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魯婧
時間:2006年9月12日
地點:北京人民網總部
主持人:今天我國著名花鳥畫家何水法先生作客人民網視頻訪談,我們看到何教授畫的花鳥畫可謂氣魄宏大,有山水畫的氣勢,這在畫壇上是非常罕見的,但是您在表現手法上又是非常細膩的,那您是如何處理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呢?
何水法:我的花鳥畫總的特點是很大氣,但是我們在表現的時候,在表現的時候我們除了大氣以外,我們還有精微的地方,精微的地方很重要。所以我們每幅作品在構思、在創作的時候應該是很認真,應該很放鬆地把自己的感悟能夠寫出來。因為我們的傳統功力已經非常到位了,所以在畫的時候完全是全身心的投入。所以畫畫的時候我們是很自然、很放鬆。就把胸中的感悟能夠寫出來,寫意畫它主要就是寫你的境界、寫你的那種思想。我們一花一草平時就見得很多了,在畫的時候就應該很放鬆,是很自然的流淌,我畫畫的時候就很奔放,但是我們在關鍵的時候又要很注意這個畫面的構成的秀美,這個秀美是很重要的。我們一幅作品能夠體現靈氣,這個是非常重要的,這就是我們平時講的“看頭”,它值得玩味,要值得研究,要值得去思索。這就是我們要有秀美的東西才能夠打動你。所以我們在畫畫的時候既要有豪放的一面,我們又要有秀麗的一面。那麼秀美這個東西不光是畫工筆,你比如説像八大山人、像吳昌碩、像齊白石包括青藤,有的就畫得很豪放,但它還有很秀美的東西,所以説藝術這個東西秀美是非常重要。
主持人:點睛之筆。
何水法:點睛之筆。秀美的東西才值得玩味,才值得停下腳步你仔細地看,我們以前講,古人講要“觸目縱橫千萬朵,賞心只有兩三枝”,所以這就是這兩三枝是很重要的,就值得你很好的去思索,去遐想。所以我在畫大寫意花鳥畫的時候,很秀美的地方我是十分注意的,這樣就是使賞畫的人能夠靜下心,停下腳步很好的品味,品味很重要的。豪放的東西和秀美的東西實際上要很好地結合,結合的難度很大,結合的難度非常大。有的它奔放的東西中缺少秀美的東西,有的很秀美缺少豪放的東西,所以既要豪放又要秀美是很難的,很難很難的,兩面可以結合起來,這就是一個畫家就要方方面面的素養。他既要在筆墨上的到位,又要平時對生活的觀察細微。所以我牢牢把握這兩個方面,所以你看我的作品,我每幅作品都有一個亮點,都有一個點,使你看,使你能夠深入下去看。所以這點比較難,要全局的把握這個還是比較難的。
主持人:要有深厚的功力。
何水法:要有深厚的功力。既要考慮整個畫面的佈局、氣勢,又要考慮精微的東西,作為畫家來講要牢牢把握這兩個方面。
主持人:那您在顏色的運用上,我們感覺您也是非常講究的,像您表現在畫面上那個濃厚、艷麗、生機勃勃但又不失沉穩厚重,您在色彩運用上是否受到西方繪畫他們的色彩元素的影響呢?
何水法:應該講是有自覺的一面,也有不自覺的一面,比如説傳統的花鳥畫,人物畫水墨的表現多一點,但是在後來明清以後,隨著吳昌碩、齊白石以後他們主要是畫色彩,你像八大山人主要是水墨。那麼吳昌碩主要是用中性色、齊白石是用的原色。那麼作為我來講對色彩的考慮,我與他們不同,古人講:色不礙墨,墨不礙色,像齊白石也好,吳昌碩也好,他色歸色,墨歸墨。但是我要打破他們這種技法,我要走自己的路,所以我在用色上面是色墨交融。墨與色是融合在一起了。那麼這裡面我有一個理念,就是把色當做墨來用,色即是墨墨即是色,所以我就大膽的用色。那麼無意當中我也吸收了西方人的用色理念在裏面,但是我用的還是中國畫的顏色,我不用西洋畫的顏色,什麼丙烯呀,什麼水粉呀這些顏色我都不用,我還是用的中國畫的顏色,但是在用色的方面我吸收了西方用色的理念,而不是用他們的顏色來表達我這種意境。我們來講我們學這個傳統也好,我們學的西方的東西也好,我們要學活,我們學他們的理念,而不是學他的用色的方法。所以從我的畫面當中來看,很多作品在色彩運用上,他們説我吸收了很多西方繪畫用色的元素在裏面。我記得1997年,我在廣州舉辦畫展,關山月先生講了兩條,第一條他説你有的外國人沒有,外國人有的你有了。什麼意思呢?就是你用的用色,你用的色彩,你這個用筆,你很傳統的用筆,運筆用墨你有的外國人沒有。外國人有的,外國人用色外國人有的你有了。這就説明我在接受西洋畫的理念方面我是做到了。但是我在用筆方面外國人達不到。所以很多朋友看了我的作品以後説你的色彩用得很大膽,有的地方用得很艷麗,但是艷而不俗,什麼道理在裏面?那就是體現我們中國花鳥畫一種傳統的精神,一種傳統的文學修養,所以修養很重要。這個修養是很重要的。
主持人:中國人很講究文化底蘊,繪畫包含很深厚的文化色彩在裏面。
何水法:對。
主持人:何老師,您獨特的密集全景式構圖雖屬反傳統的構圖模式,但形成了非常鮮明的個人特色,而且非常得成功。那您是在什麼樣的思想背景下感悟出來的?
何水法:要看我整個學畫的歷程,我在1970年以前,我主要是畫工筆,工筆我是以兩宋花鳥畫為起點,那麼1971年開始我認識陸抑非先生,他跟我講:你要畫些意筆。那麼我就聽他了,所以從1973年開始,真正是1973年開始到1983年,也就是1973年到1978年我考進了中國美術學院即浙江美術學院,第一屆花鳥畫研究生,這個期間我也是學陸抑非先生,那麼從1973年到1983年這個階段,我主要是畫兼工帶寫,這個當中也吸收了吳昌碩、任伯年、包括八大和青藤我也學了,那麼從1983年到1993年這個階段我就畫大寫意。所以1993年以前我的畫面還是比較傳統的,我的畫跟吳昌碩、跟齊白石這種傳統的花鳥畫的程式就是大石頭,不是石頭上面是梅花就是上面是菊花,要麼上面是牡丹、石頭前面是水仙,要麼上面畫的是大壽桃下面畫的是什麼東西。這是傳統的一種模式,我稱之為“拼盤式”的構圖。好比我們炒菜,炒什錦,我們把辣椒、胡蘿蔔、肉片、豆腐幹都炒在一起。那麼我考慮我們花鳥畫要變革。要説變,怎麼變?每一個花鳥畫家都要考慮。包括已故的畫家它都要考慮。如果要創新,這條路要怎麼走?這個問題就擺在我面前,後來我考慮,要不斷地思索,我不斷在生活當中感悟,後來悟出一個道理,我乾脆把石頭統統拿掉,首先就是拿石頭開刀,把石頭拿掉,拿掉以後畫面的處理就難度更大了,因為有石頭好處理畫面。石頭本身就是水墨的,淡墨濃墨。那麼有了墨色的石頭我們畫有顏色的,有墨的、紅的,能起到一種調和的作用。再加上有一塊石頭整個畫面氣勢容易壓住,比較四平八穩,那麼這個東西拿掉以後難度很大。這個難度、這個氣勢完全是靠我的用筆、用筆墨來支撐,整個畫面我就不用拼盤式的,我就用一種花,所以説從93年以後我就慢慢慢慢地探索,探索了幾年,到97年以後我就穩步的向前,那麼到97年以後我就提出了全景式的一種構圖。那麼更賦予視覺的衝擊力,整個畫面體現了張力,這個很重要。 97年以後我慢慢完善了這個花鳥畫,在構成上我完全是打破了前人的一種做法。搬掉了大石頭,使畫面更具有氣勢,更符合當代人的審美需求。這個需求就使我的畫從97年以後開始慢慢地與時具進,一定要符合當代人的需求。也就是展現了一種我認為的時代性。這個時代性很重要。所以我的畫面就很飽滿,在用色、在構成上更符合現代人的需求。我的理念就是用傳統的筆墨,所以你看我的畫我全部都是寫出來的,這個寫意“寫”很重要,所以我用傳統筆墨加生活的感受,我們生活的感受也非常的重要,再加當代的一種構成。就是現代的構成,所以你看我的花鳥畫,很有衝擊力,但是你看我畫面的構成跟齊白石、跟吳昌碩跟前人都不一樣。
主持人:既傳統又有創新。
何水法:所以你看我的畫既有傳統又是現代的。
主持人:對。那您怎樣把握這個傳統和現代相結合的一個度呢?
何水法:這個度很重要,我們搞傳統中國畫,我們一定要走傳統這條路,因為中國花鳥畫也就我們中國畫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特有的一個瑰寶,有幾千年的歷史,我們有傳承,我們一代一代的傳承,傳承就是我們繼承傳統,我們不能割斷歷史。我們從宋、元、明、清這樣下來,我們的花鳥畫有輝煌的過去,我們有職責,我們這一代包括下一代我們代代相傳,我們要把優秀的民族文化,優秀的中國畫,把筆墨精神能夠體現出來。那麼所以我牢牢記住這一條,我們的創新應該是基於傳統基礎上的創新。所以這就是我們堅持這個。創新應該是在傳統基礎上創新,不能偏廢,不能把筆墨扔掉,當然你筆墨扔掉也許可以畫,但是這就不叫中國畫,你叫什麼畫都可以,但是不叫中國畫。我認為中國畫應該是在筆墨傳統上有積澱地練就以後慢慢的把這個化開來,所以我認為我們一定要堅定不移的抓住傳統。我們要吸收傳統,我們要發掘傳統,我們要繼承傳統。但是這個繼承不是主要的,繼承它是一種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通過繼承傳統我們要發展傳統,這個發展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把握這個關,把握好這個度。
主持人:以傳統為基礎。
何水法:為基礎,為根本,你丟掉傳統就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所以這個傳統很重要。因為是我們中國的花鳥畫有幾千年的歷史。
主持人:那這個筆和墨是中國傳統畫的最根本的靈魂、精髓所在,您對筆和墨的感悟又是怎樣的呢?您能談談您的感受嗎?
何水法:我感覺我這個感悟很深,為什麼呢?因為我剛才講了,我們應該牢牢掌握這個度。所以你看我從各個階段儘管面貌不一樣,但是我在工具上是不變的,我是用很純粹的中國畫的顏色,我是用中國畫的毛筆來寫出來,這個不能變。我們當代用的丙烯顏料、用的水粉、水彩,這是他的做法,但是作為我來講,我牢牢的一定要接受這個傳統,我們一定要用宣紙,你不能用洋紙、用其他顏料,那這不叫中國畫。所以這點我認為是一定要堅持的。
主持人:那您的作品呢,用色艷麗,但是又不失文人畫的氣質,在這方面您是怎樣做到的呢?
何水法:你看我用色我用得很漂亮。
主持人:對很漂亮。
何水法:很多人講何老師你用色紅花綠葉,但是艷而不俗,這個訣竅在哪?我認為很簡單,艷而不俗的訣竅就在人的修養上,修養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中國畫家第一是修養一定要加強。心態一定要擺正,這樣你畫如其人,你怎麼樣的人,你怎麼樣的修養你會得到怎麼樣的筆墨功夫,這個很重要。我記得以前我在一個地方,當地人介紹説他們這裡有一個老先生,是專門畫梅、蘭、竹、菊的。我反正晚上沒有事,就去看看。一進去以後,我就感覺一種俗不可耐,本來用水墨來畫是很高雅的、用黑白的,應該是很高雅的,但是怎麼就俗不可耐,後來我悟到一個問題:俗與不俗不在用色、用墨,在於用筆,用筆就體現你一個畫家的正體修養,我們講筆性,這個筆性很重要,有的人一下筆就很松,包括寫書法也一樣的。它就很松很松,有的人一下筆就很穩健,很高雅。筆性很高,有的筆性很俗,就是這個道理,體現你一個人的修養,你的底蘊,你對傳統筆墨的理解,你對生活的理解。這點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畫花鳥畫,中國人畫花鳥畫,他是寫胸中之畫,他不是西洋畫家,西洋畫家往往是對景寫生。西洋畫家畫花鳥畫是稱靜物畫,一盆花、一盆君子蘭他就照著畫。但是中國畫家畫畫不是這樣,中國畫家畫畫是寫,是寫胸中之畫,是寫一個人的感受,畫一個人對一花一草的意境,所以這點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説寫精神,我們叫心畫。所以它你怎麼樣的修養,怎麼樣的底蘊,你對傳統怎麼樣的理解程度,對自然理解是怎麼樣的程度,那你畫出來的東西才能達到怎麼樣的高度。所以這個高度很重要,我一再講我們中國畫家不是寫筆墨,當然筆墨很重要,它是一個很辯證的。我認為好的中國畫,一張經典的中國畫,它肯定是筆墨很到位,否則它經典不起來。但是反過來説,我們有很深的傳統功力,未必就能畫出很好的一幅畫,因為這裡面除了筆墨還有思想。所以我一再強調,我們中國畫家主要是畫思想而不是單純的玩筆墨。這個是很重要的一點,我曾經看到一個廣告語“你的思想有多高,你才能走得多遠”。我認為我們中國畫家也是這樣,你是思想有多高,你的境界,你寫出來畫的意境才能有多高,境界才能有多高,實際上是相通的。實際上要發展一個人全面的修養,你才能表達你所要追求的意境。
主持人:何教授您又是怎樣看待寫生的呢?
何水法:寫生很重要,寫生非常重要。所以我是牢牢的把握住寫生,我從學畫開始到現在從不間斷,你看我為了畫牡丹,我在山東菏澤,我30年期間從75年到去年2005年,整整30年我去過11次到菏澤去寫生。兩年多就去一次。那麼杭州這個地方人傑地靈,四季分明,那裏的花草、一花一草四季都有,作為一個花鳥畫家來講,杭州這個地方是非常的適合。為什麼呢?因為我們要畫畫,四季花草都有。一般來講,我在春天寫生櫻花、桃花、迎春、牡丹,夏天、荷花,秋天也畫一些秋天的花。一年四季一有空我就拿一個速寫本到公園裏去,這個是我的感悟。我認為一花一草都是有生命力,我們一個花鳥畫家就是要畫一花一草的生命,而不是畫死的東西。這個就是牡丹,這個就是荷花對了,我們要畫出牡丹的精神,畫出荷花的精神,這個要體悟,要到處看。所以新世紀以後我講了四句話,其中第三句就是寫生是畫家與生活的對話。我把寫生不僅當做寫生,我們去寫生,我好比跟一朵花對話,要帶著感情寫生,所以我看花,我到山東菏澤看花,看牡丹花,我就好比是去看老朋友。我把花、把牡丹花當做老朋友,我到了牡丹地以後:哎呦!今年這個老朋友長得很好,要帶著感情去看。吳昌碩先生有一句名言“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憶我我憶梅”。他跟梅花是交到老朋友,十年沒有去看梅花。但是梅花憶他,他在憶梅花。那我們也是一樣,我們今天去看荷花,謝了。我們明年再去看,這個老朋友今年長得比去年還要好。有感情色彩在裏面,惟有感情你才能看進去,而不是走馬觀花,要靜下來要細細地看。要細細地看,細細地領悟,要看到神韻,我們講我們寫生花卉有一種物情、物理、物態,這三點很重要。要帶著感情去看,要看它的姿態,初學的人要弄清物理,牡丹就是牡丹、芍藥就是芍藥,對它的這個結構要瞭如指掌。好比看到您小魯一樣,第一次看我沒有印象,第二次看這個好像是小魯,第三次看,是小魯。我即使離開你,閉起眼睛你小魯的音容笑貌我會全都記得很清楚了,為什麼?因為見多了,見過幾次了,很熟悉了,才能産生這種感情。所以我們作為一個花鳥畫家,山水畫家也要這樣,人物畫家也要這樣,一定要堅持不懈的寫生。這是我的經驗。那麼很多花鳥畫家他寫生就是拿這個照相咔碴咔碴的照,那有沒有用呢?有用處。但是用處不大,這是我的經驗。我們水墨畫家需要找一個形象,我們畫新疆姑娘要到新疆去看。我們畫西藏姑娘要到西藏去看。那麼我們畫花鳥畫呢?牡丹就是牡丹,荷花就是荷花。就是這樣畫,那是不行的,它必須要到生活當中去琢磨,一定要到生活當中去看。只有這樣他畫出來的一花一草它才能不一樣,每張畫都有每張畫的感悟。每次畫都有一個畫家每次的作法,都有一種情懷在裏面。
主持人:注入一種感情。
何水法:有一種情懷在。古人講了很多,鄭板橋講“喜氣畫蘭,怒氣畫竹”高興的時候畫蘭花,生氣的時候畫竹。為什麼?畫竹的時候他可以發泄,野戰,潘天壽講的野戰。就是大刀闊斧可以發泄自己的情懷,高興的時候蘭花這個蘭葉要畫得很舒展,生氣的人畫不好的,要喜氣、高興的人畫蘭花。這就完全可以體現一個作畫者當時的心態、心境,所以心態很重要,我們一定要堅持不懈地到生活當中去,要好好的去寫生,所以我到現在為止我這個寫生的稿子很多很多了。
主持人:很多優秀的藝術家都是這樣磨煉出來的。
何水法:對。
主持人:那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當下藝術市場是非常繁榮的。然後對藝術家應當怎樣處理藝術和市場之間的關係。您能就此談一下嗎?
何水法:當下藝術市場比較火爆,這對畫家也是一種福音,為什麼呢?藝術品也是商品。我認為作為畫家來講,應該是牢牢把握一個度。畫家的主要精力應該放在創作上,這是我一貫的想法。因為我們是個畫家,我們的精力主要放在創作上,所以才能創作出一幅好畫,所以來講我把我的藝術能夠對人類有貢獻,這是一個畫家的境界問題。作為我來講,最近我搞的創作,在中國美術館我的花鳥畫展剛剛結束,很多朋友都看了我畫了很多的大畫,這是我的創作,這是我對藝術的追求。所以我在考慮我的畫的時候,這是藝術品,這些畫我要留下來的,是我畢生精力其中的一部分。也就是説作為一個花鳥畫家,這是我人生中的一種職責。所以我總感覺到一個畫家主要的精力應該放在畫上,主要是把這張畫畫好。一張畫畫好,這才是最根本的。作為一個畫家畫出一幅畫來,你的畫,你的成就有多高,就是看你的這張畫上。當然藝術市場的發展,一個畫家適當的賣幾張畫我認為也是需要的。一個也體現我們畫家、成功的畫家能夠為社會服務,能力適當的符合收藏家的要求,我認為是需要的,也是一個畫家為人民服務,儘量去做到完美的。適當的賣幾張畫,我講是以畫養畫,因為這個畫家開畫展,開畫展要費用,要方方面面的開銷,要出畫冊,這些費用現在都是要靠自己的。比如要去體驗生活。我到菏澤去寫生,我要到新疆寫生這個費用要靠自己的,因此適當賣幾張畫我認為也是對的。但作為我們有責任心的畫家來講,主要的精力應該放在創作上,而不是放在賣畫上。因為尤其像我這樣,我對中國畫事業的追求我是堅定不移的。因為我現在到60歲了,我們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這個創作上是很重要的,而不應該分散精力,所以應該集中精力投入到創作上去。
主持人:藝術的創作需要全身心的投入。
何水法:要全身心的投入,這點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一般來講我的時間抓得很緊,時間不夠用。我一般來講上午九點我肯定到工作室,到中午12點回家吃飯,1點進工作室,到6點回家吃飯。7點我又進工作室一呆到12點甚至更遲一些。要研究,除了畫畫還有交友、喝茶、聽音樂、看書、讀報都需要。還有參加方方面面的公益活動,方方面面的應酬,作為一個畫家也是很辛苦的,因為它是一個全面的反映。我就這樣説,我們畫家不僅僅是一個畫家,假如你整天在書齋裏面閉門畫畫是畫不好的,我是這樣看,我認為是畫不好的。我們應該是全面的一個反映,反映一個畫家的整個素養,這個就是需要方方面面的積累,這個積累非常重要。我們就是靠一點一點的積累。所以為什麼説每個人的畫會不一樣呢?就是積累不一樣,底蘊不一樣。方方面面的修養不一樣,有的沒有修養,一看這個畫就很淺薄,它不能引起賞畫人對你這個畫的共鳴,一種藝術上的共鳴,在思想上的一種深刻的對話。為什麼有的畫一挂,撲面而來一種藝術感染力,為什麼?能打動你的心。首先你應該打動它,它才能打動你。所以我們看畫的人,我們和畫是互動的,只有您打動它,它才能打動你。所以這點就需要你有很深的底蘊在裏面,而不是很淺薄的,所以這點是非常重要的。這才是我們中國畫的精華在裏面。我們古人講寫生,怎麼對花的寫生是很重要的。一花一草,我們所表現的一花一草它是有生命力的。你要記住,是有生命力的,所以我畫的畫也要畫出它的頑強的一種生命的。而不是單純的花一朵花,要寫出它的生命,寫出它的精神,這才能打動人。而不是説看了這個以後説這是一朵牡丹花,而不僅僅是一朵牡丹花。
主持人:首先打動自己才能打動別人。何先生那您能就今後中國傳統花鳥畫的發展前景談談自己的看法?
何水法:我們應該感到非常充滿信心的看待這個問題。我們多年以前有人提出中國畫是窮途末路,又談了方方面面的看法,我認為當代的中國畫家應該對前景充滿信心。這是毫無疑問的。我們要有一種健康的、積極的、向上的一種心態,來面對我們的中國畫事業。而不應該帶著一種消極的或者其他的一些想法。我認為我們21世紀是一個偉大的世紀。方方面面都是呈現一種前所未有的一種事態的發展。有的事件的發展是我們無法預料的,快速的發展、飛速的發展,未來我們對文化事業的發展,我依然很樂觀,我認為中國畫的事業前途是很光明的,我們應該認識這個問題。
主持人:一定要堅定這個信心?
何水法:一定要堅定這個信心。我的信心很足,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現在的條件比任何歷史時期都要好。我感到很幸運,我認為花鳥畫家很幸運。為什麼?我們要比八大山人他們好,我們要比齊白石、吳昌碩、潘老他們都要好。為什麼?因為那個時期比較封閉的,是封閉的社會,我們的畫家我們現在改革開放以後,我們的畫家可以走出國門,外國先進的東西,優秀的藝術品可以進入我們國內,我們交流是廣泛而頻繁的,我們的視野更開闊了,這是得益於改革開放以後我們黨得政策,這個優異性就體現出來了。所以我們以前我們的前輩畫家畫的很多畫還是停留在傳統的題材上,為什麼它不可能發展?在題材上他不可看到很多國外的一些花,現在科技進步以後,國外的花我們這裡馬上就有了,我們作為花鳥畫家我們認為是一個福音,所以近幾年我畫的畫,很多畫我都畫國外的花,外國的花。外國的花前人都沒有畫過,吳昌碩沒畫過,齊白石沒畫過,而我畫過了。因為他們沒見到,他們當然不可能走出國門,我這個條件比他們好一些,所以我可以畫一些前人沒有畫過的花,這個在題材上面就是一個創新,因為我見到了,才能有感悟,有感悟我才能畫,那沒有這個條件,沒有改革開放的條件我不可能走出國門,不走出國門,國外的東西不能引進來,那就是很封閉。所以我認為我們現在方方面面的條件都非常好,非常的優越。我們有一個很寬鬆、很和諧的氛圍,我認為我們畫家比任何時期都好。我們應該有這種積極的心態,為人類做出更大的貢獻,這是我們作為一個畫家所義不容辭的職責。
主持人:非常感謝何先生的精彩點評,我們今天就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