不再是那個穿著海魂衫在臺上大喊“姑娘漂亮”的年輕小夥,他也演出,但一年也就三場,他還唱“姑娘漂亮”,但已經喊不動了,因為他變成了發福的中年怪叔叔。在理想和現實之間,片中張有待和何勇吃飯時的一段談話顯然有著更強的説服力。

何勇:有Landy(張培仁)的消息嗎?

張有待:沒有。怎麼了?你想見他?

何勇:我想通過他,讓他跟滾石要點錢啊。這麼多年唱片一直賣著,彩鈴這個那個的,十多年了一分錢沒給過。

張有待:你們當時簽的合同裏有彩鈴這一項麼?

……

何勇:我其實現在最想在雲南大理、或者北京郊區、青島海邊……有個小院,養只狗,看看書。我不是説永遠過這樣的生活,只是想現在過過這樣的日子……

張有待:(笑)現在又回到了這個問題上,是交個女朋友,還是養條狗?最終是養狗?

何勇:養狗,但是你想這樣的話,除非我把現在的房子租出去,否則我根本沒有錢……你知道也花不了多少錢……

張有待:你這是廢話,你説的這種生活方式,你去問馬路上每一個人,幾乎每個人都會説我想這樣,我想找一個海邊,養條狗……這麼過日子,你這也太小資了。

何勇:……我其實就是覺得,如果那樣的話我心裏的東西沒準兒能出來。

張有待:那樣就更出不來了。

無論出現或毀滅是自然規律

《再見,烏托邦》素材有130多個小時,最後剪成了90分鐘。“我拍了他們每個人的不同的態度,某種程度上它又和搖滾樂沒了關係,反映的是一個時代的結束,他們的生命、精神、肉體、理想,也在這些年中逐漸被消解掉。”

當年的“魔岩三傑”對這部片子有著不同程度的回避。何勇根本沒看這片子,盛志民説,“他看了也許會生氣”。張楚只看了自己的那部分。竇唯只看了張培仁採訪的那部分,而片中他的那部分都是由他自己拍攝提供給盛志民的。“雖然他不接受採訪,但他給了我他的影像和音樂,這也是他的態度。”盛志民説。

再次看過影片,盛志民告訴早報記者,“兩年前,我還認為1980年代是無法替代的,現在我不這麼認為了,無論它出現或是毀滅,這個是自然規律。”

記者追問“是否相信會有下一個輪迴”,盛志民連連點頭。

影片最終在一群農村青年齊聲高唱Beyond的《真的愛你》的歌聲中結束。而那些昨晚在崔健的小號聲響起時熱淚盈眶的“搖滾果兒們”,他們心中的十年,也許還是無法替代,而所有與之相關的詞:生命、理想、精神、肉身……

想必,不思量,自難忘。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