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象群訪談:要解放全人類 最終還是要先解放自己

時間:2009-03-12 11:13:31 | 來源:雅昌藝術網

在第三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上,現任教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著名雕塑家李象群先生的的作品《堆雲·堆雪》展覽過程中被觀眾投訴。展覽方用白方巾遮在半裸女性雕塑私處,引起媒體與觀眾的普遍關注。就此事訪問了這件雕塑作品的作者李象群先生。訪問開始李象群先生就表達了他對此事件的一連串的發問,他認為這個事件本身並不僅僅是放上一塊布這麼簡單的現象。從作品的構思到作品本身要表達的內容,從藝術教育到當代藝術語言的接受。從官本位到主旋律作品等角度來了解這個事件的背後。筆者以為這件作品之所以受到如此廣泛的關注,並不是僅僅是藝術藝術語言的問題。另外還有對道德底線判斷的問題。更多牽連的是文化問題。李象群先生在談及作品本身的時候説:“整個作品的垂直線與水準線交替使用産生了一種建築感,這種建築感産生了作品莊重感的結構。但又與裸露形成了一種矛盾,似乎破壞了這樣的莊重感。但這種姿態本身是有莊重感的,集中了這些矛盾使作品産生了一種衝突。”藝術語言的選擇標誌著人和世界的關係,在不同的文化間是有很多差異,不同的文化積澱會産生不同的矛盾。這在今天中國,如此多元而且有著多重文化衝突和有待解決的歷史遺留問題的情景下顯得尤為複雜。

質疑

談話一開始,李象群先生就提出了了幾個疑問來表達他對整件事情的不理解。李象群半玩笑的説:“500年前米開朗基羅有過這樣的待遇,雕塑上放一塊遮羞布。在今天我有這樣的待遇不感覺奇怪嗎?”當這件事情開始被媒體介入,首先在網路上展開討論時李象群對網路上很多留言的態度以及媒體的評論角度充滿了質疑:“很多網民不是從藝術的角度來討論這個事情,而是從慾望的角度。這件雕塑首先與“慈禧”沒有任何直接關係。哪能説帶這樣一個帽子就説是滿族?其他民族不可以帶這樣的帽子?我本人就是滿族。還有人説“大逆不道”,我要問問怎麼就是大逆不道了?一件藝術品,為什麼男性就可以暴露生殖器?藝術形像是女性怎麼就不可以了?我認為是有誤區的。另外就是作品的形象使它具備了一種權力的象徵(包括屏風、椅子、清代服飾、欄杆),而大多數觀眾的對這種有權勢象徵的人物的裸露是不能接受的。就是説有權利象徵的符號都不允需裸露。其實是對自我的一種封閉。網路上還有人説我不配談歷史,我認為這樣的人就更可悲了。如果我們不配談歷史,那麼要公民的人權幹什嗎?説這樣話的人首先就放棄了自己的判斷的權利,也希望別人放棄和他一樣。我的這件雕塑有兩個角度,一個是穿上衣服的人帶有權力象徵意味的,去掉服飾雕塑又恢復表達普遍人性的角度。而兩者結合到一起就産生了矛盾與衝突。”

這是個很理性的創作過程

在談到這個事件發生的過程時,李象群先生講到:“首先這件作品放在當代藝術的大環境裏,是一件再普通不過的作品。卻引起這樣的事情發生。我挺接受不了的,中國改革開放30年了。竟然還有人把這個事情捅到中宣部,還要做一個調查。在還沒有開展的時候,我去調整作品的一些色彩。碰到有人到美術館去自稱是滿族人,説傷害了少數民族的感情。美術館當時答覆他:你一個人能代表一個民族嗎?這顯然是一種搗亂。緊接著就有人把雕塑上的一個射燈給關了,這樣做已經變成一種破壞了。當時已經是放了塊布上去。我的忍耐已經到了一個極限。這塊布放在上面已經是對作品的“曲解”。這樣做其實已經是引導了這種曲解。這件作品是從05年開始創意的,考慮了一年的時間。2006年10月就做起來了,在798藝術區的0工廠藝術中心作了6天的展覽。後來對這個作品進行了修改。這件作品的創作,經歷了差不多3年的時間。我想這個時間不算短吧,這件作品並不是一時的衝動才做的。這是個很理性的創作過程。”

談話中了解到在這件作品中,有李象群先生對“歷史”和“人性”的明確判斷。李象群先生談道:“在北海的‘疊翠樓’下有一塊假山石名字就是‘堆雲堆雪’很有意味的名字。‘權勢’和‘人性’都是相對的存在的,‘堆雲堆雪’作為假山石也是可以存在和消失的。如果假定這個歷史空間在清代。那麼清作為一個朝代,最終被更替有它沒落的一面,同時也有它強盛時期進步的一面。在我創作這件作品的時候,我就是想把這些矛盾集中到一個形象上,我用了一個平和的女性形象。明代的圈椅是有男權象徵意義的。另外這樣一種平和的眼神讓人們的注意力重新拉回到面部。”

解放全人類,最終還是要先解放自己。

筆者認為,這個事件的發生反而讓人們有機會注意到當代雕塑進程中的的問題。如果沒有這個事件大眾媒體也不會參與到這個作品的議論中來。這件作品恰恰體現了群體對文化傳統的積澱和個人文化積澱的反差。另外之所以有這樣的結果也是男權社會對女性形象的特殊對待所産生的。中國自文革後産生了對傳統文化的斷裂,而從傳統到當代的一個承接是需要文化上的準備的。在藝術家的作品中體現出的這種承接關係對於其他沒有這種準備的觀眾來講就很難理解了。這樣的一段藝術教育是需要補課的。就此李象群先生談到中國的藝術教育問題:“在中國對絕大多數的人藝術教育是滯後的。2000年初的時候798廠的工人對當代作品還持一種不理解和排斥的態度,到了2005年的時侯再問到廠裏的工人回答就開始轉變了。這個事件可以作為一個交流和討論的機會。為什麼一定是高大全的,不能是反映普遍人性的?”對於因女性形象而産生的這樣的結果李象群先生説:“如果是男性的形象就不會有這樣的結果。我想通過這個展覽要表達對社會的一份責任,要説真話。有這樣的情況。這件作品中的形像是‘太寫實’了,就是説它可以從現實的形象中被找到。它太真實了。陳丹青説這件作品太‘實’了。這個形象穿著服飾的時候可能是某個人,但它去掉了服飾就又變成普遍存在的‘人性’。這樣就造成了一種衝突,對心理造成了一種壓力。面對這樣的形象就象面對自己的內心矛盾與衝突。用《紅色娘子軍》中的一句話是‘解放全人類,最終還是要先解放自己。’”

這個事件並不是一個單純道德問題或者藝術問題而是一個文化問題。作品去掉圈椅、屏風、服飾之後只是一個女性人體雕塑而已。是設定的這個莊重的環境和裸露的身體産生的衝突造成了突破“道德底線”的發生。李象群先生講到:“我認為這種‘底線’可能還在於對‘官本位’的恭敬造成。存在著公民‘平等’意識上的問題。這些圈椅、屏風、服飾是有權力象徵的。而當‘權力者’裸體化的時候就觸動了這個底線。很多人在網路上的留言並不是從客觀負責的角度去判斷的。也不是從“平等的人”和藝術的角度去判斷。是人云亦云的,不負責的發泄、謾罵。這裡面凸顯了藝術教育體制和素質教育的問題。尤其不能單純是學生的素質教育,更應該重視教師隊伍的素質教育。學生當然是跟教師學啊。”

在談到這件作品的精神氣質是否與這次北京雙年展的主流氛圍有衝突時李象群先生説:“我認為它不是主流藝術,而是主旋律藝術。我認為在中國主流藝術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各級藝術家管理機構包括美協、畫院。第二部分是美術學院的藝術家群體。第三部分是社會藝術家群體。主流的藝術應該是對社會的關注、關愛,不僅僅是歌頌更要有一種責任。”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