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與象徵”走近王華祥的版畫世界
王華祥1965生於貴州,1988年畢業于中央美院版畫係。現為中央美院版畫係副主任。在中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現代版畫藝術日漸頹微的時候,王華祥與徐冰、蘇新平等人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中國當代版畫的發展。
從寫實主義到後現代拼貼與解構
王華祥的版畫作品可歸納為四個系列:一、貴州人系列,他本人創作于1988年。這套作品獲得全國美展的金獎,也是他的成名作;二、“近距離”系列;三、寓言與象徵系列;四、拆解古典系列。
早期的“貴州人”系列和“近距離”系列具有一定的自傳性質。在前一個系列中,明確地表示了他作為貴州人的地域身份、情感經驗與當地獨特的文化資源。這是他與現實對話的開始。而在後一個系列中,他表達了身處變化中的大都市,一個學習、工作和生活在中央美術學院的藝術家對周邊人物的理解與揣度。這些人物包括了他非常熟悉的朋友、同事。在當時的西方觀念與外來藝術樣式氾濫的文化背景下,他和其他“新生代藝術家”一起,用樸素的文化目光關注身邊的中國現實,貢獻了全新的寫實品質。
“寓言與象徵”這一系列的作品是利用黑白版畫的主觀性進一步強化了象徵性。這一系列作品的時間跨度較大,從1990年一直到2003年左右。早期作品幾乎與“近距離”系列同步,而往後與“拆解古典”系列相交錯。這些作品對現實的直接主觀態度逐漸抽象為面對人生的間接態度,但揶揄與譏諷的要素一如此前的“近距離”系列作品一樣。僅從這類作品的名字即可見一斑:如《風箏系列》(1990)、《不對狐狸講真話》(1996)、《羚羊學跑的秘密》(1998)、《男人-女人系列》(2003)等。這類寓言本身具有高度的古典性與人文精神。
而在“拆解古典”系列則依然表現出貫穿在此前作品中的調侃的主觀態度,試圖在畫作中將古典圖像與當代流行圖像攪拌在一個視覺空間裏。某些後現代式的拼貼與解構的方法不同程度地呈現出來。如《鸞鳳和鳴》、《月靜山空》、《歡樂頌》、《飛龍在天》等,都創作于1999年。
與當代生活和古典藝術的雙重對話
王華祥在20年的藝術創作過程中,既與當代生活對話,又與古典藝術對話。而在這種雙重的對話中流露出既尊重又嘲弄的複雜態度。這種複雜態度在出生於20世紀60年代的中國“新生代藝術家”中並不多見。
然而在藝術市場領域,版畫一直以來在國內不受重視,這使得即使是許多優秀的版畫作品常常無人問津,這是和版畫市場在一級市場畫廊環節長久以來的缺失有很大關係。在拍賣市場上王華祥的版畫作品也只有兩件成交,其中他1988年作《貴州人》(兩件)在去年6月以12100元成交,另外其1990年版畫作品《街上跑過拖拉機》在今年6月也以同樣的價格成交,還處於較低的價格水準,與其學術不相平衡,相信隨著中國藝術品收藏市場的不斷成熟,他作品的價格也會隨著整個版畫市場的興起有較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