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跡自然:王明明花鳥畫展舉辦

時間:2009-03-09 08:55:20 | 來源:CCTV

 

“心跡自然——王明明花鳥畫展”10月20日在北京畫院美術館舉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忠禹參觀了畫展。這是著名畫家王明明舉辦的第一次個人花鳥畫展,50余件作品展示了王明明先生20年來在花鳥畫創作方面的積累和探索,不僅體現了畫家在中國畫領域全面的創作才華,更是充滿了對中國畫傳統人文精神在當代文化語境下的深度思考和創造性表現。

今年54歲的王明明以水墨人物畫名重畫壇。兒童時代的作品就曾經到30多個國家展出,並多次獲世界兒童繪畫比賽金獎。青少年時期曾長期受教于吳作人、李苦禪、蔣兆和、劉淩滄、盧沉、周思聰、姚有多等諸名家,打下了堅實的繪畫基礎。1978年考取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未入學,同年調入北京畫院從事專業創作。

王明明把他的首個花鳥畫展取名為“心跡自然”,既可以看作是他的一種藝術追求,也真實地反映了他的藝術狀態和生命狀態。王明明在畫展的前言中寫道:“我力求把對傳統的感悟與真情的流露自然地結合起來,以期達到化境。我追求與自然的和諧,追求天然平淡的境界。”王明明把中國畫創作當作人生修煉和自我完善的過程,畫筆始終忠實于自己的情感和生命體驗。王明明的畫既有自己獨特的視覺和審美發現,同時又繼承了唐宋以來的花鳥畫的文脈。他的畫最突出的特徵在於通過精嚴的筆墨所表現出來的詩意精神,無論是表現南方熱帶雨林的花鳥,還是北方的花卉植物,每幅作品都可以感受到畫家精心營造的詩意氛圍。詩意精神和生活情趣始終是傳統花鳥畫乃至中國畫的文脈所在,詩意精神和生活情趣的缺失,已經成為當代花鳥畫創作中最普遍的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説,以人物畫見長的王明明在花鳥畫創作上的探索,對當代花鳥畫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可供參照和研究的個案。

同日,由北京畫院主辦的“借山娛目——齊白石筆下的山水意境”、“梅菊遠思——齊白石筆下梅蘭竹菊松的世俗意趣”在北京畫院美術館再度展出。白石老人是深受世人愛戴的世界級藝術大師,也是北京畫院首任名譽院長,畫院收藏其大量作品。去年北京畫院美術館開館,畫院將珍藏的齊白石作品重新整理,分為10個專題陸續展出。此次的兩個專題展覽是北京畫院美術館繼齊白石草蟲、人物畫專題展之後推出的第三、四個秘藏齊白石系列展。引人注目的是展覽將作品和稿本並置陳列,展現了白石山水的創作過程。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