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談招瑞娟版畫印象

時間:2009-03-18 16:10:48 | 來源:美術文獻

8月,《美術》發表了王琦的文章《招瑞娟版畫給我們的印象》。文中説:一位熱愛祖國、在國外奮鬥了30年的版畫家招瑞娟女士回國舉辦個人畫展,她以自己的作品和祖國的人民溝通了感情。

我們從展出的48幅黑白版畫上,體會到一個熱情、正直的藝術家對人民大眾的深厚感情以及對人類社會的崇高的道德責任感。招瑞娟女士不是把藝術當成少數有錢人茶余酒後消閒的玩賞品,而是把它作為表達自己對社會人生的評價態度、當作表現現實生活和作者思想感情的最好形式,正如她在自己的畫展題詞中所説的,"20年來,我一直追究人間世界的苦惱、憤怒、悲傷。我的版畫一直也就追求樸素的黑白世界。"這正是作者對自己的世界觀和藝術觀的最簡潔、明確的宣告。

招瑞娟的版畫包含豐富的思想內容,飽滿的熱情,鮮明的個性,以及出色的藝術技巧。正是這些基本因素,構成了展出作品的強烈的現實主義氣息,因而獲得激動人心的效果。

在版畫藝術上,她善於吸收別人的營養而又化為自己血肉。她較多地接受了萊東、珂勒惠支、蒙克等大師的優秀傳統但卻保持自己的獨特風格。因為她長期居住在日本,描寫的是日本當代社會生活,在表現形式、手法上也不能不受到日本當代進步版畫的影響,但作者終究是一個中國人,所以,她的作品總是充溢著中國人固有的天稟和氣質。

她的作品大多是表現人間疾苦和社會諸相,反覆出現在畫面上的那些無辜的戰爭受害者,在生理上變得臃腫畸形的《PCB油症患者》,成年累月肩負著勞動重荷的《海女》《鄉村農婦》《縫補麻袋》的工人,掙紮在饑餓線上的《海邊的少女》《漁船和小孩》,還有帶有精神病狀態的《狂人》《惱》《不安》《慟哭》等一系列畫面。由於藝術家十分關心人和人的命運,同情受難者的不幸遭遇,甘心為他們吶喊、申訴,並力圖通過藝術形象去發掘普通人的心靈和感情深處的東西。藝術家在揭示這些人物的精神狀態和複雜的心理感情時,有的畫面不免顯得有些陰暗、沉重,時而流露出作者憂鬱、傷感的情緒,但更多的卻是表現了作者的憤怒與不平,表現了作品裏主人公對不幸命運的抵抗和鬥爭,同時也表達了藝術家堅強意志和剛毅不屈的性格。羅曼·羅蘭曾經稱頌凱綏·珂勒惠支是具有丈夫氣概的女性藝術家。對招瑞娟來説,如果沒有見過她本人,也真難以想到那潑辣奔放、強勁有力的畫面,竟是出自一個文雅恬靜、弱不禁風的女性藝術家的手筆。

招瑞娟自己表示她的藝術是"受到魯迅先生的思想啟蒙,而感到版畫的世界能夠有力的表達自己內心要想訴説的話"。她心目中的"版畫的世界",我想也即是用黑白組成的世界。藝術家不僅以黑白分明的眼光來觀察這個世界的形形色色,辨識這個世界的真理與錯誤、正義與暴力、光明與黑暗、美與醜、善於惡之間的分野,同時又運用黑白對比的藝術手段來表達自己對這個世界的感受和認識。

招瑞娟對畫面上黑白地位的巧妙安排,線條的嚴密組織,刀法的熟練運用,都算得上是匠心獨運、別具一格的。她的藝術語言是簡潔、樸素、生動、自然而富有表現力的。她運用的表現形式、體裁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的以敘事體的方式,忠實地描繪出生活中的具體事件,向人們展示出一幅又一幅真實可信的圖畫;有的又是以象徵寓意的方式,曲折地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生活所持有的觀點和態度,從畫面上提出一些為大家所關注的社會問題,以喚起人們的聯想和思考。更重要的是藝術家十分理解優美的藝術形式對於完滿地體現作品內容的重要意義,充分認識高度的藝術技巧對表達作品深刻思想的巨大作用。所以,她才以極其認真嚴肅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創作,每一幅作品都要付出大量的精神勞動,從紙上到板上,從畫筆到刻刀的運用過程中,都是經過作者反覆推敲和不斷修改,直到自己認為十分滿意時為止。

欣賞招瑞娟女士的版畫作品,使我們的思想上受到啟發,感情上引起共鳴,審美上獲得滿足。我們的版畫家將會從她的藝術實踐經驗中學習到不少有益的東西。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