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虛構象 妙造自然——賈又福

時間:2009-03-18 14:01:24 | 來源:中國書畫報

 

賈又福1988年曾在中國美術館舉辦過畫展,1999年又第二次舉辦畫展,其間歷時11年。

十年磨一件。如今賈又福的山水畫創作全方位的上了一層樓,他的藝術探索方向更明確了,對山水畫創作的美學思考更深入了,藝術語言淬礪的更精純了。他以獨樹一幟的美學風範,創造了新時期現代山水畫的新境界、新形態,以不懈的、矢志不渝的探索精神和所取得突出成就,奠定了他在現代山水畫畫史上的地位。他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山水畫革新的闖將。

賈又福的山水畫在審美類型上大體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以詩思的抒發為旨趣,一類以哲思的表達為追求。

賈又福繼承了我國山水詩的傳統。他的太行山景,內含濃郁的詩興、詩味、詩風、詩境。他常常化景物為情思,物我相融相化,以至情至性陳釀了山水畫詩化的純度。並在山水畫心靈化、詩意化方面取得了相當豐富的美學經驗。

80年代中期,賈又福又開始了哲理山水畫的探索。他的畫以化心象為哲思的方法,創意、造境,重鑄江山,再造自然。以第二自然的樣態與圖式,表現山嶽的開闊、天地的奇觀、大化的運作、宇宙的精神,從而表達出原生之美、太樸之美、雄奇之美、博大之美、天籟之美、悲壯之美、崇高之美、使欣賞者心靈為之震撼,為之鼓舞,為之超越,為之昇華,為之凈化。

賈又福在創作方法上經歷了“按實肖像”和“憑虛構象”兩個階段。“按實肖像”,是以如實描寫為特徵,與對景寫生相類,以再現眼中視象、眼中之景為追求;而“憑虛構象”,則突破如實再現,以心靈表像的自由組構為物證,以表現心靈之境為指歸。這兩個階段相輔相成,辯證統一。“憑虛構象”的創作心態是高度自由的,不受現實景物的局限。在這種心態下,藝術家把儲于靈府的多種自然表像,按照美的規律進行組合、重構、熔鑄、化心象為畫境,創造出表達哲思的圖式。賈又福的《大音希聲》、《天地悠悠》、《天行健》等代表性作品,正是以“道”的理念,宇宙的巨流意識,表現時空的永恒,揭示了自然大道那永世不竭的偉大生命。

賈又福的一系列作品創意新奇,語言精純,境界富真于玄。《大岳洗禮》雖然表現的是雷電交加、大雨滂沱的自然景象,但那品質化的、淩利無比的自然威力,給人以摧枯拉朽、洗禮山河之感,不禁讓人聯想到社會的洗禮和歷史巨變的深層震蕩。《無聲的呼喚》形式感強,語言純化,水準線的平行並置結構強化了寧靜和壓抑,黑、白、灰的對比與分割,造成畫境的深邃和神秘。其形式語匯既抽象又具象,在抽象與具象的結合中傳達出哲思。

善用古者能變古。賈又福繼承傳統又超越傳統,學乃師可染的創新之心,又遠離乃師的創作之跡。他的一系列成功之作,可説是對流行創作概念和陳舊山水畫模式的革命性突破。在他筆下,蒼山如海。山由石質構成,但在特定光照之下,又宛若海濤萬頃。那由想像力而雕琢出的物象,亦真亦幻,給人們的心理上帶來巨大的創造性的樂趣。他在山水畫創作中,充分利用想像、幻象的神秘創造力,假借彼物之勢、之氣、之態,傳此物之神、之形、之情,從而使此物更豐富、更生動、更富幻想力之美。他的哲理山水畫,具有夏雲多奇峰的魅力,但不是借助陽光的神力來雕琢,而是憑藉藝術家心靈之光來塑造。

賈又福創造性的山水畫,旨在表現哲理精神,雖不是自然的真實景觀,但又是合乎天道和美的規律的。他畫的不是仙境,而是以他獨特的山水畫的形式語言表達現代人的哲學觀念與審美思考。

賈又福的山水畫,在詩思與哲思兩方面都達到了時代的新高度。他把山水畫詩化了,他在審美領域開拓出一片新的精神綠洲。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