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法賺錢的音樂小公司

時間:2012-11-14 13:21:30 | 來源:第一財經週刊

資訊>生活>音樂>

NathanielDavis給自己取了一個中國名字“戴子文”。他戴著黑色毛絨帽子,留著絡腮鬍,看起來和那些總是在北京南鑼鼓巷衚同中出沒的人們一樣。

他是SplitWorks的創始人、營運總監,正忙著11月中旬美國搖滾樂隊TheFray在上海和北京的演出。這是公司成立以來,最重要的一次演出。戴子文也因此在兩個城市間飛來飛去,焦慮不堪。批文要在演出前一週才能拿到,所以在此時,演出前第十天,北京演出的票務還不能開放。而一旦許可拿到手,他就得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售票以及演出的所有後續事項。

這是TheFray第一次在中國巡演,也是其全球巡演亞洲站的一部分。但這次巡演沒有任何贊助商,是它們在中國市場的一次嘗試—這也意味著,承辦演出虧本的可能性非常高。

2012年6月,“中票線上”上曾經出現過TheFray可能會在北京工人體育館演出的預售資訊,最低票價380元,後來因為“不可預知的”原因“推遲了”。此後不久,SplitWorks收到了The Fray的經紀公司Paradigm發來的邀請郵件。和一些獨立樂隊相比,TheFray幾乎可以算“流行樂隊”了。他們的《How to Save ALife》曾獲得過Billboard榜的第三名,也是《實習醫生格蕾》的插曲;另一首《You FoundMe》則出現在了《吸血鬼日記》、《迷失》和《變形金剛》裏。

因此,戴子文立刻決定接手這次演出。

他把這次TheFray的演出地址定在了上海的梅賽德斯-賓士文化中心和北京的糖果三層,分別發票1000張和1200張。但相比傳言中最低380元的票價,預售200元、現場260元的票價,讓一些想去看TheFray演出的人有些吃驚。9月25日剛在上海舉辦完演唱會的Maroon 5,雖然最低票價接近300元,但最高的為3500元。

SplitWorks另一位創始人、常務董事韓啟(ArchieHamilton)説:“我不希望票價很貴,只有一半人來。我寧願票價降一半,有兩倍的觀眾可以來聽。”

隨著LiveHouse以及各種名字的音樂節接連舉行,這些原本小眾的音樂廠牌的名字也開始越來越多地出現——它們大多數都成立於2006年後。SplitWorks也是如此。

那是獨立音樂的單純理想在音樂行業下滑時,終於破滅的時候。此前幾年裏,早期的獨立音樂公司大多數都因為無法盈利,面臨資金危機。一部分消失,一部分轉向流行音樂,一部分則開始進行商業運作。2005年,京文唱片與藝能並購,嚎叫唱片也正式獨立,嘗試改變此前不穩定的運營模式。直到2008年,它的狀況才有所好轉。

李博弈説:“那時候,中國雖然有好的樂隊,但是酒吧太亂,只有清華西門附近的愚公移山的前身還有點兒搞音樂的樣子。”他本名CharlesSaliba,是兵馬司的聯合創始人。和Split Works相反,他們希望能把中國的獨立音樂賣到海外市場。

2006年李博弈來到北京,遇到了他哥倫比亞大學的校友Mcihael Pettis。

MichaelPettis曾在紐約從事過投資,現在是卡耐基基金會的高級副研究員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的金融教授。1980年代,Michael曾在紐約開了Sin酒吧——搖滾樂隊SonicYouth早年演出的酒吧之一。在2006年一個醉醺醺的晚上,Michael提議,嘿,我們在北京也開一個酒吧吧。

2006年5月1日,D22在五道口開張了。主要是朋克和搖滾樂隊駐場。開酒吧的錢還有一部分都借自朋友們,Michael和李博弈對朋友們説:“我們向你借來的錢,是要投資在中國的音樂産業的,可能會翻倍還給你,不過也很可能就沒有了。”他們起初籌集到了20萬美元,之後也有朋友還願意再給一些補充,不過總的來説,後來這些願意投資的人越來越少了。

1年後,D22被叫做“北京最好的音樂Club”。準確來説,D22更像是LiveHouse。和D22相似的是MAO。它是千葉和利於2007年投資建立的,位於南北鑼鼓巷之間。初期投資400萬元人民幣,在3年後開始盈利。

這些LiveHouse為獨立音樂提供了演出場所,也為它們開闢了一個新的市場。Split Works現在每年平均要在小規模的liveHouse承辦50場國外樂隊的演出。對於Michael和李博弈來説,這是一個機會。2007年,他們創辦了兵馬司。

大部分簽約樂隊的唱片在中國錄,一張唱片的製作成本在2萬元左右。兵馬司曾經為旗下三支樂隊找到大牌製作人如WhartonTiers、MartinAtkins來製作。這樣的唱片的製作成本最低就達到了3萬美元,以一張CD的銷售價30元計算,賣出6000張唱片才能收回製作成本。同時,它們還和網路發行商IODA合作,後者是把唱片發行到國外的重要途徑。

同時,就像所有獨立廠牌那樣,音樂節是最好的推廣途徑。

2009年開始,兵馬司每年都會帶樂隊去美國SXSW音樂節演出。從2009年的P.K.14和CarsickCars兩支樂隊,到2012年的五支樂隊。它們還聯合其他公司的樂隊或者獨立樂隊一起,在SXSW舉辦ChinaNight。但是相比Japan Night,前者還不是音樂節的熱點。

韓啟從20歲的時候就在極限運動、音樂節之類和年輕人打交道的領域做銷售和推廣。他覺得,這有兩樣好處,一方面是,培養足夠多的人來一場演出,讓人們,尤其是年輕人體驗這種生活,這樣他們才會成為回頭客,這是教育市場的過程。而另一方面,在茫茫的聽眾裏,可能潛在著SplitWorks另一塊業務,也是盈利的重點業務—音樂諮詢—的客戶:時尚品牌們。

在公司創立之初,韓啟就打算在中國做外國獨立音樂演出。當時,戴子文還開著名叫“三個勇敢的人”的演出技術支援公司。“我們決定先和品牌合作,因為我們沒錢,想用品牌的錢來做我們想幹的事兒,雖然會有點兒限制……但是,It'sokay。”戴子文説。

韓啟和戴子文做了一份提案,發往了10個他們認為可能願意代言他們的活動的品牌。當時在雞尾酒品牌百加得(Bacardi)擔任品牌經理的吉傑喜歡這個提案,並獲得了上司的許可,正式與SplitWorks開始合作。在2006年到2007年,Split Works為百加得完成了一系列名為“Bacardi sinosessions”的演出。他們挑選並運營了六支樂隊,在北京和上海共舉辦12場liveshow。戴子文還記得,2006年12月他們做了第一場秀,是英國樂隊MaximoPark。

但雙方的合作大概持續了1年後,戴子文和韓啟開始有了其他的想法。“我們還是要做獨立的音樂推廣人,不能光為品牌做代言,而是為自己做演出。我們想要人們認出,哦,那是SplitWorks。所以,我們來做一場屬於自己的推廣吧。”

真正決定做之前,兩人還是有點兒擔心,這很有可能會賠錢。因為推廣公司需要給樂隊一筆保證金,保證能賣出去足夠多的票。此外票的定價對他們來説也很難。還有選擇合適的推廣方式,連拿到許可也是一件傷腦筋的事……

但是,戴子文覺得,“所有這些樂隊都不僅僅是一場演出,而是代表了我們自己的品味,我們慢慢就會成為‘tastemaker’,當人們聽到SplitWorks,他們會説,哦,那個公司我知道,它們推廣不錯的音樂。他們不一定了解每次我們推廣的樂隊,但是會信任我們的品牌。這也是我們的目標—人們能認出我們。”

2007年,SonicYouth在上海和北京演出。從最後的結果來看,僅僅是在獨立音樂圈喊了一聲:“我是Split Works!”

他們得想辦法賺到錢。

2009年,為了讓業務結構更加清晰,SplitWorks成立了分公司Splatter,專門和品牌合作,為蘋果、OPPO、H&M等等公司從事音樂資訊和品牌推廣。加上專門從事巡演運營的Schorch和音樂播客Wooozy,SplitUnited成為了一個相互支援的綜合體:品牌代言帶來財務上的週轉,獨立音樂推廣打造品牌,音樂部落格保持品位,而負責巡演的運營部分則提供後方的支援。

在這幾年中,SplitWorks舉辦過2場大型的音樂節,2007年的“躍”和2011年的“黑兔”,為大大小小的音樂節輸送過很多外國藝人,比如被Archie在德克薩斯州的大型音樂節SBSX上發現並傳奇般在中國一手捧紅的美國甜妞LauraJansen,每年舉辦50場各類演出。

在所有內容中,音樂諮詢公司Splatter的收入佔總收入的75%以上。而綜合6年來看,雖然近年開始有盈利,但是總投資依然大於總收入。

兵馬司也沒有能夠賺錢——儘管它已經是中國最好的獨立廠牌之一。這幾乎是必然的,它有一個所有音樂公司最不希望遇到的問題:樂隊不穩定。

它們的簽約樂手很年輕,很多都擁有高學歷,還有人在微軟工作。並不是以前人們固有概念中那種熱愛流浪的搖滾青年。但在這些人的理想主義背後,兵馬司旗下的這些小眾樂隊們顯得更加混亂:有時候一個人同時參加三五個樂隊,有的完全不在意市場,一心做自己的實驗音樂;有的樂隊則不停地換人……這使得兵馬司雖然擁有三十多支樂隊,但管理起來非常困難。這種狀況下,很難培養出能帶來穩定收入的“王牌樂隊”。

現在,這家公司除了樂隊之外,還有一個酒吧,和2008年成立的經紀公司S.D!(SoundDestruction!)。李博弈説:“我們可能能賺到夠打車的錢、夠吃飯的錢,但是更多?沒了。”他認為,音樂産業在改變。未來人們將來會選擇去現場看“被挑選過的”、“有品質的”音樂,並形成這樣的習慣,這樣這個産業的産業鏈也會完善,他們將來必然有錢可賺。

韓奇對自己的現在很滿意,“這裡有機會,我們自己的市場已經非常成熟了,所有的事都已經完成了。我現在做的事在英國可能需要二三十年才能做到,但是我在中國6年就做到了,我們在創造歷史。”

但現在,音樂還不是為它們帶來利潤的生意。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