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文化情境中的中國畫本色:龍瑞、盧禹舜、范揚三人聯展

時間:2009-03-17 10:28:32 | 來源:雅昌藝術網

龍瑞作品《訪友圖》

12月22日,“境”——龍瑞、盧禹舜、范揚三人聯展在向以先鋒和前衛藝術推廣著稱的北京今日美術館開幕,各路人馬紛紛前來。藝術圈的、收藏界的、美術機構的、各地學員等,其中有不少三人的“粉絲”。此展最大的亮點是引發了人們對於當代中國畫發展諸多問題的討論,比如:如何體現中國畫的當代特性?中國畫是不是當代藝術?中國畫要為世界所接受,其策劃、展示、推廣方式是否要創新……

半個世紀以來,中國畫伴隨著中國社會的變革和經濟的發展,經歷了不同的發展階段,並相應派生出關於中國畫造型基礎、筆墨技巧、新國畫、審美要求等問題的討論。尤其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國力日漸強盛,國際間的文化交流也豐富起來,中國畫面臨諸多問題,如傳統文化的斷層、西方視覺藝術和文化觀念的涌入、傳統和現代的選擇和轉化、國畫市場炒作干擾等,對國畫家和中國畫的前途都是考驗和挑戰。

龍瑞、范揚、盧禹舜分別出生於20世紀40年代、50年代、60年代,他們均在“文革”結束後考入美術學院。經過多年的震蕩和考驗,如今他們越發冷靜成熟,強調“正本清源”,堅守中國畫的底線,提高了當代山水畫的學術性,收穫了很多經驗和成果。此次共展示3位畫家近作各15幅。他們在原有風格上又有新變。此次展覽是中國畫與當代藝術空間相結合的一次嘗試,也是中國畫語言與現代元素碰撞的一個契機。這樣的對話,對中國畫來説很重要、也有新鮮感。

“境”即意境、境界,是中國藝術的精髓所在。美學大師宗白華説:“藝術家以心靈映射萬象,代山川而立言,所表現的是主觀的生命情調與客觀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滲,成就一個鳶飛魚躍、活潑玲瓏、淵然而深的靈境;這靈境就是構成藝術之所以為藝術的‘意境’。”由此看以“境”命名,是對其3位藝術成就的高度概括。

“他們的作品是中國畫呈現當代面貌的一個代表,”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王文章在現場表示,“既繼承傳統,又各出新意,‘守成法又不拘成法’,他們的創作給當代中國畫提供了很多借鑒。”

畫如其人,無論畫幅大小,都是藝術家內心的真實反映。理論家梅墨生逐一評價他們的為人為藝:龍瑞之畫樸厚、氣象堂皇,如其人,堂正、莊嚴、莊重。畫中之山均為正視、仰視,山比水多,山石結構似版畫式,筆墨厚重,映射出他對中國文化的體會、追求。而盧禹舜的畫“氣若幽蘭”,如其為人,畫之筆道似小提琴,悠揚、婉轉、細膩,受西方藝術的啟示,設色大膽、鮮亮,渾厚中透出清麗。范揚之畫張揚、奔放,飽含激情,呈現一種動態的美感。其設色古樸,有青銅器的效果,造型善嫁接中西,不追求筆精墨妙而以氣勢撼人。書法自有其味道,善於對畫面的轉換。説其才氣橫溢不為過。

“21世紀當代藝術的快速發展不斷考驗著中國畫的持久性。中國畫經過多年的變革和磨礪,逐漸完成了其傳統語言的現代化轉型。我認為,變化是好事,但不能丟失中國畫的文脈和文化立場,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廣納博取、融會貫通。”國家畫院院長龍瑞表示,“希望借此展覽,讓更多的國際國內友人了解當代中國畫。藝術是時代精神的反映,中國畫也是傳播中國人的人文精神的一種特殊方式,通過它,可讓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國文化,並進一步了解中國。”

第一次來到今日美術館的評論家劉龍庭發現,畫作的展示較之中國美術館等傳統展館有所不同,畫與畫之間距離大,以致大畫不顯大、小畫不顯小。“開闊,有時代感。”他對用推廣當代藝術的方式展示中國山水畫之舉表示肯定。

今日美術館館長張子康説:“當代藝術的推廣力度大、模式國際化,但中國畫在這一點上非常欠缺。另外,展示模式的相對死板也影響了人們對中國畫的認知。”據他介紹,其新館將重點展示中國畫,並根據每幅畫的特點來設計展示空間。他認為,由於對當代藝術有不同的認識,當代藝術與中國畫的聯結溝通工作存在差距,從而導致人們對中國畫的理解有偏差。

“藝術和文化沒有傳播就不能産生影響。”梅墨生説,“中國畫在此問題上一直處於尷尬局面。外國人對中國文化精神不懂,雖然一些漢學家有所了解,但也多是以他者的眼光來看。中國人如何更好地推介中國文化是個很大的問題。中國書法曾影響西方後現代主義的思路。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畫會越來越被世界認識。但這需要很多人共同努力,也需要作品為之作圖像式記錄。”

這些年來,一直從事聯繫文化系統專家學者工作,並關注他們的文化部人事司副司長殷福在展覽研討會上説:“除了一些先鋒藝術外,中國畫、油畫等主流藝術也在此展示,使得今日美術館顯得更為完整。龍瑞、盧禹舜、范揚三人選擇在此辦展,也顯示出他們的一種責任感。由於中國畫在國際上獲得的認知有限,將反映中國民族自信的藝術推向國際,是非常值得肯定和鼓勵的。我們要想辦法讓世界認識中華文化的價值,提高中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我們經常聽到‘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這樣的呼聲,同理,對中國畫的認同也是對中國文化的認同,隨著國際文化交流的增多,我想,中國畫在當代世界藝術的地位也更顯著,影響也將愈加深遠。關注中國畫、關注中國畫家,使中國畫儘快融入世界藝術的舞台中併為之矚目,是每個中國人都期待的。這需要我們大家的長期共同努力。”龍瑞的話代表了同一種心聲。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