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生活 > 音樂

太合麥田轉型版權公司 不簽歌手退出唱片市場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0-11 15:11:40 | 文章來源: 天津網-每日新報

 宋柯

宋柯

太合麥田公司CEO宋柯近日宣佈公司將轉型,“從此不簽歌手,轉型做版權公司”。太麥旗下曾擁有朴樹、李宇春、滿文軍、沙寶亮等音樂人,但如今能靠賣唱片賺錢的歌手越來越少,宋柯直言,如今歌手不再需要專業的唱片公司,傳統唱片公司通過簽藝人賺錢的方式已瀕臨死亡,這是太麥轉型的最大原因。

提及不再簽約歌手時,宋柯表示:“過去必須找唱片公司才能有良好的錄音棚,唱片公司的行銷能力也極巨大。”但現在唱片工業賴以生存的基礎已經不存在。首先音樂製作門檻大大降低了,過去必須找唱片公司才能夠有良好的錄音棚和強大的製作團隊,現在只需要使用各種音樂軟體就能輕鬆製作專輯,“歌手錄好歌,一上傳就行了;歌迷要聽歌,一下載就行了。”

其次,歌手的行銷門檻也降低了,唱片公司為了包裝和推廣一個歌手投資很巨大,例如打榜、做活動等,但如今微網志就可以代勞一切,幾乎是零費用。宋柯的切身體會是,有一次推薦的一首歌被王菲轉了,結果轉發了1萬次,“網路時代,歌手自己都可以完成這種行銷。”他笑稱,找唱片公司還不如找名人微網志,“明星們要是想唱歌,自己錄了往微網志上一放,比任何唱片公司都有用。”

在網路發達的年代,歌手的成名已不完全是“挖掘—簽約—幕後—培養—發碟”的傳統過程,網路紅人和選秀明星都可能一夜成名,“歌手門檻已經很低了,傳統音樂産業模式可以説已經死了。在這些背景下,我覺得唱片公司已經沒有多大的存在必要。”

“如今推出一張專輯,大概需要100萬元的製作費用,成本很高。藝人的收入在我們這兒佔得很少。”宋柯坦言,太麥之所以不與李宇春續約,也是由於其續約成本太高。目前,太麥旗下仍有少許歌手合約未滿,MIC男團作為太麥去年10月重磅推出的新人,無疑成了業界的幸運兒。宋柯同時承諾:“只要歌手有合約在身,我們都還是會努力做好,儘量賺錢。”一張唱片的成本到底包括哪些項目?前期籌備的錄音費、唱片製作費、MV拍攝費、歌手造型費、專輯發行的宣傳廣告費、專輯發行後辦稅等,都是不得不考慮的。

太麥的未來將何去何從?宋柯表示:“我不希望太麥走經紀公司的傳統路子,我們雖不簽歌手,但會採購唱片,策劃出代理、行銷唱片的方案,成為版權管理公司。沒有藝人,但等於擁有所有的藝人。”

如果今後真沒有唱片公司來簽約專業藝人了,歌手之路又該怎麼走?據悉,很多歌手都開始自立門戶,內地樂壇中以張靚穎的“少城時代”最具代表性,李宇春去年簽約天娛後也成立了工作室。宋柯認為這是一種未來發展的趨勢:“藝人只要有機會,基本上都是用工作室的方式去做。”

唱片業何去何從?

太麥曾用自己的大手筆和大氣魄令歌壇側目,如今卻不再簽新歌手,也不再與李宇春等歌手續約。宋柯直言,唱片業的衰落不僅在中國,歐美也是如此,“以前銷量50萬張以下,根本不能進排行榜,現在銷量2萬張,都得謝天謝地了。”目前全球唱片市場中,美國市場和日本市場是比較大的,但是全球實體唱片市場在下滑。

中國唱片市場真的到了無可救藥的窘境了嗎?唱片公司簽藝人真都在虧本嗎?記者採訪了金牌大風、海蝶、環球、東亞等幾家唱片公司,其紛紛表示,目前音樂市場的確在萎縮,但不會效倣太麥這種不簽歌手的轉型做法。宋柯也坦言這僅是太麥公司的內部策略,並不能代表整個唱片業。“唱片肯定是基礎,畢竟我們公司簽的都是歌手,這一點各大唱片公司應該都一樣重視。音樂作品品質上去了,市場反響好了,商演等其他活動才能有更廣的市場。”金牌大風宣傳總監張毅指出,目前歌手光靠唱片就能賺錢的的確很少,但他們公司歌手的保有量依然很多,最近才簽下付辛博並砸錢包裝。

雖然流行音樂市場遇冷,但是原創歌壇依然有人用“高價位唱片”的方式衝擊市場。資深音樂人陳小奇日前推出中國風經典作品精選專輯《意·韻》,限量3000張,定價688元;獨立音樂人左小祖咒近日推出新專輯《廟會之旅II》和《你知道對方在那一邊》,定價均為150元,而他早在2005年就把唱片《我不能悲傷地坐在你身旁》賣到150元,2008年的雙張唱片《你知道東方在哪一邊》更是漲到500元;去年尚雯婕也嘗試把精裝版新碟《全球風靡 Fashion Icon》標價600元……

在行業不景氣的情況下,各唱片公司都在特殊版或豪華版上大做文章,以期在忠實樂迷身上賺到更多利潤。有樂評人分析,國內和國外的最大區別是國外普通CD還有基本顧客群,而國內除了死忠樂迷會買CD,剩下的就是還沒電腦的中小學生或發燒友以及不會下載的有車一族。發燒樂迷有固定受眾,所以,傳統意義上唱片的消費群體已經非常有限,畢竟這個行業不能依靠幾個收藏者去拯救。

哪個唱片公司不想自己出産的CD像《阿凡達》那樣有著“Only In Cinemas”的自信?可到底憑什麼才讓我“Only In CD Players”呢?這個時候,鮑勃·迪倫帶著他的吉他和口琴默默地出發了,是否真應了他的那句:答案在風中飄揚?本版撰文 新報記者翟翊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