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靳尚誼談當代油畫的創作

時間:2009-03-09 11:05:41 | 來源:藝術中國

不久前,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協主席、著名油畫家靳尚誼教授在浙江萬里學院與寧波美術界進行了座談,暢談中國油畫的歷程和當代存在的問題。寧波大學初教分院美術系主任劉曉東先生根據現場記錄作了整理,現摘要介紹於此——

今天是座談會,藝術問題通過座談會的形式來交流、探討,比較合適。我主要談兩個方面的問題:油畫創作問題和第十屆全國美展問題。

一、油畫是外來畫種,它傳入中國的時間不長。所以我國的油畫和歐洲的油畫有差距,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但是我國的油畫發展很快。

中國初期油畫,學的是歐洲十九世紀後葉的寫實主義傳統。比如在抗戰時期,寫實油畫可以為中國的獨立和解放事業服務。新中國成立初期。黨中央和政府對油畫藝術很重視,畫家得到的待遇很高,油畫家的積極性也很高。那時,我們借鑒學習的主要是蘇聯的油畫藝術。革命歷史畫創作是我國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油畫中的精品,是最好的。這些作品雖然不具備鮮明獨特的個性,新穎別致的風格,但都畫得很好。作品關鍵是要畫得好,畫得到位,風格不是最重要的,水準很重要。現在,和高速發展的經濟同步,油畫藝術也大發展,呈現多樣化,多種風格並存。

二十世紀初,我國的第一代油畫家從法國學成回國,對早期中國油畫的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他們是大藝術家,但是也有各自的不足,其作品中的人物結構有時顯得比較“散”。缺乏連貫性,畫面的整體結構也不夠結實。事實上,“結構”這個術語是從五六十年代的蘇俄教育體系中傳過來的,是蘇聯的“契氏”體系明確提出了“結構”這一概念。我認為,把“散”的帽子扣在非常講整體和結構的蘇俄傳統上,是很不恰當的。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油畫界一度産生過錯誤的認識和做法:認為以前的作品壓制自我個性。當時的青年人有新的思想,能吸收新的東西,但有缺陷,知識面不夠寬。在近20年的時間裏,我們的藝術教育也沒有來得及進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出現了許多偏激的,甚至很荒唐的事情。人們突然推崇起法國傳統、羅馬尼亞傳統,而批判蘇俄傳統。其實,它們雖然各有特點,但其本源都是一樣的,它們都來自於義大利的傳統。

我認為,“文革”以後,我們的許多藝術創作和藝術教育理論都與情緒有關,缺少理論思考,缺少學術精神。青年一代一定要擺脫這一影響。現在,我們的油畫創作都面臨著畫什麼,怎樣畫的問題。自從七屆全國美展中抽象作品入選並獲銅獎以來,油畫創作中的風格就越來越多樣。九十年代,裝置藝術在我國出現,又帶來新的矛盾:如何認識和處理觀念藝術與繪畫的關係。在西方,觀念藝術七十年代出現,九十年代廣泛流傳。其實,我們應認識到,它只是一個新的品種而已,與以前的油畫、雕塑是完全不同的,它並不代表整個藝術創作或油畫創作的方向。就連西方的許多著名學者都認為,裝置藝術是個人化的,沒有公共性,如此下去,藝術便會出現生存的危機。促使其流行的,仍然是在目前還相當流行的錯誤藝術理論創新理論,認為新的就是好的。所以想方設法去別出新裁。一個“新”字成了藝術的標準,實在是太單一,太簡單化了。這似乎是在説:藝術教學是不必要的,藝術是用不著學的,只要你腦筋一動,就能出新,就能成功。我們應該認識到,不能説裝置藝術目前在西方流行,就代表了藝術發展的方向。因為在西方,任何事情不管有無價值,不管有無意義,只要不違法,都可以做。有些理論家津津樂道地説,作品已經不重要了,過程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藝術創作就與熱鬧、衝動、刺激聯繫在一起。人們的心理如果都如此的不健康,還怎樣來搞藝術創作!

所以,我希望青年一代不要盲目追隨潮流。當代的青年人要學會思考,要對歷史和現狀作認真的調查、研究。中外美術史發展事實告訴我們:所有的作品都應該對社會有用,有價值。這樣,藝術最終也有了生存和發展的條件。

二、一直到目前,全國美展是我們國家最重要的展覽。它畢竟經歷了50多年的發展.現在已舉辦了10屆。

我認為第十屆美展比以前幾屆有了很大的提高,風格更為多樣、活躍,有很多青年人獲獎(包括院校在讀學生)。作者入選的作品都是5年來新創作的,品質最好的。參展作品並非一定要是“主旋律”作品。更何況現在對“主旋律”的解釋也很寬泛,並非僅僅指“重大題材”。

現在,非常突出的問題是,有分量的作品沒有。當然,有客觀的原因:現在幾乎什麼都看,什麼都學,什麼都有。作品數量多,花樣多,造成了我們的“審美疲勞”。另外,現在我們對繪畫沒有神秘感了,周邊全都是視覺圖像。面對繪畫,現代人缺失了一種新鮮感。正所謂“繪畫是古老的藝術,電影是現代的藝術”。最為主要的,我們還是要從主觀上去努力。作為一個油畫家,你就要靜下心來研究油畫的許多具體問題,把西方傳統油畫技法作深入的了解、研究。造型是如何解決的,體積空間是如何表現的,豐富複雜的色彩是如何獲得和諧之美的,對西方油畫基礎的研究要深化。如果我們對當代中國社會有很深的研究,對油畫的具體的技法也能有很好的研究,那麼我們就能期盼有分量的高水準的油畫作品的出現。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