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國偉:綠林好漢王華祥(附圖)

時間:2009-06-09 10:11:13 | 來源:fengguowei.blshe.com

ID為15685的組件出現問題!

我認真看了他的畫,我認真讀了他的文章,對他的喜歡也是認真的.這是一個真實而透徹的人,不帶一點雜質.可是我寫來寫去,幾易文稿,依然沒有寫出心中的王華祥,只好先貼一個,以待更好的解讀從心中涌出.

綠林好漢王華祥

"學院不要的人,不要學院的人,已上過學院的人,正想上學院的人,吃了過期的奶而中毒的人,單純、浪漫而不諳世事的人,已為人師了還想做學生的人,曾經被靈魂工程師弄殘了翅膀還想飛翔的人,有繪畫野心的,有脾氣棱角的人,用畫畫療傷的人,以藝術救世的人,以文化強國的人......"

這是王華祥"飛地藝術坊"的招生要求,他所要表達的和他想要堅持都毫無遮擋,因此,看起來更像一篇戰鬥檄文。

所以我説,在當今中國藝術圈中,王華祥可以不是英雄,不是霸主,不是權威,但一定可以稱之為一條好漢,一條硬骨錚錚的綠林好漢。

之所以如此評價的理由是:他以一已之力,逞"匹夫之勇",單挑現行美術教學體系和人才評估體制,更重要的是敢於"自作自受",敢於責任擔當,不妥協,不退縮,不迥回,態度堅定,意志堅強。他之存在是當今美術怪現形之傷口,痛但讓人清醒。

説起王華祥,最引人注目的當然是他的兩個舉動。

一是他創建"飛地藝術坊",與當代學院教育進行PK。他身在中央美院,卻在遠離城市的效區建立了中國當今第一座私人藝術作坊。他曾經受的是正統的學院教育,卻實行的是"將錯就錯"的藝術觀和反向教學系統。他明擺著在與學院體系對著幹,但其實最初他也希望著在學院體系下將自己的教學體會毫不保留地傳授給學生。只是他單純的熱情和理想的熱忱被體制視為判逆。他於是從一名優秀老師轉眼變為了"狂妄自大,不尊重老人,嘩眾取寵,文革情緒"的人。辭職未果,王華祥只有從廟堂走向江湖,在綠林中施展自己的拳腳。看了這些,不由使人聯想,以今日藝術圈的實際情況,學院教育的"掘墓人"往往就是學院教育的精英份子,而這些精英份子又往往是不太聽話的學生。這倒符合"堡壘總是先從內部開始攻破"的辯證思想。誰勝誰負又豈是一時所能判斷的。

第二個就是他那封《給院長書記的公開信》,與學院體制PK。這一次他單挑的是學院的職稱評價體系。以一已之力與集體對抗其結局自然是不言自明的。在這個事情上,王華祥的意義顯然並不能介定為給自己謀利益、出風頭。也就這兩天,我才知道,號稱"世界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可以用水稻增産解決幾億人的吃飯問題,可以成為嚴格程度更高的美國科學院院士,竟然通不過中國科學院院士的評審觀。以致連中國科學院院長路涌祥也感慨:袁隆平不是院士是歷史的遺憾。看來,有些事情絕對不能拿時間的推移來決定它的影響,王華祥的舉動比起陳丹青辭職的事件更有力度。

當然,在盛行炒作的年代,偶爾撒撒野、叫個板似乎並不難。但正如"做一件好事容易,難得的是做一輩子好事"。王華祥以個人之力所推行的美術教育模式能堅持到今天並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肯定,足以説明一切。

這並不是説王華祥沒有受到傷害。他是愈挫愈奮。他深知,他個人的生存狀態,其實就決定著"PK"的結果。他個人的藝術際遇,可能會影響到更多的人。

後來我才知道,王華祥是少數民族。在中國當代的藝術圈中,少數民族氣質實在是一個應該引起關注的話題。就如王華祥所説,野性、匹夫之氣和"流氓"基因還保存得比較完好。漢民族中那些粗礪、雄放、勇敢的氣質早已被規矩和制度馴化得溫婉、陰柔和順從了。藝術也早已失去了它最初的粗糙和生動,靈機和力量。

不過依我看來,對王華祥更深的誤解和傷害其實倒並不在於王華祥自身對這些事件的態度,而是通過這些事件所呈現出的大眾對王華祥藝術的忽視和偏見。就如同文字背後的陳丹青往往被人忽略了畫家的身份,王華祥"PK"背後也讓人忽視了他的藝術。不知道這是傳統道德觀的作用還是學院權威們的影響,我們總是習慣於忽略細節而輕易地給人"蓋棺定論"。

以傳統的觀念論斷,王華祥以《貴州人》獲得過全國七屆美展金獎。技藝不可謂不精,功力不可謂不高。但他為什麼就被遮蔽了呢?以他"甘願做少數人"的性格,以他"將錯就錯"的藝術和人生觀,不難判斷,王華祥的藝術至少脫離了傳統與大眾的口味,脫離了低級趣味。用行話講,敢於創新,面貌一新。用我的話説,至少是用心的畫,用腦的畫。暫且不説他的版畫,那已經有了公論。以他的近期的油畫而言,敢於"改頭換面",敢於"雜取種種人",敢於穿梭在傳統、現代和未來之間。王華祥的藝術既不是繼承,也不是複製,更不是表面的嫁接,而是把中西藝術這兩塊泥巴揉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欣賞王華祥的油畫不用玄妙高深的理論,不用模糊虛擬的想像,他用強烈的形式對比在告訴你,我想要表達的是什麼。直接、有力量、注重畫的內在表現,這是王華祥的性格,也是王華祥畫的氣質。

人在江湖,王華祥並不期望著招安,他甘願做少數人,看來這桿好漢的大旗還要打下去,旗風所向,不知能否為當代油畫藝術殺出一條血路。

2008年3月16日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