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歲高齡美院教授王琦8百餘畫作捐贈美術館

時間:2009-03-18 15:58:44 | 來源:北京娛樂信報

 

1月12日,今年88歲高齡的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著名版畫家王琦將向中國美術館捐贈816件版畫為主的作品。美術館將從其中精選出他各個時期的代表作以及收藏的中外作品共436件,從當天至1月22日舉辦個人展。既包括畫家本人的木刻版畫、水墨畫、素描、書法等,也不乏李樺、野夫、羅清楨,以及克拉甫琴柯、法復爾斯基、薩波等名家之作。

囊括中外名家名作

這次捐贈的作品總數816件,是王琦從1938年起至1988年創作收藏的。共分為兩部分:一是畫家自己創作的版畫200多件,素描200多件,水墨畫、書法30幅;二是多年收藏的作品,抗戰版畫部分,包括李樺、野夫、羅清楨、楊訥維等著名版畫家的抗戰時期作品。國際版畫作品則是王琦數年來在與外國同道友好的交流中積累下來的藏品,很多都出自名家之手,像前蘇聯的克拉甫琴柯、法復爾斯基和羅馬尼亞的薩波以及法國的奧多爾等。

王琦自己的作品可分為三個階段:新中國成立前的作品主要反映抗日戰爭年代中國勞苦大眾在鐵蹄下苦難生活及抗擊日寇。第二階段的作品主要表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包括土改、首都十大建築建設、水庫工地、造船廠、機車廠、煤礦、林區生活等題材。第三階段則是歌頌“四化”建設以及祖國的大好河山。

“我一直都堅持現實主義風格,刻工很細,後期的作品比較偏于抒情。1988年以後,我的眼睛不行了,就不能再創作版畫了,就只能寫寫書法,畫點水墨。”王琦説。

816幅畫至少千萬元

“這次我是把箱底都翻了。”王琦介紹,這次捐贈是自己的第三次捐贈,之前曾將800多件和150多件作品分別捐贈給廣東美術館和四川工商大學王琦美術館。王琦説,除了“文革”期間損失了一部分,這些作品跟隨自己幾十年,輾轉各地,能保存至今非常不容易。

雖然王琦一直謙虛地説自己不是個高産的畫家,“號稱從藝60多年,實際上除去其他事務性工作,真正畫畫的時間不過15年”,但是今天王琦的作品早已是被30多個國家的近50家博物館收藏,其中光是大英博物館就收藏了22幅。雖然版畫尺幅不大,又可複製,但他在大連造船廠體驗生活時創作的《奮身船臺》幾年前就在廣州某拍賣會上拍出了2萬多元的高價。據王琦透露,此次捐贈作品的身價至少在千萬元以上,特別是抗戰時期的木版已經不在,畫作就更顯珍貴。

“我總覺得把畫作捐贈給國家是最好的,因為他們有一整套規範的保存方法,而且作品以後不會七零八落,我的很多老朋友,他一去世,畫作就被子女分散了。讓我欣慰的是,我這幾次捐贈,夫人和三個兒子都非常支援。”王琦介紹,很多藝術家都有為知名博物館、博物館捐贈的行為,比如畢加索就曾給美國的現代藝術館捐贈過幾十件作品。在這些博物館的門口都有一塊牌子,寫有捐贈者的名字、捐贈內容,目前中國的博物館、美術館還沒有這個舉措。

給自己偶像作序

1931年,還在上初中的王琦一次偶然看到魯迅、鬱達夫等人寫序的四本著名版畫家麥綏萊斯連環圖畫故事書,一下子就迷上了版畫。1934年考上上海美專後,凡是登有版畫的報刊上就統統買下來,剪貼收藏。有意思的是,新中國成立後該出版社又發現了麥綏萊斯一些當時未被收錄的作品,就又出版一冊,請王琦作序。“真沒想到,當年我還是個毛頭小夥,現在卻能給自己當年崇拜的版畫家作序,原本是一套四冊的書,成了五冊。”王琦説。

王琦説自己真正開始創作版畫是1938年到了延安魯藝後,由於木刻造價便宜,還可複製,所以非常流行。

抗戰時期的王琦身處國統區,也創作了大批膾炙人口的作品。比如表現重慶大轟炸的《野性的屠殺》,去年紀念抗戰勝利60週年時,很多報紙都刊登了這件作品。《車站成了難民住宅》等三件系列作品,被譽為“版畫流民圖”,畫家用刻刀藝術再現了當年國統區人民流離失所的生活。

為重病版畫家募捐

這批捐贈作品中,有66件是非常難得的版畫家羅清楨的作品。李樺、羅清楨二人曾被魯迅認為是最好的兩位版畫家,現在美術館藏有不少李樺的作品,但是由於羅清楨去世很早,他的作品不太好收集。

“我的這批捐贈來得正得其時。”王琦介紹,羅清楨生活曾一度陷入困境,而且患有嚴重的肺病,他便和幾個同學幫他募捐,想幫助他渡過難關,但是1942年他還是去世了。因為羅無子嗣,於是臨終前就將所有作品都託付給了朋友吳忠翰。吳忠翰也是版畫家,他把這66幅作品寄給了王琦,想讓他為羅清楨出一本作品集,但是由於當年經濟條件所限,終未能如願。“這些作品雖無簽名,但畫的襯底卡紙還保留著參加中外木刻流動展時使用的標簽,是研究早期新興木刻運動的珍貴史料。”王琦介紹。

15塊大洋買老師遺作

油畫家張弦1929年在巴黎時畫的一幅人體素描是王琦最為這珍愛也是收藏年代最久的一張畫。張弦是王琦就讀上海美專時的老師,是早期現代藝術團體“決瀾社”的成員。

王琦回憶,張弦的畫風接近歐洲現代派,但教學非常重視人體肌肉解剖。比如這張作品表現的就是一個坐著的女人體,但每一塊肌肉、骨骼的表現都非常嚴謹到位。美術館藏有張弦的一張油畫《英雄和美女》,但他的人體畫更具代表性。

“可惜嘍、可惜嘍”至今仍帶著濃重重慶口音的王琦告訴記者,1936年張弦回浙江青田老家游泳時,不幸溺水而死。他去世後,上海美專在上海大新公司的畫廊為其舉辦了遺作展,蔡元培、劉海粟、傅雷都出席了。當時自己與同學過長壽每人花15塊大洋分別購買了一幅人體素描,作為永久紀念,而其他作品均被眾人購藏,已經不知去向。

“在巴黎,張弦的素描僅在畢加索、馬蒂斯這些一流畫家之後,潘玉良都排不上號。”王琦説,當時齊白石的畫不過賣5元,張弦的素描卻都在10元至15元,自己當年那15元真是“忍痛”掏的。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