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無極當頭棒喝藝壇小子

時間:2009-03-20 09:40:32 | 來源:新聞午報

趙無極,蜚聲海內外的油畫大家,其藝術被譽為“中西融合的土壤中綻放絢麗動人的花”。他和上海有著一份不解之緣:當年,家人在上海的碼頭將他送上了去法國深造之路;時隔半個世紀之後,他在上海博物館舉辦了藝術回顧展,觀者如潮,轟動一時。

如今,他攜夫人再次踏上上海這片土地。在為籌備明年在上海美術館再度舉辦藝術個展同時,于昨日接受了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的聘請,成為該校名譽教授。

畫無止境“欲知其妙,初觀莫測,久視彌珍”,趙無極的繪畫正是如此。他曾説過是巴黎讓他重新發現了中國,在其後期的繪畫裏,對中國的記憶深刻而沉靜,畫意悠揚而耐人尋味。據悉,他目前就正在為國家大劇院創作一幅大型水墨作品。

85歲高齡的趙無極,在世人眼裏可以説是有成就、有地位,為何至今依然執著于創作?“在與繪畫日復一日的‘爭鬥’中,我得到了莫大的快樂”。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趙無極對他心中的繪畫可以説是無怨無悔、無欲無求。因此,當人問起其如何看待自己的風格和成功,他幽默地回答:“我也不知道,我知道就聰明瞭。”

“我已經沒有多少時間畫畫了,所以更是一天到晚都要畫,那是很有味道的。這種快樂是旁人不可能嘗到的。”趙無極説:“繪畫沒有所謂的多與少,就是天天都要畫。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天氣都會對你很有幫助,像畢加索、馬蒂斯都是天天畫畫,畢竟畫畫不是突然做的事情。”

誨人不倦

“學生們的畫在哪,我想先看看作品。”這就是趙無極昨日走進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後的第一句話。在會議室裏,趙無極還是一個樂呵呵的老人,甚至會幽默地對著身後那塊標有“受聘儀式”的紅色海報握拳相謝。然而,一走進三樓學生作品的展示區域,這位老頑童一下子就神情嚴肅了起來,非常認真地端詳起作品。

“我不大贊成這件作品,要研究特別的東西。”趙無極指點作品説:“這個應該有變化,不要平。”此後,他又看了一些繪畫作品,不斷予以批評指導。即便是剛入學的一年級新生,趙無極也不客氣地説:“我不管是不是一年級,畫畫就是不能隨便。水準可以是各式各樣,但是做作品就是要儘自己的力量去做,對自己負責。如果不實實在在地去畫畫,就會糟蹋東西。”

在場的每一個人對趙無極的這份嚴厲之辭都心懷感激——並非所有人都有這份榮幸受到大師的指點。臨行前,趙無極遲遲不願上車。一打聽,原來有個學生想請教他關於繪畫上噴槍使用的問題,只是參觀結束後仍不見這位學生蹤影。趙無極便在車邊耐心等候準備為其解答。

情深義重

畫家趙無極、建築師貝聿銘和作曲家周文中,被譽為海外華人的“藝術三寶”,其中趙無極和貝聿銘更是莫逆之交。

趙無極抵達上海之前,就受邀赴蘇州參加了貝聿銘設計的蘇州博物館新館開館儀式,並在新館當代藝術展廳中展示了其19件作品組成的《黑白夢》,包括一件油畫《漢廟》,一組屏風,16幅水墨畫(其中有5件新作為首次展出)。

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趙無極就為貝聿銘在北京設計的香山飯店創作了大型作品。時過境遷,兩位老友在故土的再次合作,又是一番滋味上心頭。開館儀式上,原本站在主席臺上的趙無極低調地走到下面的貴賓席,看著臺上的貝聿銘,趙無極笑了。對於老友的建築,趙無極只是淡淡地説:“建築好啊,看上去很舒服。”“舒服”,還有比這個更重要的嗎?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