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胎換骨

時間:2009-03-18 13:46:21 | 來源:墨嵐畫館

1988年9月訪華時.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在北京見到的賈又福君的畫。他生於1942年.相當於日本的中年骨千畫家,訪華時恰遇其個展,得以觀賞他的近作,注意到中國畫出現了脫胎換骨的苗頭。

説起現代中國繪畫,僅以在日本得以介紹的例子,總覺得大多埋沒于古風,儘管搜長傳統技法,但缺乏新鮮感。然而無論怎樣中國是一個孤藏著強韌力.的文明古國,我自信在什麼地方一定有某位傑出的畫家仿佛為我這個預測作出了答案似的,賈又福君的繪畫創作使我不勝興奮。

訪問期間,我們在北京、上海等地鑒賞到了典術史上的各類名作,故宮博物院提供了文徽明、唐寅等遺作,尤其是上海博物館李俊傑副館長格外關照.提供了不少優秀作品,以郭熙的《幽谷圖》為先,後有倪雲林、王滾、沈周、八大山人、石濤、龔賢、金農等名家的傳世之作。我們真可謂充分領略了中國畫的妙趣,一行人世之作.我們真可謂充分領略了中國畫的妙趣,一行人從來沒有如此大飽眼福。

然而,儘管有過這般樂趣,現在涌上我心頭的仍是在北京所見的賈又福君的繪畫,也許是因為從其創作中,我可能看到了東方畫的未來吧。賈又福君的作品大部分是山水畫。遼闊的天空、大山、岩石、流水,再配以若干點景人物與生活小景等。作品從非常巨大的東西到可愛的小品,都能自由自在地生動描繪,尤其是擴展很廣的墨的濃淡及滲透、潑墨的巧妙、筆風的正氣堂賞,強勁有力,無不充滿了作者那質樸而沮暖的悄懷以及理想的審獎觀。現代風格的造型和雄偉的自然在純樸的格調中傳播融化了開去。這種表現形式量現難以形容的絕妙景象.據聞賈又福君是現在中國畫壇元老李可染先生的弟子,不只消化傳統的畫法,員君埋頭于山野大自然的辛酸及磨煉,使得尊師對他的未來抱以極大的期待.賈君的繪畫同中國雄偉的大自然生動地貫穿一體.對此我不得不睦目而視。倘若沒有這樣的基礎和背景.則實在無法展望東方畫的未來。

賈又福君説過這麼一句話:“宏觀探道.徽觀探真”,我對此頗感興趣。若像日本函家們那樣畫是巧于微觀的細緻,而另一方面不逸求宏觀的深度和遠度則創不出大作來。這也許是日本式的有形與無形的情況吧,對於不斷追求這兩方面的中國新銳畫家的事業,我真誠地拍手以示聲援。

(陶勤摘閱日本《秀作美術》1989年第34號)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