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謠”最近被較為頻繁地提起——因為作為民謠代表人物之一的高曉松,將在本週六(4月28日)在萬事達中心(五棵松體育館)舉辦一次帶有回顧性質的音樂會。他將把自己在校園民謠時期的作品重新整合,帶著老狼、葉蓓、劉歡等歌手一起“重彈”那些熟悉的旋律,回憶“此間的少年”。
由此,專屬於內地民謠的一些記憶都涌回了許多人的腦海中,從1992年城市民謠打破“西北風”“港臺潮”開始,到校園民謠的興起,再到其逐漸式微,“民謠”其實從未遠離我們,即便許多時候它並不那麼流行。到底什麼是民謠?如今中國內地的民謠現狀怎樣?我們不試圖給一個固定的答案,只是通過採訪一些民謠的領軍人物、歌手,去聽聽他們所理解的民謠,聽聽他們的“歌聲”。
【記憶中的經典專輯】
《校園民謠1》
歌手:老狼、沈慶等時間:1994年
《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鋪的兄弟》《青春》等經典歌曲均出自這張專輯,開啟了內地民謠音樂的重要時代。
《戀戀風塵》
歌手:老狼時間:1995年
老狼發行的首張個人專輯,比老狼《同桌的你》更為成熟,也成為最具代表性的民謠專輯之一。
《青春無悔》
歌手:高曉松、葉蓓等時間:1996年
高曉松的一貫唯美風格,配以小柯的精彩編曲,葉蓓、劉歡等歌手的演唱,是這張專輯優秀品質的保證。
《一生有你》
歌手:水木年華時間:2001年
李健、盧庚戌的第一張作品,清新和傷感的風格使這張專輯成為校園民謠時代的強大後續者。
什麼是民謠人文、獨立、簡單的歌
什麼是民謠?誰在唱民謠?實際上,關於民謠的內涵和外延,在不同的人中有不同的界定方式,但無論是音樂人還是聽歌的大眾,更多人認為,民謠與其他音樂類型的區別更多的在於演唱者的態度和歌詞裏的內容。在民謠音樂人看來,民謠一般具有以下三個關鍵詞:
一,人文歌詞:從一般意義上説,民謠的歌詞和流行樂相比更人文化,高曉松在接受採訪時,用了一個比喻來定義民謠,他認為:“好比搖滾是推土機,直接就宣泄,但民謠是一根針,它就是要用它的方法刺到你的心裏。”而其他民謠音樂人也多認為民謠的根本在於歌詞寫了什麼。
二是獨立態度,許多民謠音樂人都不想被唱片公司的條條框框局限,而選擇了獨立製作發行,或是選擇一個信任的小廠牌來合作。三是簡單方式,和流行音樂需要企劃和團隊配合、搖滾樂需要舞臺和視覺元素不同,民謠可謂是最簡單的一種音樂形式。一個人,一把吉他,加上發自內心的歌唱,任何人都可以成為一個民謠歌手。民謠歌手川子説“只要敢拿把吉他走在這條路上的人都是大師”。
內地民謠特性平凡表達易於共鳴的心聲
在不久前在深圳舉辦的音樂風雲榜頒獎禮的後臺採訪中,香港民謠音樂人林一峰這樣定義他心目中兩岸三地的民謠生態:“在香港,民謠就像把酒談心的中産階級玩意兒,而在台灣,民謠多是熱血青年的心聲,在內地則應該是普通人內心的平凡表達”。
在中國內地,民謠的這種“平凡表達”的特性讓它更容易回歸本質,這一點從民謠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所經歷的一系列發展就能看出。從艾敬、李春波代言的“城市民謠”開始,民謠作為一種音樂形態開始打破當年的“西北風”和“港臺潮”,他們的歌雖然都很私人化,卻又顯得平易近人,尤其歌詞幾乎能夠成為每一個那個時代人的一種“心路寫照”。之後,以老狼和高曉松這對黃金搭檔為代表的校園民謠從夾縫中以清新的態勢茁壯成長,校園民謠之所以會走紅,一個最大原因就是其“平實性”,歌詞、曲調、歌手的形象都讓普通聽眾有親近感,因為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有個“同桌的你”和“睡在上鋪的兄弟”。
之後涌現的一批民謠歌手,諸如水木年華、萬曉利、川子等,他們雖然沒有形成校園民謠時的鼎盛之勢,但仍以“真實”“簡單”“自然”的風格,表達心聲,引發聽眾的共鳴。
內地民謠現狀堅持獨立前行
校園民謠式微後,雖然民謠在內地一直沒有形成更大規模,但民謠卻一直是內地音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曉松還在間或地出自選集,十三月的“民謠在路上”也是一次暗涌性的回潮,兩年多來的60多場演出證明了內地民謠音樂受眾市場上升的可能性。獨立的民謠藝人雖然小眾,但卻越來越多,這兩年新涌現的川子、梁曉雪、邵夷貝等人都在堅持著歌唱“民謠”。
而諸如小娟和山谷裏的居民樂隊,他們雖然相對流行樂隊小眾,但卻擁有固定的一批歌迷,也堅持出著獨立的專輯。在音樂行業越來越慘澹的內地,還有人在堅持民謠創作,同時也有人持續關注並消費,實屬不易。
采寫/新京報記者 康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