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王煒父子共展藝術情

時間:2009-03-20 14:43:40 | 來源:深圳特區報

沐浴著溫煦的陽光,吹拂著改革開放30週年的暖風,鵬城美術界迎來一樁盛事。11月20日上午,“紀念改革開放30週年、慶祝王琦從藝70週年90華誕暨王煒從藝50週年、當代二王·書畫精品南巡展”在深圳雅昌藝術館隆重開幕。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邱玫,深圳文聯主席董小明、深圳報業集團社長黃揚略以及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廣東畫院院長許欽松,四川省美術家協會主席阿鴿等中國美術界名家紛紛到場祝賀。

王琦先生出生於1918年,是我國著名的卓有成就的老一輩美術大師,是飲譽海內外的美術理論家、教育家、活動家。王煒是王琦先生的長子,自幼深受家門藝術熏陶,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擅長版畫、水墨畫、油畫。

2007年11月,在中國美術界的最高殿堂——中國美術館,王琦、王煒父子曾聯手舉辦過一次聯展,成就了美術界的一段佳話。2008年父子二人“揮師南下”,移步深圳,在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再次舉辦展覽,再鋪傳奇,續寫“佳話”。王琦表示,正是因為改革開放,時代的進步,才能成就“當代二王”,成就此次南巡展。王煒則表示,深圳是一座洋溢著青春活力的城市,他常來深圳,這裡朋友眾多,使他覺得深圳不是“他鄉”是“故鄉”。能夠在改革開放30週年之際,在深圳辦展,這是一件十分可喜的事。

據了解,本次展覽共展出王琦、王煒父子的作品122幅,其中既有父子二人的“拿手絕活”版畫,也包括水墨畫和書法作品。其中,以水墨作品的數量最多,展出的王琦水墨畫40幅,王煒40幅。版畫方面,王琦10幅、王煒21幅。如同古代的王獻之、王羲之父子一樣,書法是王氏父子的“又一絕”,此次展覽王琦先生提供了10幅書畫作品,王煒則僅有1幅。“當代二王”展覽免費向市民開放,所有市民均可到雅昌藝術館近距離感受美術大師的藝術魅力。

王琦老先生今年已有90歲高齡,他的長子王煒也已過知天命之年。從1937年自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畢業算起,王琦的藝術生涯已經超過70年。王琦的藝術生命尤以“版畫”見長。他同時也是一位素描大家、美術評論家、新興版畫運動和新美術運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他對人民美術事業的貢獻是多方面、全方位的。在70年的美術創作中,王琦以木刻刀為武器,創作了大量具有藝術價值和反映社會變遷以及歷史內涵的版畫,成為中國版畫界公認的領軍泰斗。

在中國的現代美術史上,版畫是革命美術的代稱。當年,新興的木刻運動是文化旗手魯迅先生倡導、一批熱血青年呼應參與而展開的。它體現了中國老一代藝術家勇於揭露黑暗、直面現實人生的勇氣和責任感,也表現出藝術家與廣大人民群眾骨肉相連的真情。王琦正是這一運動的親歷者和參與者,他以充沛的激情和社會責任感實踐著他的革命理想,並將這種理想貫穿他的一生。

畫展開幕當天,雅昌藝術館二樓展廳人頭涌涌。記者看到,王琦王煒父子的所有作品都分門別類、有條不紊地懸挂在雪白的墻面上。王琦創作于1955年的那幅“經典”作品——《晚歸》也赫然在列。時隔53年,這幅套色版畫依然油光閃閃、“新鮮”如初。落日晚霞的余暉,遒勁蒼翠的古樹,滿載糧食、豐收歸家的馬車以及馬車上快活不已的農夫……《晚歸》將這些豐厚的元素統統“裝進”了不到A4紙大小的畫面中,委實令人讚嘆!

一位參觀者告訴記者,面對構圖精美、紋理清晰的畫面,木刻版畫的魅力一覽無遺。此外,王琦創作的《售余糧》等一批擁有鮮明時代特徵的黑白版畫,也可在展覽中觀賞到。在畫展開幕式結束之後,畫展主辦方還舉行了一個簡短的研討會。出席開幕式的嘉賓移步會議室,他們踴躍發言,表示王琦老先生是中國美術界的一記標桿,至今仍激勵著後輩畫家。深圳大學藝術研究會主席陳德祥表示:“無論是版畫還是水墨畫,王老的作品遒勁有力、大氣磅薄,‘骨氣’十足。”深圳市美術家協會主席駱文冠説:“老一輩藝術家對藝術孜孜不倦的追求正是現在一切向錢的畫家們學習的榜樣!”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