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3·15”保護消費者權益日到來、社會各界全力以赴打擊假冒偽劣品時,越來越多的假冒偽劣藝術品也令藝術界人士擔憂。潘公凱委員對此也很關注。他在分析藝術品造假氾濫的原因時説,藝術品造假之所以屢禁不止,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藝術品是特殊的商品,其知識含量高,學術性強,鑒定難度大,而且由於藝術品造假具有一定的隱蔽性,給“偵察”帶來了很大的難度。
潘公凱建議有關部門組織專家研討,商議藝術品市場的打假對策。他還建議由相關部門牽頭組織鑒定專家小組,定期召開鑒定家聯會,探討有關學術問題和操作方法,將打假行動專業化。鑒定專家小組可按專題分為揚州八怪、齊白石等書畫名家作品鑒定小組,分組操作。鑒定小組成員由對此專題有深入研究的鑒定家和史學家組成,也可吸收確有鑒定能力的書畫名家的家屬或後代。專家鑒定小組主要對拍賣行的大件拍品、出版物中的名家書畫作品及較大的私人收藏家收藏的作品進行鑒定服務。
潘公凱還建議,應支援有條件的美術學院史論係和民間團體舉辦鑒定研習班,招收鑒定專業的學生,培養年輕的藝術品鑒定人才。此外,健全相應的法律法規,對較大金額的造假行為(如10萬元以上)要立案偵察,情節嚴重的應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