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公凱熱議中國高等美術教育

時間:2009-03-06 10:19:08 | 來源:美術報

ID為15685的組件出現問題!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中央美院院長的潘公凱,在“兩會”期間,對中國高等教育談了自己的看法,他對當前高教發展的形勢作了充分的肯定,並提出了許多新的觀察思路。

近10年中國高教品質大面積提高

潘公凱委員認為:教育品質的高低,是事在人為的,這是靠人做出來的。各校情況不一樣。説當前高等教育品質下降,如果是一概而論地説,我是不贊成的。有的地方、個別學校教育品質下降是有的,但應該看到大部分地方和學校的教育品質是提高了。否則,中國高等教育品質普遍下降這還了得嗎?這是我對中國高等教育的總體判斷。對現在的高教品質怎麼看?有的説現在學生上課不是很用功,有的學生基本功不如以前,這樣的情況當然有,而且以後也還會有。但同時也應該看到,現在的學科結構複雜了,門類多了,課程設置的面也寬多了,在傳統學科以外的其他方面知識的增加、積累,也是品質。所以,對品質要全面看,我覺得中國高等教育近10年來成就巨大,總的品質迅速提高。就拿中央美院來説,品質水準不是我們自己説的,是外國教授、外國美院的校長説我們高,他們甚至不相信我們的學生能畫得那麼好,包括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都受到了外國同行的高度評價。

潘公凱説,教學品質在中央美院,當然還要進一步提高,要努力不斷地改善教學方式、方法。但是總體上,要看到中國高等教育在近10年的突飛猛進,看不到這一點是不公平的。中國高等教育的整體發展是好的。最近一位主管組織人事的中央負責人在教育部召開的會議上講,大家對教育部門批評得很多,他有點同情,他真正感受到中國教育進步很大,批評的人往往只看局部,批評缺點、毛病,當然多批評也有好處,但不能只説缺點不説優點。關鍵要看全局,否則輿論就不全面。

抓好教學品質,不是簡單的重視不重視的問題。如中央美院建築學院非常年輕,建設時間短,但北京市最重要的7個地鐵站的設計,全是中央美院中標的。大家可以看到,我們的設計是否是屬於各國地鐵站中一流的,如果我們師生的設計是最好的,還要説我們的教學品質不行,那就是亂説了。我們學生的作品與國外學生的作品比,教學品質是可以比出來的。

學科結構的巨大改變

中國藝術教育在近5至10年中取得了進步,特別是美術院校。首先,是學科結構改變了,過去只有國畫、油畫、版畫、雕塑加上一點工藝美術,規模非常小。過去中央美院在王府井才200多名學生,其他院校也如此。上世紀90年代末以來,以中央美院、中國美院為代表的美術學院,開始擴展出去一大塊設計專業,包括工業設計、視覺傳達、服裝設計、建築內外環境設計等等。為什麼以前沒有設計?因為計劃經濟體制下,中國經濟不發達,蓋房子根本不需要設計,有得住、有得穿就可以了,農民搭塊床板,鋪床草席,而棉花褥子、被子、紅花衣服,那都是結婚出嫁時才有的。僅有的工業品,如熱水瓶上印幾個齊白石的蝦,也不需要什麼設計,産品極度貧乏。一直到上世紀90年代末,我們的生活開始奔小康了,設計成為了一大社會需求,近10年來更是爆炸性地增長,各大院校都成立了設計專業,這個教學結構調整是幾十年來最大的變化。以前高校的美術教學中,只有少數工藝美術,如景泰藍、陶藝、漆畫等手工藝,這些科目也是西方二次世界大戰前傳入中國的教學概念。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方走向現代設計的大繁榮,我國封閉不知道,直到改革開放以後才知道,這就趕快建立設計專業,可以説這就是近15年來高等美術教育最大的變化。1978年剛開始撥亂反正、改革開放時,工業産品還不豐富,因此就不需要競爭。設計的興起是在産品過剩、有了競爭以後,才越來越好,就像現在的手機多了,就要追求越來越炫、酷。現在,以設計為基礎擴出去的專業,已有60%的美院學生在學,學習傳統架上繪畫的近20%-30%,還有10%是以史論係基礎上擴展的新專業,如藝術管理、文化遺産保護、藝術教育等,以及熱門的培養藝術經紀人、策展人等人才的專業。可以説學科結構的改變主要是設計專業的擴展,其中僅平面設計的人才就達四分之一,現在中國平面設計從業人員幾乎已到了100萬人了,整個北京已難以統計,個人的小設計事務所得有上萬家了。凡是我們看到的東西幾乎什麼都得設計,從雜誌的封面到電視臺的廣告。今天設計已成為一個特大行業了。設計專業的建立和興起,是美術教育在中央美院的轉變,美術人才結構的大轉變,因為需要大批的設計人才。這些年來,儘管音樂、舞蹈也很火,但社會不需要那麼多唱歌、跳舞的,而設計師則大量需要,有活幹,可以説我們怎麼擴招都不夠。各種設計人才在近年來迅速地生産出來,大大提高了産品附加值,對我國經濟建設和生産總值的提高起了巨大的作用。

我們在引進新的學科中,部分已是西方最新理念的,在建立了相應的知識結構後,正在思考如何發展自己的特色,怎麼把中國文化融進去,而且發展速度非常快,連我們這些身在其中的人都覺得快。從2001年到2007年,中央美院擴大了6—7倍,平均一年生長出一個老美院,現在整個中央美院的設備、硬體,是20年前不能比的,在國際上也已成為硬體最好的美院之一,其中電腦、軟體都是國際上最好的。

中國美術發展進入了國際化平臺

第二個特別大的發展就是,中國美術發展進入了國際化平臺,這是以往沒有的。現代設計是中國原來沒有的,是向西方和日本學來的,發展現代設計專業,每個美術院校都作出了很大努力。在這之中中央美院是比較特殊的,一是因為地處首都北京,2006年一年僅外國教授來學院講課就達270-280人次,2007年更在300人次以上。而我們全院的在職教師也不過300來人,國際化程度就非常高,每年學院的學術氛圍就非常高漲,中外學者完全混在了一起,上課也在一起。國際上最新的動向、創意,我們馬上就知道,從而保證了我們有可能達到世界一流的教學品質。高度的國際化,還表現在學生走出去的機會很多,以至於多到了學院領導都管不過來的地步。現在學生的帶班老師不少都是留學歸來的,他們和國際上的各種資訊、展覽諮詢、溝通渠道暢通,要出國參觀、參展,很方便。上課時,和班上同學説有國外展覽想不想去,每人多少錢,出得起的就去,在得到父母給學校寫出書面同意的條子後,就可以出國參加活動了。進出國都非常容易,沒有任何障礙,學生對此特別高興。出國開眼界,到國外去看一看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以前,這都是難題,因為我們國家沒錢,出國人甚至連路費都要外國邀請人掏,現在國家強盛了。

對美術教育,曾經全國討論得很熱鬧,激進的要打倒傳統,全盤學習西方,這種觀點顯然有些淺薄、不成熟。事實上,我們不是打倒傳統,而是要調整結構,跟國際知名的平臺對接上,做到既學西方,又要傳統。我1996年出任中國美院院長時,提出了深入研究中國傳統和西方現代藝術的“兩端深入”的學術思想。在學術上如何形成中國特色,可以有各種藥方,我們是明確了加強對中國傳統和西方現代藝術的研究。外國有值得學習的先進的東西,中國傳統的老古董也有有價值的東西,不能簡單地否定。

設計學科的興起首先是社會需要,我對此深入了解過。在美國作訪問學者時,我就在美國調查,舊金山、紐約等地的好多私立、公立的美術學院,其中在校生學傳統架上繪畫和設計專業的比例是1:9,所以我回國後大力發展了設計學科。純藝術學科是很有必要的,但人數少,要求很精,弄一大批畫畫的,那畫賣給誰啊?可以説大部分畫家賣得並不好,賣得價高的只有少數人。

高校擴招的偉大意義是保障了學生的受教育權

目前對教育的意見,很大程度上是反對應試教育。但必須搞清楚,這應試教育並不是學校要搞的,不是學校逼學生,而是社會逼學生。現在我國高校每百名適齡青年中平均才只有十幾個人能上大學,假如説能提高到60%,那麼應試教育的問題就不會那麼嚴重了。在高校擴招前,我國高校的毛入學率才7%,擴招以後達到了20%,略高於第三世界的平均水準15%,但還低於印度。中國老百姓的孩子入大學讀書的機會很少,就這麼幾個大學。為了讓更多的中國孩子讀大學,中央決定擴大高校招生規模,當時教育部都措手不及,但這個決定無疑是十分正確的。就拿美術學院來説,我國也就10所,而一個法國就有100多所美術學院。

説起擴招以後大學畢業生就業問題,這實際是中國人對工作崗位的觀念問題。中國人普遍認為大學畢業生就要比沒讀過大學的人生活得好,外國人沒這個想法。多少國外的博士在開計程車,他們認為都是正常的。讀的專業與工作可以不搭界,中國人認為學的專業不對口就會怨氣沖天,外國人不一樣,他們的工作是一回事,回家可以做自己喜歡的專業。像我們美院的學生不是找不到工作,而常常是因為他們不肯離開北京,説起來就成失業了,他們不肯到其他領域去工作,可是都有錢賺,生活得挺好。從中央美院畢業生就業情況看,傳統繪畫造型類的畢業生不算很好,因為畫賣得不大有把握。設計類的不錯。我們調查過,對於畢業生就業問題不能從傳統的所謂是否到一個單位去報到來界定。許多美院的學生不去單位工作,但賺到錢了。我們以畢業生的年收入來劃分每年5萬至8萬元年收入的有60%,是大頭;年收入8萬至12萬元的佔20%;年收入12萬元以上的佔10%;而年收入不足3萬元的才10%左右。這説明中央美院畢業生的年收入很好了。最差的如果什麼工作、項目都找不到的,那他還可以辦美術高考考前輔導班,一年下來收入十幾萬元沒問題。

中國孩子品質好

還有種説法,説中國高校不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這個批評已經落後了。現在高校對創造力培養也十分重視,中國學生的創造力已經好多了。現在中國人沒獲諾貝爾獎,在我看來,不是我們創造力一定不如人,而是多方面原因,比如是我們的硬體不夠,那需要巨大的反應堆、加速器。為什麼中國學生一到國外學習成績就那麼好。我個人覺得中國教學中的死記硬背,很大的作業量是缺點,但也培養了中國孩子的承受力,使中國孩子用功、承受力強。美國孩子讀一會書就要跑去踢球,難道我們中國孩子書讀多了妨礙創造了?我看不見得。也許這個問題的看法我算少數派。現在多數中國孩子到國外去讀書,都非常受歡迎,中國孩子品質好。我們中央美院辦班,外國教授來上課,比如巴黎美院的教授帶了10個法國學生來我院,我院配10個學生和他們一起上課,這10個學生是由法國教授自己挑的。經過兩個月的教學後,這20個學生的作品到法國去展出,辦了幾個班每次都是中國孩子的作品好。像我們這次參加奧運會設計招標,中央美院的師生承攬了大部分視覺藝術的設計項目,國際奧會官員都震驚了,國外像這麼大的項目一般都得40—50歲的成名設計師和跨國設計事務所來做的,在中國竟然是中央美院的師生們做的,做出來的東西還那麼好。許多人不知道這些,常罵我國高校教學品質差,媒體有責任去糾正這些偏見。

潘公凱委員滿懷激情地説,現在,中國的高等教育挨批比較多,我覺得這有點冤,現在需要為我們高教事業發展成就辯護的人。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