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張光宇刻不容緩

時間:2012-03-29 15:44:03 | 來源:藝術中國

藝術家>張光宇回顧展>相關評論>

葉淺予

我最早認識的漫畫家是張光宇。1926年,在中原書局畫插圖時,我向他主編的《三日畫報》投稿,是一幅叫“兩毛錢飽眼福”的漫畫。他約我在浙江路渭水坊的畫報社見面。當時,張正宇在座。這是老一輩提攜後一輩的開端。三年後,我創辦《上海漫畫》第一版受挫折,他主動出主意、召朋友集資,使《上海漫畫》復活。過從密切的機會,使我經常得到他的教誨和熏陶,學得編畫報、跑印刷的經驗,也增進了畫漫畫的思維敏捷。他一直是我心目中最有威望的藝術家兼大哥。

他的老家在無錫,在上海讀的中學。輟學後,跟隨著名畫家張聿光,初顯身手于 “新舞臺”的舞臺布景。繼而進英美煙草公司畫香煙小畫片。用筆簡練,構圖方正,獨具新意,顯出個人風格。及至“時代圖書公司”時期,他為邵洵美《小姐須知》一書所作的插圖,雖係遊戲之筆,而筆筆紮實,圖圖靈活,又是一番風貌。因印數小見者亦少。《時代漫畫》問世,他的《民間情歌》也出版了。《民間情歌》不僅顯示他對中國民間版畫所下的功夫,並在造型方面透露德國畫家的嚴謹精神和墨西哥畫家珂弗羅皮斯的誇張手段,方是方,圓是圓,達到造型純熟之境。既簡練又飽滿的超完整性,與民間版畫有異曲同工之妙。

30年代,對上海同仁畫報支援最力、功勳最大的人就是張光宇。他為《上海漫畫》畫過幾幅封面畫,最能表現他的藝術才氣,也最能顯示他藝術修養的深邃。1986年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他的《林沖》連環畫小書,造型、構圖簡潔明快、方圓相濟,達到“簡”不能再“簡”、“練”而不能再“練”的極致。雖是小書,其藝術水準比之同時代大師之作不遜色。

張光宇吸收的東西,是一般中國畫家不吸收的,如繡像、插圖、版畫。中國傳統的、民間的“簡練”,如若沒有他的繼承,説不定就會失傳了。張光宇到美院來是我推薦的。之前他在香港。北京解放後,香港、上海的一批人都來了。他在圖案係,我在國畫係。作為一個教師,他更可以把從傳統、民間吸收來的營養哺育後學。張仃受光宇的影響比較早,他做工藝美院的院長後,把張光宇動員過去。張光宇的影響就更有了輻射機會,影響了幾代人十幾屆學生。比如袁運甫,受他的影響就很明顯。既然他影響之下已經形成一個流派,就應該開始系統地整理和研究。對他的大力宣傳也是刻不容緩。過去,他的家屬對開展這項工作意見不一致。張仃、黃苗子寫好了文章,擬在香港出本書,結果因要不出作品而耽擱了。工藝美院要搞“張光宇研究會”,也沒了下文。此事再也不能拖了,再不搞,就沒人搞了。張光宇是屬於全社會的,應該讓社會給他應有的評價。張光宇創作方面的範圍很廣,除裝飾畫、諷刺畫、插圖、舞臺布景外,還有傢具設計。系統地研究他是一項工程,我們應該抓緊時間。

原載《裝飾》,1992年第4期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