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炳延:中國美術館收藏當代書法作品的價值觀

時間:2009-03-27 14:59:26 | 來源:先鋒藝術

訪中國美術館副館長楊炳延先生

中國書法的發展已經步入百花齊放的時代,涌現出一批批令人欣慰的書法人才,他們對中國書法藝術發展所做的貢獻引人注目。中國書法體現並承載了這一歷史階段的文化積累。一個時代的文化現象反映了一個時代的文化足跡。收藏具有典型性、經典性的代表作品是對中國書法歷史的負責、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負責,對與錯可以讓歷史評説。記者就相關問題專訪了中國美術館副館長楊炳延。

記者:美術館收藏的是當代的書法作品,而現在社會上有人認為當代書法作品不值得收藏,對此您是如何看的?

楊:我認為我們應當站在歷史的角度看待當今書法、書法收藏。書法和國畫是我國的兩大傳統藝術,但是書法藝術卻相對處於滯後狀態。20世紀80年代,書協成立,此後書法高等教育學科建立,使書法藝術從此有了長足發展。我們必須加強對書法藝術的研究、展示工作,促進書法藝術的發展,使更多的群眾真正的、更深入的了解這一傳統藝術的魅力是美術館的重要職責。四個美術館聯合組織策展,目的在於力求切實發揮美術館系統的合力優勢,以期達到構建美術館開展書法藝術工作的學術體系,從而促進中國書法藝術的發展,這也是貫徹落實十七大提出的“兩大一新”(文化大繁榮、大發展、掀起新高潮)的具體體現。經過近幾十年的發展,中國當代書壇已經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書法家,他們所取得的成績令人注目。從書法史角度看,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歷史階段。作為中國美術館,研究這段歷史的代表作品的內涵、意義與價值是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中國美術館書法提名展的初衷。

其次,要優中選優。要真正給那些具有較高藝術水準與學術水準的書法家良好的平臺,把他們高水準的作品組織成精彩的展覽奉獻給廣大觀眾,就變得至關重要。對待經過業界推薦的書法名家、以及他們的優秀作品,我們都經過了反覆地審視,入展不一定會被收藏,入展之後是否具備收藏的條件,要由中國美術館的收藏委員會來決定。藝委會僅負責作品的挑選、審查、展示,而收藏委員會則行使精挑細選優秀作品入館收藏的職責。這些作品必將經受時間的檢驗。

再次,中國書法的發展已經步入百花齊放的時代,涌現出一批批令人欣慰的書法人才,他們對中國書法藝術的發展所做的貢獻引人注目。中國書法體現並承載了這一歷史階段的文化積累。美術館的收藏就是要把握傳統上有時代風貌的藝術品,收藏具有典型性、經典性的代表作品是對中國書法歷史的負責、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負責,對與錯歷史會證明。百年以後,我們的後代回過頭來審視我們這個時代的書法藝術發展狀況時,會了解它的特點、留下記憶,這就是美術館的職責和歷史責任。如果當代書法作品既吸收了古代的精華又彰顯時代的特色和個性,就有時代價值和收藏價值。

對於書法作品的收藏工作由於歷史原因我們已經滯後了,儘快展開此項工作,並使其規範化、科學化,是美術館的使命所在,我們正在努力做著這項工作。 


記者:對當代書法的民間書風、流行書風您如何評價?

楊:古人云“書肇于自然”,的確如此。我常想,書法與自然相融會是書法藝術家始終追求的境界,歷史上書法大家的書藝之美就如同大自然的美輪美奐,比如,王羲之的書法猶如黃山的兼蓄眾美,變化多端、難以言表;顏真卿的書法猶如泰山的胸懷大度,壯觀宏大、威嚴聳立;歐陽詢的書法就猶如華山的壯觀景象,險峻挺拔,巍峨屹立。歷朝歷代的優秀書家風格各具特色,各有韆鞦,無論繼承哪一家,都會得到滋補營養,最終也必然會得到歷史的公允評價。關於書法學習,我主張繼承優秀的書法傳統,從古到今,優秀的書法傳統資源豐富多彩,學無止境,借助這些優秀的資源,就好比在高山之巔又增磚添瓦。憑空談論所謂的原創性,往往不注重基礎的累積,這好比在平地之上堆造一座山峰,那就太難了。學習書法起點要高,從優秀的傳統書法精品中獲取真諦,加之時代不同、個性不同,産生共性與個性之中的自然美,這就是優秀的作品所應該具備的特質。師天然之造化,得書法之心源,然後成佳作,繼承傳統,再流露出自然的個性風格就是創造!

記者:中國美術館如何進行書法研究?您如何看待當今的書協開展的國展、蘭亭獎,書法媒體發起的百強榜、海選、網路評選?

楊:對待書法,我們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只有認清當代中國書法創作和研究中的諸多問題,才能了解中國當代書法的發展方向。書法面對的問題和中國傳統文化面臨的問題一樣。與繪畫不同,書法理論的學術研究起步較晚,一些基礎性的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從這個層面上講,我們舉辦提名展的意義很重要,中國美術館給藝術家提供了一個平臺,怎麼來依託這個平臺進行書法研究,包括書法評論,值得探討,這是個機遇。中國書協先後舉辦了九屆國展,八次書學研討會,他們是基於展覽活動基礎上所進行的研究,而這次中國美術館所要進行的研究,是建立在收藏基礎上並與展覽相匹配的研究。不管是書協也好,《書法》雜誌也好,還是我們作為一個普通的藝術工作者、藝術研究者也好,依託這個平臺來研究書法問題,在書法與其他藝術門類的相互關聯之中,尋找一些共同的問題,通過研究問題來摸索書法發展的一些規律,這是我們共同的目的。

對待書法的研究,我們需要各方面的支援,儘管美術館與書協、媒體職能不同,但我們需要包括書協在內的各方支援,需要社會各個團體,包括各種雜誌及報刊的支援。十幾年來,書協、各個團體、書法專業報刊等都為中國書法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這對中國美術館開展書法收藏和研究提供了重要參考和借鑒。雖然我們職責任務不同,但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為了促進當代中國書法的發展而探討中國書法目前所面臨的問題。

對待網路我要特別説一下,欣逢資訊時代飛速發展,書法的推廣、書法作品的欣賞很輕鬆就可以實現,網路對我們書法的普及起到了重要促進作用,這非常有益。對書法品評,大家在網上可以暢所欲言,批評也好讚美也好,對書法都是一種積極的推進。歷史上書法經典遺跡、重要拓本可以輕而易舉的看到,時代為我們學習研究書法提供了無與倫比的便利條件,這是歷史上哪一個朝代都比不了的。網路評比、展覽,形式新穎、快捷,值得推廣借鑒。我們也可以充分利用網路資源來更好的學習書法、研究書法、探討書法,讓更多喜愛書法的群體參與到書法學習、研究隊伍中來,共同促進書法藝術的健康發展。

 


記者:您對作品和人品問題如何看待?

楊:首先我主張的是書家的為人之道,為人之道我總結了四句話:為人之道忠為首,忠於祖國、忠於人民,比如屈原的《桔頌》、文天祥的《正氣歌》所歌頌的,再比如抗戰期間為了中華民族解放而奮鬥的烈士們,這是做人首要的人格;德為上,德是品德、品質,為人誠實,不陽奉陰違,不投機取巧,加強修養,做人首先要講道德;和為貴,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的核心,儒家思想倡導的中庸之道實際就是和為貴,包括朋友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追求社會和諧世界的和諧發展,對不同意見可以求同存異和諧發展;誠為本,做人首先要誠實,對朋友對家庭都應該講誠實,誠實帶來的是和諧,是做人的本質。所以我認為為人之道這四句話“忠為首、德為上、和為貴、誠為本”很重要,書法家首先是做人,人品不正書品非也,人品直接反映到了你的作品中,人品正書自正。歐陽詢的書法被歷史評論為“正人之法”;顏真卿也是首先因為他做人正派,寬廣胸懷,有正大氣象才成就了千古稱頌的書法地位;王羲之《蘭亭序》,亦對人品、對人生有所感嘆,也是崇尚清高人品的典範。所以,作為書家、書法名家、書法大家,首先要學會做人,在為人之道上一定要有正氣。

記者:您對陜西的書法如何看待?聽説您每次來西安都要到碑林去,一待就是幾個小時,您最鍾情歷史上的那幾塊碑?您對碑林建設有何建議?

楊:三秦大地,是我國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書法藝術在這塊沃土上有過光輝的里程,西安碑林更是書法史珍貴的見證,令人神往。在這裡,古代名帖、名碑、青銅銘文等書法遺跡資源眾多,歷史書家李斯、王羲之、顏真卿、歐陽詢等大家都曾在此流連駐足。這些對陜西書家學習研究書法提供了優厚的便利條件。陜西是書法大省,在全國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次提名展業界專家也推薦了陜西的書家,因為作品本身原因而落選,不能不説是一個遺憾,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我們對陜西書法家的了解還不夠全面,其二或許因為書家沒有處於最佳創作狀態而沒有提交能夠代表他們最好水準的作品,期待陜西書家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奉獻給廣大觀眾。

我對西安碑林情有獨鍾,每次來我都有新的收穫,唐代的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顏勤禮碑、顏家廟碑、郭家廟碑、懷素草書千字文、張旭的草書等都令我著迷。但是我最鍾情的歐陽詢的碑刻不多,九成宮醴泉銘沒有收入很遺憾,我對門口碑亭內天寶四年唐玄宗李隆基親筆書寫的完整的隸書石臺孝經比較欣賞,雖然唐代與漢代相隔較遠,但隸書書寫得非常工整規範,嘆服日理萬機的古代帝王學習書法的功力和耐心。

西安碑林保存收藏了中國歷史上重要歷史朝代的重要碑刻,對研究祖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和學習研究優秀的書法藝術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西安碑林建設思路正確,多年來取得了重要成就,建議在專館陳列和碑刻書法藝術研究上開拓新的領域,開闢新的思路,建立書法研究院的思路非常好,希望早日實施。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