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曾:憶名人之交,笑假畫之謬

時間:2009-03-18 08:52:39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在南開大學為“挑戰杯”科學發明大賽作演講———

“宇宙的起點在哪?時間和空間的起點在哪?”如果這話出自一位物理學家之口,我們一點都不會感到驚奇,但這話卻是當代知名的書畫家范曾所説,讓人感到一絲意外與驚喜。近日,范曾在天津南開大學為“挑戰杯”科學發明大賽做演講,久未在公眾場合露面的他,面對年輕學子們侃侃而談,題目定為“科學家的好奇心——致賽先生的徒子徒孫們”。

其間他回憶了與數學家陳省身、物理學家楊振寧等人的往事,間或用簡潔詼諧的語調表述自己對科學的認識,現場氣氛十分活躍。

■科學是大美,藝術是小美

范曾之“狂”在藝術圈內無人不曉。他曾“驕傲”地宣佈:市面上我的畫有99%是假的。他在繪畫、書法等領域的造詣頗深,誰也沒想到他與自然科學竟然也“走”得那麼近。昨天接受記者採訪時他説:“在我眼中,科學之美是大美,他們能展現宇宙、自然或生命中那些令人驚嘆的東西,但這些往往不能為人所知。比如分子的撞擊,在那一瞬間是多麼奇妙、美麗的場景,可一般人都沒法看到。而藝術則是小美,是人類自己所創造出來的,藝術之能表現科學美之萬分之一,便是十分幸運的事。”

他説,自己與多位科學家相交甚密,平時為他們作畫,“畫完後自己覺得很滿意,看到能用畫來表現他們智慧的目光,便覺得十分快樂”。

■為陳省身的客廳“革命”

在演講中,范曾不止一次講到跟陳省身及楊振寧的往事。他風趣地説,自己曾為陳省身家的客廳進行“革命”:有一年陳省身大壽,其弟子送來禮物頗多,但大部分是陶瓷“壽星老兒”,擺了整整一屋子。那天陳省身請范曾及一些數學家去做客時,范曾看不下去了,起身説:“我給你家客廳來一次革命吧。”他出主意,請陳省身在每個壽星老兒的底座上簽名,然後挨個送給在場的人。輪到他自己的那個壽星老兒時,發現底座是用瓷做的,毛筆寫不上去,於是陳省身就在壽星老兒的頭上寫了“省身”二字送給了范曾。如此一來,客廳立馬恢復了清爽,在場的人們也都十分高興。

“有時科學家們很有意思,別看他們對平日的生活不太在乎,但他們的想法有時非常有詩意。”范曾説,他自己曾跟不少科學家們提出很多“幼稚”的問題,搞得他們哭笑不得。比如問陳省身:“你一天到晚在想什麼?”陳老老實實回答:“其實我沒想什麼,只是坐在那裏讓大家看見,我在想問題。”又如問楊振寧:“證明哥德巴赫猜想有什麼實際意義?”楊回答:“就像一個老鼠打洞,打得非常深,也非常窄,只能允許它自己進,自己出——這就是它的意義。”

■那些畫要都是真的,我得畫兩萬年

范曾的畫和書法很有名,也很值錢。不過他自己對這一點倒是看得很開:“有時朋友請我去看拍賣或者是展出,很多挂著我名字的作品其實都是假的。我猜,市面上應該有500萬張署著我名字的假畫。其實我畫畫算快的了,也就是一年250張,那500萬張畫啊,我得畫兩萬年。”記者問:那您發現有人造假時,會去同他打官司嗎?他一笑:“一天100張,我也得打一萬多年,算了吧。”

范曾説:“我對自己有24個字的定位:癡于繪畫,能書,偶為辭章,頗抒己懷,好讀書史,略通古今之變。每個人都要客觀地看待自己,選擇適合自己的道路。只有正確認識自己,有正確的定位才能成功。”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