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7歲的劉文西走出浙江嵊州山村水竹安,到上海育才學校插班學美術,第一次聽到老師講讀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的著名段落,從此對陜北老區心嚮往之。
1958年,劉文西從浙江美術學院畢業,懷揣那本上海育才學校發給的《講話》,主動要求到西安美術學院任教。
劉文西:畢業創作時,我選擇了去延安采風。有一天,我在延河畔寫生,思緒沉寂在一派寧靜之中。突然,聽到一陣清脆悅耳的響鞭,抬頭望去,一位純樸、憨厚的老漢正趕著羊群從溝坎上走來。眼前的情景使我頓時將毛主席在楊家嶺與農民親切交談的那幅著名照片聯繫起來。暫態,幾個月在延安體驗生活的積累全被激發成創作的靈感——密切聯繫群眾的革命領袖、純樸厚道的陜北農民,這正是我要表現的全部內容。頭巾、鬍子、皮襖、腰帶……幾個月來司空見慣,但在這時卻備感親切。一年之後,我以陜北風情為背景的畢業作——大幅國畫《毛主席和牧羊人》在浙江美院引起了關注。同時,陜北的黃土地也牢牢抓住了我的心。
中央美院教授李琦曾説:“如果説戰爭年代美術界與人民打成一片的代表人物是古元的話,那麼解放四十多年來堅持走這條路的就是劉文西。”45年間,無論是在長安古廟興教寺的美院舊址教書,還是在西安城中狹窄的居室中創作,那本育才學校時期的《講話》讀本,始終伴隨著劉文西。他60次前往陜北采風,走遍了陜北26個縣的山川土地,結交了數不清的農民朋友、基層幹部。他把自己全副的創作精力都投入到透視美麗心靈、揭示純樸性格、反映多彩生活、塑造光輝形象的藝術創作之中。歷次深入生活畫下的2萬餘張速寫,無不力求記錄陜北人民的特有個性與氣質、陜北的革命歷史與風土人情。延安二十里鋪的阮明,劉文西從她5歲起就為她畫像。從天真活潑的小姑娘,到帶著紅領巾的小學生,再到颯爽俏麗的年輕婦女,直到她40多歲成為兩個孩子的母親……
劉文西:藝術創作是將生活積累變成藝術作品的過程。沒有生活積累的創作是蒼白無力的。毛主席在《講話》中説:“文藝工作者需要做自己的文藝工作,但是這個了解人、熟悉人的工作卻是第一位的工作。”為了熟悉人,我在陜北選擇幾個重點村子和人家,比如二十里鋪、李家渠、周家灣、常溝村等,年年去,經常去。好像回老家一樣,和村裏的鄉親們生活在一起,掃院子、寫對聯、鬧秧歌、體驗著那裏的風土人情。當我熟悉了他們,我的情感與他們的生活融在了一起,他們的真誠可愛、善良純樸、聰明能幹、風趣樂觀的精神風貌就變成了我的創作激情,就覺得有畫不完的畫,表現不完的生活,並且真心誠意地要用自己手中的畫筆為他們樹碑立傳,展現他們的精神。陜北的苦樂年華使我從中悟出一個道理:你要創作嗎?到生活中去;你要激情嗎?到人民中去;他們會啟示你路該怎麼走。今天,江總書記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更堅定我走深入生活、深入人民的道路的決心,只有這樣才能始終代表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
劉文西的畫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主,多取材于領袖人物和陜北農民。縱觀他創作的以革命領袖為題材的作品,畫面無不在試圖拉近領袖與人民群眾的距離,洋溢著革命領袖與人民群眾心連心的普通平凡的親和力。
有評論家説,世界上以農民生活為題材的著名畫家,第一個是法國的農民畫家米勒;第二個是德國版畫家凱綏·珂靳惠支;第三個便是我國著名黃土畫派畫家劉文西。他們的作品,反映了三個國家農民生活的三個不同時代。劉文西畫陜北農民,著重表現他們翻身解放、當家作主的幸福感覺。劉文西筆下的農民形象,無論老幼,無論男女,其面部表情與目光神色,呈示著光潤、悅目的喜慶、幸福的情緒,讓觀者從中感覺到翻身解放,掌握了自己命運的農民對未來小康生活的憧憬,給人留下優美雋永的回味。
劉文西:陜北的自然環境是艱苦惡劣的。如何表現陜北?你可以“寫實”,表現這裡的惡劣環境對人的精神上的衝擊;你也可以取材人與自然的搏鬥,表現他們奮發向上的精神。這是兩種不同的審美觀。究竟應該反映什麼?毛澤東在《講話》給出了答案:“我們所寫的東西,應該是使他們團結,使他們進步,使他們同心同德,向前奮鬥。”江澤民總書記指出,文藝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奮進的號角。歷代文學藝術家之所以能夠創作出傳世之作,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具有踏著時代前進的鼓點不斷探索、勇於創新的精神。深入陜北體驗生活,我深深感覺到,革命領袖人物偉大精神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密切聯繫人民群眾。在創作中,就要著力表現革命領袖人物與人民群眾親密無間的精神特質。陜北的老百姓善良敦厚、質樸熱情,幽默活潑,雖然身處艱苦環境,但他們的性格總是那樣樂觀堅強。我覺得,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反映延安人民的生活,塑造他們的形象,就是塑造樂觀向上、積極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