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展覽是國家畫院二十世紀名家精品展系列活動之一,在整個觀展和追憶老一輩藝術家的藝術成就的過程中,我們不難感受到三位老先生的心路歷程,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神髓以及時代的脈搏。
林風眠先生曾有一個著名的比喻。他説:“真正的藝術家猶如美麗的蝴蝶”,從小毛蟲到繭蛹,完成蛻變,最後必須有能力破繭而出,“這只繭,便是藝術家早年艱辛學到的技法和所受的影響”。這些技法和影響及其在藝術家身上的嬗變,以不同的方式和程度反映在他們的山水畫當中,體現著藝術家內心豐富複雜的文化情結。
藝術不是手藝,它是由技藝所傳達的情感和精神境界,具備獨特人的精神,民族文化特色和時代三個要素。下面我談兩點我自己體會比較深的地方,也是我認為三位老先生具有的共同特點,並且在我們這個時代,我認為特別需要強調和重視的地方:一個是書寫真景物,表達真感情的藝術真誠觀;一個是在堅持民族文化主體性的基礎上,“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大文化情結。
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曾説“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三位老先生的作品皆象抒情詩,有真景、有至情、有靈思、還有豐富的想像,余味無窮的意蘊。那麼,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呢?王國維認為首先需要保有“赤子之心”,也就是嬰兒或兒童那種天真無邪,未受社會風習污染的赤誠之心,或者説“真心”。叔本華在《作為意志和表像的世界》中也説過:“真正的傑作,那是從自然,從生活中直接汲取來,才能和自然本身一樣永垂不朽,而常保有其原始的感動力。”也就是説,有了赤子之心,才能有真感情,也才能感受到真景物,表達出真感情。藝術家只有真誠地對待自然人生,才能創作出至性真情,感染人、撼動人的作品。
另外,作為20世紀的中國畫家,無論是林風眠、賴少奇還是關良,都沒有做固守在傳統中的繭蛹,而是“把各民族文化的東西,吸收進來”,把現代意識融合進來,不斷地完成著蛻變。他們既不拜倒在西方藝術面前,亦步亦趨於其後,也不滿足於固守中國傳統繪畫的筆墨手段和圖式規則,而是走一條調和中西藝術技法、融合兩者之精髓、貫通兩者之神韻的道路。顯現出一種“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大文化情結。林風眠先生在晚年時指出:“無論哪一種文化都有營養”,“我期望一個民族的文化像條河流一樣,要從所有的小河集中了,才會成為大河,才能變成海洋。中國文化應該變成海洋文化,才能發展起來。”他對待外來藝術的態度並不是“西體中用”,可以説是“西器中用”。倡導的是一種中國文化為本的“海洋文化”。
總之,我認為在當前時代,藝術家盡可能地遠離喧囂,讓心靈之路通往大美的自然天地,不斷完善“內美”,修習破繭的“內能”,應是我們重點修習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