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法國盧瓦爾河谷的舍農索城堡正在舉辦享譽歐洲的華裔畫家趙無極的印象派畫展,在當地書畫界引起較大反響。記者在畫展開幕後第三天來到舍農索城堡,並在觀看畫展後登門拜訪了被稱作“歐洲第一華裔畫家”的趙無極大師。
中世紀古堡因他生輝
舍農索城堡位於離巴黎200公里左右的盧瓦爾河谷,是同埃菲爾鐵塔、凡爾賽宮齊名的法國六大旅遊景點之一。記者從巴黎先乘坐一個小時的高速列車到聖-皮埃爾·代科爾,再換乘旅遊大巴,一刻鐘後便來到舍農索城堡。初夏,蔥蘢的樹木和五彩的花園將中世紀雄偉的古堡映襯得格外迷人。
趙無極的畫展在舍農索城堡第二層的遊廊。這個遊廊曾是國王亨利三世的母親卡特琳為他舉行舞會的場地,其兩端的兩座文藝復興風格的壁爐顯得別有特色。遊廊長60米,寬6米,兩側墻壁上有18個明亮的窗戶,趙無極的20多幅作品就挂在兩壁之上。陽光從外面照進來,整個遊廊顯得寬敞明亮。入口不遠處還擺放了兩盆翠竹,在濃郁的西方藝術氣氛中點綴了一絲中國文化的韻味。
趙無極的作品極具抽象性,反映了一個既富有詩意又極為複雜的、暴力與閒靜交融的內心世界。他的畫面充滿了動蕩不停的波浪與起伏,是線條與墨點的完美組合。展出的20多幅作品中僅有一幅有標題,叫作《向克勞德·莫耐致敬》,其他的畫作則僅有編號,沒有標題。記者雖久聞其名,卻是第一次得見,感覺其中的意境深邃難測,決非我這個外行能夠領悟。難怪趙先生説:“我畫的是視線看不見的東西。”
讓人稱絕的是,被展出的作品都是抽象的意境描寫,其用色的微妙和虛實交融的手法不禁讓人聯想起綿綿江水或驚濤駭浪,這同窗外靜靜流淌的歇爾河水相互映襯,頗具詩意。記者在畫廊入口處看見一個留言本,上面已經留下了十幾頁觀後感,除了有法語和中文外,還有日語寫的留言。導遊小姐對我們説,畫展剛開幕3天,他們已經接待了1000多人了。
巴黎鬧市中的一方靜土
趙無極於1921年出生在北京,14歲便進入杭州美術專科學校學習,後留校任教。1948年,他帶著對西方繪畫藝術的追求赴法學習,很快在法國畫壇上嶄露頭角。在不斷摸索與創新中,趙無極闖出了一條獨特的藝術道路。他借用西方現代繪畫的技巧來表現中國傳統哲學的內涵,從而成為在西方主流藝術界獲得最高聲譽的當代華裔畫家。
懷著對大師的景仰和對其作品的“不解”,記者來到了趙無極先生位於巴黎14區的住所。這是一個獨門獨戶的小院,四週十分安靜。推開屋門,首先進入的是一個過廳。除了頗有藝術韻味的陳設外,讓人印象最深的便是橫七豎八躺在地上的貓和狗。喜愛動物,熱愛自然,這或許就是大師的藝術靈感之源吧。
穿過一個露天的小花園,便來到上下兩層的正樓。一樓的客廳地上鋪著阿拉伯風格的地毯,兩張小桌上整齊地擺放著一些相框,這都是趙老走南闖北,四海交友的記憶珍藏。記者發現其中有一張趙老夫婦同希拉克總統的合影,便好奇地拿起來仔細端詳。趙老見狀,笑呵呵地走過來介紹這張相片的來歷。1998年,朱鎔基總理來法國訪問時,對中華文化情有獨鍾的希拉克曾親自登門向他求畫,作為送給朱總理的禮品。後來,希拉克還熱情邀請他和夫人一道出席在總統府的贈畫儀式。趙老不無感慨地説,希拉克總統喜愛中國文化,是一位難得的藝術知音。
用“心”作畫不加評論
客廳的四週挂了幾幅趙無極自己的作品。他指著靠院子的一幅畫稱,他曾將這幅畫賣給了法國的一個畫商,幾年前,她的夫人弗朗索瓦茲在香港出差時意外地發現了這幅畫,並以近兩倍的價格將它買了回來。趙老同他這位法國夫人的恩愛之情可見一斑。於是,我也借此將話題轉到他的畫作上來,並讓他對自己的印象派抽象畫做一些自我評價。
趙無極説,他一向不願意對自己的作品多加評論,甚至覺得沒有必要給每幅作品起個題目。他認為,畫家作畫表達的是一種心靈感受,一種意境。至於怎樣理解其中的內涵,每個觀眾都有自己的看法。記者在欣賞趙無極的畫作時注意到,同熊秉明等固守中國傳統風格的旅法畫家不同,他的油畫充滿了西方浪漫主義色彩,即使是用中國傳統的水墨畫筆繪成的畫作,也完全失去了原有的“丹青之氣”。為此,記者問他的畫究竟屬於哪一派。趙老笑著説,如果非要劃歸一個派別,那就叫“抒情抽象派”好了。
談到這裡,記者忽然想起作家馮驥才對趙無極的評價。他説,趙無極之所以成為在法國最成功的華人畫家,是由於“他將西方的抽象融入了東方的意象”,“在中國人從他的畫中找到了一種親切的文化聯繫的同時,西方人卻認定這是屬於他們的純正的文化。這十分難得!”如何才能達到這種境地,這可不是記者一次訪談能領悟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