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應該考慮觀眾的感覺

時間:2009-03-20 14:34:25 | 來源:大雅藝術網

    常雨晴:現在的書畫市場非常開放,您認為畫家現在應該如何把握市場與學術的關係?

    王琦:現在很多畫家為錢而賣畫,只顧市場不講學術探索,錢賣得很多,但是藝術價值上不去,這樣很不好!我個人的觀點是作品即要有市場價值,又要有學術價值。現在市場價值和學術價值不成比例,並不是説賣得好學術價值就高,我們畫家要把自己好的作品推向市場,有的畫家為了市場需要隨便畫幾張,有些賣得很高的作品不見得學術性高,首先是畫家不要推出粗製濫造的作品,有些收藏家不提高自己的文化品味和學術價值,就收藏不到好作品。

    常雨晴:目前市場上不乏一種現象,畫得未必好,但是畫價很高,您如何看待這種現象?

    王琦:市場必須要經過一段時間,慢慢成熟,這是必然的,在這個過程中,收藏家漸趨於成熟,市場也會規範。這個現象還會持續一段時間,辦刊物就是要進行疏導,將好的作品和藝術家推出去,介紹出去,引導市場。

    常雨晴:您最早是搞版畫的,當時是出於愛好嗎?

    王琦:我最早從國畫開始,小的時候畫國畫,中學開始學習西洋畫,大學畫油畫,我第一次開展覽是開的油畫展,參加工作才搞版畫,這一搞就搞了一輩子,現在搞不了版畫了,畫點水墨,我的畫不叫中國畫,叫水墨畫,因為中國畫有自己的特點,我的水墨畫摻雜西洋畫的因素,有油畫因素、有版畫因素,所以已經不是純粹的中國畫了。我就是按照自己的意思畫。

    常雨晴:您被稱為畫樹高手,為什麼對這個題材情有獨衷呢?

    王琦:我喜歡畫樹,表現這個題材,我覺得樹非常有生命力,而且他的形象很適合藝術表現。

    常雨晴:現在國畫吸引了大批收藏家的興趣,版畫市場需求量相比之下卻小得多,但我聽您説過“版畫市場不存在危機”,這如何解釋呢?

    王琦:版畫市場在近幾年漸有起色,收藏家已開始注意到版畫的欣賞和收藏價值,這種好的勢頭今後還會逐步發展,所以,我對版畫市場是抱樂觀態度。

    常雨晴:初期的版畫家是以版畫家和革命者的雙重身份出現的,是這樣嗎?

    王琦:當時魯迅先生提倡版畫時就是讓版畫為中國的革命事業服務。就是基於版畫比其他畫種製作方便,有它自己的特點。我當時搞版畫,是因為抗日戰爭開始了,由於物質條件缺乏,很多油畫家和國畫家也搞版畫了,這是因為版畫成本低,方便,簡單、快,報紙刊物不需要國畫、油畫,沒法製版,版畫可以直接上版,木刻、黑白的,印刷比較清楚,容易出效果。

    常雨晴:最早是魯迅先生給予了一些指導?

    王琦:是1931年,他請了日本友人內山嘉吉教了13個學員。教最簡單的版畫的製作過程。這被看作是中國新興版畫的起點。

    常雨晴:當時學習的人如今還有健在的嗎?

    王琦:最後一個叫陳廣,在廣州去世了。80年代內山嘉吉來中國時要找這13個人,了解他們的現狀,當時有好幾個還健在,這就是最早的了。

    常雨晴:後來成立了全國的版畫協會。

    王琦:魯迅先生一直希望建立全國性的版畫組織,但他沒有看到,1938年在武漢成立了中華全國木刻界抗敵協會,是我國最早的全國性版畫組織。

    常雨晴:今年是抗戰60週年,舉辦了不少紀念抗戰勝利的展覽,其中也有版畫展。可以説版畫一直沒有進入主流嗎?

    王琦:版畫一直沒有進入市場。80年代後90年代初進入市場,版畫進入市場是在廣州,我的兩張版畫是在廣州嘉德拍賣的,8開的,賣了三萬多元。

    常雨晴:那很高啊!

    王琦:現在還有更高的,賣得更貴。現在北京的版畫有一些很好,抗戰時的最有收藏價值。但是保存下來的不多了。

    常雨晴:您對未來的版畫市場如何看?您如何看待將來和國際接軌?

    王琦:現在的版畫市場看好。一是相比之下比其他的畫起價低,但是它的優勢是可複印幾十張。還都是原作。在國際交流非常方便。可同時在二十幾個國家展覽。過去好多人不知道版畫是什麼東西,現在逐漸注意,未來會有更多收藏家看重版畫。

    常雨晴:版畫製作過程有什麼獨特之處?

    王琦:有套色版畫,有黑白版畫,但特點主要是黑白效應。它的製作過程有三道工序:畫、刻、印,三道工序哪一道差都不行。

    常雨晴:您也積累了很多速寫,題材很廣泛。

    王琦:對,我給美術館捐了800多幅作品,其中有200多幅速寫,包括我收藏的作品,我也捐了。留給孩子就會散失了,不如捐給國家的好。

    常雨晴:這可是一筆寶貴財富,好多人不願意捐。

    王琦:美術館館長馮遠來看我們説,感謝你,感謝你們的孩子。因為我的三個孩子都是學美術的,這些資料沒有留給孩子,而是捐出去。重慶搞了我個人的美術館,我捐了150幅版畫,廣州美術館我捐了100幅版畫。我的速描不少,解放後汽車廠、水庫、我都畫過,56年中國第一輛汽車出來,我去廠裏畫了很多速寫,十三陵水庫我也畫過,這些資料很寶貴。

    常雨晴:您辦刊物期間還從事創作嗎?

    王琦:我一生從藝70年,三分之一時間是搞創作,三分之一的時間在搞理論,寫文章,我一手拿筆一手拿刻刀,哈哈。

    常雨晴:很多人不能兼顧,您如何堅持?

    王琦:想辦法擠時間,我當教授,搞理論,搞組織工作。52年當教授,88年退休,搞版畫創作30多年。版畫作品,才不到500幅,太少,比利時的版畫家麥綏萊勒有一萬多幅作品,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版畫家,我的作品太少了,不到500幅,美術理論有六卷。搞組織工作,協會,還有一部分時間搞編輯,作美術雜誌的主編。搞教學工作時,一年有兩個假期,一到這時就去工廠寫生。中國特有的社會條件和時代條件,造就了我們這樣的人,不能單一搞創作。這是社會的需要,工作的需要。

    常雨晴:您的作品沒有壓抑,給人感覺是陽光、樂觀和積極向上的精神。

    王琦:我88歲了,心態、思維、記憶非常好,樂觀的心態,對很多事情不在乎。我的格言是,無自私自利之圖,無整人害人之心。

    常雨晴:您能談談對藝術創新的思考嗎?

    王琦:藝術不創新是不行的,我的觀點是在傳統的基礎上創新,因為藝術若干年就是一代一代傳承下來,後人把前人的經驗傳下來,創新不能離開傳統的基礎憑空創新。時代變了,思維變了,人們的觀念變了,老一套不行,必須要創新。對創新有兩種看法,一種是完全丟棄傳統,重新另起爐灶;另一種是在傳統基礎上不斷改進,不斷發展,不斷創造。我認為後一種更可取。

    常雨晴:最近幾年您的創作,有新的藝術特點,您認為自己的創作特色是什麼?

    王琦:我從事了一輩子版畫,反過頭來搞水墨畫創作,可以説有一些自己的風格。我覺得不管是什麼藝術品,都要有自己個人的特點,特點有好幾種,時代的特點,民族的特點,個人的特點,個人的特點很重要,既要有民族性、時代性,又要有個性,這很重要,要給人一看是王琦的畫,不是別人的畫。

    常雨晴:您80歲誕辰時中國美協向您致賀詞,這充分體現了您在美術界的德高望重。請您給當今美術界提點希望。

    王琦:現在有一個好條件,是藝術民主和創作自由已經實現了,改革開放以前有很多條條框框,最近這一二十年應該説是最好的時候,想畫什麼和怎樣畫都沒有人限制你。創作自由,有些人高興怎麼畫就怎麼畫,什麼都不考慮,這也是片面的理解自由的含義。我覺得應該考慮觀眾的感覺,自由是相對的,你有隨便畫的自由,批評家有隨便批評的自由,觀眾有不喜歡你的自由,完成一件藝術作品由三方面組成,創作、批評、觀眾,有藝術作品就有藝術作品的欣賞者,藝術作品不能離開欣賞者而獨立存在,批評是介於藝術作品和觀眾之間的一個媒介,一個橋梁,通過批評家來介紹,批評家一方面要認識創作者,一方面了解觀眾愛好。批評家的作用就是通過文字把好作品介紹給觀眾。這三個關係搞不清楚,你始終處於一種不正常的狀態。

    常雨晴:您現在最關注的是什麼?

    王琦:趁現在還有點精力,除了寫回憶錄,就抓緊時間多畫點畫,我的畫太少,每天寫字,有時也畫點水墨畫,還是版畫家的水墨畫。(哈哈)

(常雨晴 大雅藝術網主編、中國書畫家雜誌主編)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