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生活 > 音樂

羅大佑演唱會劃分五色環節 敘事性媲美音樂劇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6-21 10:15:04 | 文章來源: 新浪娛樂

 羅大佑

羅大佑

 7月2日首體開唱

7月2日首體開唱

帶著無數經典金曲以及對於下個世紀的愛情的全新感悟,“華語流行音樂教父”羅大佑闊別北京6年之後強勢回歸。2011年7月2日,羅大佑將在首都體育館召開“戀曲2100”演唱會。

“戀曲2100”並不是一首具體的歌,而是一個概念。羅大佑解釋道:“過去的十年就像是一場夢,像是過山車,所以想把目光放在未來。2100這個數字也是一個有待填寫的開放空間。”而本次演唱會上基本還是以老歌為主,但“會以新的形式和演繹,給觀眾不一樣的感受”。

本次演唱會的一大亮點就是整場演唱會用藍、紅、黃、綠、空劃分五大環節,這五色可以是水、火、土、植物、時間;可以是個人、關係、家、希望、參與;也可以是自省、激情、吶喊、平和、互動,一環緊扣一環,從小到大。全場以羅大佑的一首《時光》演奏曲為每個分場的過度曲,向觀眾呈現一個“過去、現在、未來”的時光隧道。整個敘事性的音樂設計,環環相扣,製作精細,足以與音樂劇媲美。

藍--恢宏弦樂展現內心世界

演唱會開篇的“藍色”是以人的內心世界為主題,以典雅大氣的弦樂為主要的音樂形態。以《時光》的音樂演奏作為開場,隱隱帶有鄉愁的味道,但和弦音色又突出未來感,力爭讓觀眾有穿越時光隧道的感覺,用羅大佑的形容就是“仿佛混沌中有一點明滅的生命誕生。”伴隨著背後大螢幕有關自然界生生不息的畫面“母親的懷中是個藍藍的海洋”最後《母親》歌聲響起,從狹義的母親延伸到廣義的大地之母。

紅--首度挑戰性感探戈

“紅色”以情慾、性感,感官性為主軸,《台北夜玫瑰》、《上海之夜》、《海上花》等歌曲的編排以探戈為主。羅大佑每次表演總帶有極具個人特色的舞蹈動作,他的歌迷也總是津津樂道每一個標誌性的動作,但在本次演唱會的這個環節中,羅大佑將首次挑戰難度極高,頗具韻味的探戈舞。羅大佑表示要與舞伴形象化地跳出慾望的攻防與誘惑。為此,羅大佑積極塑身,每天注意飲食並積極鍛鍊,在2個月排練期間就瘦身十幾斤。

此外紅色也代表了滾滾紅塵裏命運交錯的四個城市:台北、香港、北京、上海。在羅大佑眼中,兩岸三地,四個城市,慾望就像不夜城,無聲喧嘩,血脈噴張。演出燈光從藍色轉為紫色再轉到紅色,從少年不識愁滋味的“藍”,轉入肉欲感官的“紅”,選擇的歌曲從大部分的慢三拍變為頓挫感非常強烈的快節拍。

黃--大佑式的民族情結爆發

從藍色的“個人”到紅色的“兩個人”再到黃色的“家”。黃色寓意著土地、家國。羅大佑透露:這幾年當中一直在流浪,一共搬過19次家。他一直在尋覓一個歸屬感,他極其渴望有一個“家”。在他的生命中除了音樂,還記挂著國家,每天所思所想甚多,憂國憂民常常導致失眠。所以可以看出“家”這個概念對羅大佑有多麼重要的意義。在這個環節中,羅大佑會獻唱多首從來沒有在演唱會中演唱的名曲,絕對耳目一新。從《鹿港小鎮》、《黃色臉孔》、《愛人同志》、再到《皇后大道東》、《未來的主人翁》等歌曲最終以《握手》謝幕。這一系列搖滾曲風,“力量十足”的歌曲中既有批判也有思考,這些帶有濃重民族情結帶有亞洲概念的經典歌曲一定會讓現場觀眾追憶那個激情澎湃的年代。

綠--與張震岳共同演繹原住民謠,歌頌自然

綠色板塊的音樂形態主要以“頌歌”為主,綠色強調“希望”、“治愈”、“純真”。轉化自台灣原住民音樂的旋律響起,一切表現形式都將回歸於原始。嘉賓張震岳也將在這一環節中低調現身。羅大佑表示,“人和人不應該是孤島,沒有人應該是孤單的。從最近的福島地震海嘯和核輻射洩露、澳洲地震,更之前的印度尼西亞海嘯,我們突然醒悟我們其實是血脈相連的,人類是一個整體,地球從外層空間遠看根本就沒有人為的疆界。從不能相互理解的山頭走下來,我們雖然未必真正認識,卻早就已經是伴侶。”這部分以台灣原住民謠曲風演繹,回歸純樸,歌頌自然的段落真正表現了近些年羅大佑對於人類自身以及地球現狀的思考,與地球形狀的舞臺結合,相得益彰。

空--重現經典打造KTV現場

最後一個環節是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所有顏色的綜合就是“白色”。在這個環節中,將把屬於羅大佑個人的舞臺延伸為大眾的舞臺,羅大佑會唱響包括《童年》、《明天會更好》、《東方之珠》、《野百合也有春天》在內的所有經典名曲,喚起觀眾的齊聲大合唱,達到一個老友重聚,激情互動的場面。當這些經典曲目唱響時,一定會勾起你記憶中那些人生的神奇瞬間,心中一定泛起暖意,讓《戀曲2100演唱會》不止是你聽過的某一次演唱會而已。這非常可能是你很多年後回憶裏面最感動的第一現場。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