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動的刻刀,永恒的精神:中國版畫大師、人民藝術家力群

時間:2009-03-18 15:24:16 | 來源:山西新聞網

《豐衣足食圖》

正在緊張籌備的力群美術館將於2005年9月29日在山西省靈石縣中國民居藝術館(王家大院)正式開館,為此在9月18日中秋佳節這一天,記者專程趕赴力群先生在北京市昌平縣香堂文化新村的家進行採訪。這是一個開滿鮮花,爬滿葡萄藤的溫馨院落,精緻的二層小樓上,年已93歲的力群先生高興地接過了記者的鮮花和月餅禮盒,他依然是那樣的精神矍鑠,神采飛揚。這一天也是“九·一八”事變的74週年紀念日,在中華民族抗戰史中,有一支不拿刀槍的文化抗日隊伍,革命老人、著名版畫藝術家力群先生,正是其中的傑出代表,此時採訪他就被賦予了更深的涵義。

來自於人民的版畫大師

我們知道一名普通的藝術家和大師是有區別的,藝術家只是在自己的藝術上有所建樹,能夠盡善盡美,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而大師則是在這個基礎上用藝術魅力和精神品質影響了一代人,甚至幾代人,力群先生在中國藝術界正是這樣的大師級人物。中國著名詩人艾青先生在參觀完1980年力群先生的畫展後曾動情地説:“力群同志是上世紀30年代開始藝術創作生活的,他是和中國革命的新興木刻一同成長起來的木刻畫家,他的版畫單純、樸素、明快,就像木版上的抒情詩。”

上世紀30年代中國出現的新興木刻,不僅是一個新的繪畫品種的誕生,更是受中國共産黨的週邊組織“左翼美術家聯盟”領導和影響下的無産階級革命藝術。1931年考入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的力群,不僅受到了校長林風眠的油畫、老師李苦禪的國畫影響,更是與一些進步同學一起成立了“木鈴木刻研究會”,勇敢地拿起了木刻刀,走上了為拯救祖國為人民而藝術的道路。他1933年的版畫《病》正是用臥在床榻上的病人那茫然的眼神和乾枯的手,深深刻畫出了當時中國人民的苦難,而緣于他作品所表現出的進步思想而被國民黨逮捕入獄。1935年的木刻《抵抗》和1937年的作品《抗戰》,是他用洗練的刀法、簡潔的造型,將中國軍隊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壯烈場面進行了生動的展示。1940年初,力群來到了延安,在魯迅藝術文學院任美術系教員,延安的6年度過了他最重要的人生階段,在這裡他加入了中國共産黨,參加了延安文藝座談會,他把火熱的目光投向了勞動人民。作品《飲》以素描的手法,將陜北勞動人民健康的體格和樸實耐勞的品質進行了生動的展示,套色木刻《豐衣足食圖》則拋棄了版畫藝術上的歐化風,吸取了民間木版年畫和剪紙、窗花的特點,並進行了創造性的發揮,使新興版畫成為老百姓喜聞樂見的一個畫種。

新中國成立以後,力群出席了第一屆全國文代會,被選為主席團成員及中國文聯委員,並走上了文藝工作的領導崗位。但他始終沒有放下刻刀,而是更加熱情地投身到了謳歌社會主義建設的創作中。1962年的套色木刻《春夜》,描寫的是寧夏一個農村公社辦公室外景的寫照。寒夜中,窗戶透射出的燈光,梨樹下停滿的自行車,辦公室門旁的播耬,這一切都反襯出室內人們共商春播大計的熱烈情形。這樣的作品,如果作者不是置身於農村生活的漩渦之中,對農民缺乏深切的了解,那是難以想像的。改革開放後,力群的創作思想更加解放,創作更加自由,如1980年創作的《林間》就是用一把圓口刀完成的,那兩隻正在樹榦上嬉戲追逐的小松鼠,仿佛就是兩個活潑伶俐的頑童,是一幅難得的讚美人生春天的作品。應該説,力群晚年的作品更注重在審美上的價值,抒情色彩極濃,讀來真切感人。

力群的版畫作品不僅為中國的老百姓喜聞樂見,而且也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喜愛。其中套色木刻《黎明》現陳列于英國陳列館,《瓜葉菊》存于南斯拉伕博物館,《林間》為法國國立圖書館收藏。他的木刻作品曾先後在原蘇聯、法國、美國等50多個國家展出。1988年日中藝術交流中心為他頒發了“貢獻金獎”,1991年中國美協向他頒發了“中國新興版畫傑出貢獻獎”,1992年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力群“人民藝術家”的光榮稱號。  

影響一生的兩個人:魯迅和毛澤東

中國現代木刻藝術,是在魯迅先生的大力提倡和扶持下才得以誕生的。他在《藝苑朝華》中大力介紹外國木刻藝術,對中國年輕木刻家的支援,更是不遺餘力,他為他們舉行兩屆全國木刻藝術流動展而高興。談到當年為什麼偏偏選擇學習版畫,力群先生説:“這是受魯迅先生的影響,記得魯迅先生曾説,‘當革命時,版畫之用最廣,雖極匆忙,頃刻能辦。’魯迅先生還針對國民黨反動統治者害怕真理的特點,揭露道:‘權力者壓服了人民,但覺得他們倒是強敵了,拼音字好像機關槍,木刻好像坦克車。’。你看,魯迅先生對版畫是多麼重視啊!”

魯迅先生和力群的交往卻是通過同學曹白與先生的通信傳遞的,他的木刻作品也是通過曹白寄給魯迅先生而得到先生的指導和鼓勵的。1936年,力群根據在太原郊外所見,刻了一幅名為《採葉》的木刻作品,描繪貧家母女相依為命,掙紮在死亡線上,採樹葉果腹的情景。正是這幅作品使力群得到了魯迅先生的首次認可,以至於多年以後,力群還不禁感嘆:“這對年輕的我來説是多大的鼓勵呀。”

1936年8月初,曹白把力群刻的新作《魯迅像》寄給了先生,這幅作品後來就成為世界各國最多采用的魯迅畫像。畫中的魯迅神情凝重而堅毅,目光如炬,背景中手上握著的鋼筆更是像一把鋒利的匕首,正扎向一隻喪家之犬。魯迅先生在給曹白的回信中對力群表示了感謝,並對力群其他的作品給予了表揚,希望他能堅守自己的創作風格。

1942年5月2日,中共中央宣傳部在楊家嶺禮堂召開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延安文藝座談會”,參加大會的一百多人,大都是延安文藝界的領導、知名作家和魯藝的教員,力群作為其中一員,坐在第一排聆聽了毛主席的講話,並參與了熱烈的討論。也正是通過這次座談會,解決了力群什麼是真正的藝術和藝術為誰服務的問題,這之後,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二為方向”就成為了他一生堅守的創作準則,而力群先生在1943年所刻的《毛澤東同志像》也得到了主席的認可。

力群先生説:“沒有沒有立場的藝術,沒有沒有原則的藝術,藝術作品一定要有群眾觀點、勞動觀點,藝術要真正地為人民大眾服務。”正因為如此,力群對現在的一些版畫家所表現出的無原則的抽象藝術頗為不滿,他認為一幅好的版畫一要老百姓看得懂,二要畫是很美的,三、無論是人物還是故事要很感動人。也正緣于他對人生信念和藝術宗旨的堅守,使他對文藝界産生的種種複雜的矛盾和現象,從不回避也絕不盲從。中國著名作家張平先生説:“力群先生是一個令人敬仰的藝術大師,同時還是一個讓人尊重的作家和評論家。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山西文學界由《永不回歸的姑母》而掀起的那場大爭論中,作為反方的主角,力群先生毫不隱諱地展示了自己的文藝觀和價值觀,從文學史的角度來看,它所産生的積極意義遠遠大於這場爭論本身。”

毛澤東曾經在《新民主主義論》中這樣評價魯迅,“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我們套用毛主席的話來評價力群先生,“力群的刻刀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妥協和讓步,這是他用一生所堅守的藝術為人民服務的最可寶貴的品質。力群所追求的藝術方向,正是新時期我們的藝術工作者們更應當追求的先進文化的方向。”

即將落成的力群美術館

版畫作品是歐洲藝術品收藏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著名博物館和私人藝術品收藏家,都以收藏名家大師的版畫藝術品為榮;木刻版畫經典作品也一直都是拍賣會上被收藏者追捧的熱點。從近些年國內外藝術品拍賣會成交的情況看,代表中國新興木刻版畫的20世紀二三十年代魯迅辦木刻講座時期、延安魯藝時期和新中國初期的三個歷史階段的作品,最受收藏者追捧,其中前兩個階段的木刻版畫作品流傳甚少,而新中國初期木刻版畫作品也呈現價格穩步攀升的活躍態勢。

在中國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出現了眾多木刻版畫家,像力群、彥涵、古元等都是當時著名的木刻版畫家。他們的作品以爐火純青的刀法、穩重的構圖和重大選題及顯著的個性色彩,而被木刻版畫收藏界普遍看好。中國木刻版畫的拍賣仍處在發展初期,一般版畫作品成交價在5000元左右;名家大師的經典藏品拍賣成交價格在50000元至80000元之間,頂級經典藏品拍賣成交價則在100000元以上,收藏與投資木刻版畫恰逢其時。1996年力群先生赴澳大利亞舉辦個展,展出了60多幅木刻版畫和30余幅國畫作品,世界各地的書畫家和收藏家紛紛到場祝賀,參觀者達到數萬人,而力群先生的多幅版畫作品也在展覽期間被收藏家以超高價收藏。

力群先生説:“願我的生命從90歲再發新芽。”如今的力老依然堅持著創作,就在記者採訪他的時候,93歲的力老剛剛完成了一幅《墨竹》的創作。力群先生的藝術創作涉獵廣泛,上世紀80年代開始創作的國畫作品已受到藏家們的熱烈追捧,《霜葉紅于二月花》、《秋風落葉圖》、《清風搖翠竹》更是其代表力作。而《力群美術文學評論集》、力群小説集《野姑娘的故事》、《力群詩選》、自傳《我的藝術生涯》更讓我們領略到了藝術家淵博的知識和高昂的創作激情。

從2002年起至今,力群的家鄉山西省靈石縣委、縣政府的三屆領導就成立力群美術館一事進行了多方面的努力,而年屆90的力群先生也有把自己的作品無償捐獻給家鄉人民的心願。如今,力群美術館的建成得益於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援和當地企業家的慷慨資助,靈石縣聯誼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的張維勤董事長説:“人民藝術家力群是我們靈石人的驕傲,建立力群美術館將為靈石人民留下一筆寶貴的文化財富。”據了解,投資了340萬元的力群美術館將實行企業投資、政府管理的經營模式,力群先生捐贈的書畫作品産權歸靈石縣政府所有並進行妥善保管,中國民居藝術館館長兼任力群美術館館長。今年9月29日,將由中國美術家協會、山西省文聯在王家大院三期工程崇寧堡裏舉辦力群美術館開館儀式。力群美術館佔地1200平方米,分五個展廳,共展出力群先生各個時期的203幅版、速寫和國畫作品以及部分書籍。我們衷心祝願力群先生健康長壽,革命的人民藝術精神永恒。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