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國良:我勝得並不完美

時間:2009-03-05 14:34:51 | 來源:畫吧藝術網

藝術家>史國良>相關報道>

法院調解結案拍賣公司將道歉———

  法院調解協議

  一、北京傳是國際拍賣有限責任公司于2006年12月30日前在《人民日報》、《北京青年報》刊登向史國良致歉的聲明,刊登時間應為非節假日,刊登位置應為非報紙中縫;刊登面積應不小于10釐米×10釐米,“致歉聲明”四個字應以不小于2號黑体字印刷(逾期不履行,法院將在上述兩家報刊刊載該致歉聲明,所需費用由北京傳是國際拍賣有限責任公司承擔)。

  二、案件受理費1000元,由北京傳是國際拍賣有限責任公司負擔(于本調解書生效之日起7日內交納)。

  三、雙方就涉案糾紛無其他爭議。

  “現在訴訟雖然算我勝了,但還是覺得挺窩囊的。”知名畫家史國良狀告傳是拍賣公司出售其假畫一案近日調解結案,根據協議,傳是公司將在媒體上刊登致歉聲明。但用史國良的話説:“這只是一個無奈的結果。”

  ■史國良:法律要為畫家、買家維權

  根據我國1997年公佈的《拍賣法》第61條,拍賣方沒有確保拍品真偽的責任。今年8月,史國良發現傳是公司拍賣他的兩幅畫作是贗品,但傳是公司接到他的舉報後仍將假畫拍賣,史國良於是將傳是告上法庭。

  “畫家應有鑒別自己作品的權利。”如今雖然訴訟案已塵埃落定,但史國良的口氣仍帶著些許憤怒,也帶著幾分無奈。

  “由於《拍賣法》中第61條的規定,法院在處理畫的真假與責任時就‘僵’在那兒了。”這位畫家描述道,最後不得不雙方調解,由傳是公司在指定媒體上刊登致歉聲明。“官司也打了幾個月,在這期間,我接到過好幾個匿名電話的騷擾,身體狀況也不好,所以最後接受了協議。”

  ■傳是公司:史國良告錯了對象

  記者隨後致電傳是公司,據悉最早與史先生聯繫的一位工作人員稱自己“一直出差,不了解情況”。事實上,在法院的判決過程中,傳是方面的律師聲稱,“史國良告錯了對象”。因為傳是公司不是《傣家三月》與《搓線圖》的製作者,也不是這兩幅畫真正意義上的出售方,所以不應是該案的被告。根據《拍賣法》相關規定,傳是公司不應承擔責任,原告應另找其他侵權人申張權利。

  傳是方面還曾找到把兩幅畫送拍的委託人姜言范。姜説,《傣家三月》是他2005年4月從濰坊某單位買的,買後曾致電史國良確認。而據史國良回憶,當時確實有人跟他聯繫過,“但我也告知他:你買的畫不一定是真的。可是沒想到畫還是被拍賣了。”

  不過,讓史先生感到欣慰的是,在今年各大公司的秋季拍賣中,雖然也發現了一些他的假畫,但經與拍賣公司聯繫後,對方都同意將假畫撤架,“語氣也客氣了一些”。“現在贗品充斥著整個拍賣市場,我這樣做,希望能對整個社會有所啟示,來遏制這種‘圈地搶錢’的風氣。”史國良最後説。

  最新評論

  刪除引用Guest (2008-11-30 11:58:05, 評分:0)

  田子源其人其畫

  君偉

  田子源的繪畫作品始終給人一種清新自然、世外桃源般的美的享受,那一粒粒清澈透明的葡萄,一架架“福祿”吉祥的葫蘆,一束束魂夢牽繞的紫藤,一隻只憨態可掬的蘆雁,還有梅蘭竹菊“四君子”,無不彰顯出畫家深厚的筆墨功力和淡然塵外的清涼心境。他的作品多取材于各類村舍景物,形成個性鮮明的田園畫風,給人以樸素自然、妙趣天成、心曠神怡的美好享受。讀田子源的繪畫,可謂是葉嫩舒新碧,花含凝妙香。

  中國古代花鳥畫歷史悠久,流傳作品眾多,風格迥異,取材豐富。若與中國花鳥畫史相比較而言,那麼田子源應屬於“徐熙野逸”一派的風格。藝術家風格的形成往往取決於兩大因素,一是藝術家的境界與修養,其次是藝術家所處的環境。子源花鳥畫風格的形成也不例外。他,別號田農、農夫,河北大名府人,生於“大躍進”年代,學歷“七七”級, 當過“孩子王”, 官至“九品”半,置身“三農”中,豐富的閱歷,使其創作的花鳥畫具有紮實的生活根基。從藝術經歷來看,其鄉村教師的家庭,有良好的文化氛圍,從小便受到家庭熏陶,然而在那些特殊的動蕩年代和以後的日子裏,子源並未矢志,在當時沉重的學習勞動之餘,查資料,訪名師,臨摹作畫,操刀刻石,朝臨《瘞鶴銘》,暮寫《石門頌》,揣摩《芥子園》,研讀畫史畫論,心中依然保持著他的那份純真的藝術理想和追求。然天不負人,這不僅鍛鍊出他的較為深厚的筆墨功力,能創時代之新,更加磨練了藝術家的人格修養與對藝術的境界追求,同時也為他日後贏得了許多閃亮的榮譽,不僅獲獎頻頻,許多作品被作為禮物贈送給日本友人,公、私收藏者眾多。

  觀子源的繪畫作品,筆者認為有兩處特點耐人尋味,頗值探討。首先是作品所營造出的清新可人、超然世外的藝術境界。子源作品取材多為鄉野自然之景,又諳熟齊派大寫意花鳥的筆墨技法,因此他的作品既蘊含著民間繪畫的質樸,同時又流露出文人畫的淡然與清高,可以説是老少咸宜。比如他創寫的蘆雁,灑麗生動,飛鳴宿食,各得神趣,再間以蘆荻蕭瑟、寒水準沙,別有逸致。他創作的藤蔓花卉作品,如紫藤、葫蘆、葡萄、牽牛花等,藝術境界更高,可謂“不貌花容只寫香,氤氳墨氣暈滄浪。”因此“聽香”便是子源繪畫作品帶給欣賞著的另一個特點,也是另一層境界。香具有超越有形世界的特點,尤其是那淡淡的幽香,似有若無,氤氳流蕩,可以成為具象世界之外境界氣象的象徵。中國藝術家自古以來就特別重視香,清初的惲南田就是一位於畫中“嗅香”的高手,他在評趙子昂的一幅畫時就説:“朱欄白雪夜香浮”。冷香飛上枝頭,如果説元畫所追求的冷香逸韻傳達出出的是一種淡淡的寂寞,一種平靜中的哀愁,是冰痕雪影,那麼子源繪畫作品追求的就是一種清幽中的熱烈,是幽夜的逸光,是同“冷香”相反的“熱逸”的境界。但無論是冷香還是熱逸,都是畫家所追尋的不同的人生境界,不愁明月盡,自有暗香來,透過子源的有形的繪畫,能感受到一種香魂,看到一種靈氣,嗅到一種生命的香味,絕妙的音樂,更是現代人逃出藩籬的精神的棲息地。

  田子源熱愛生活,貼近實際,作風樸實,心地善良,有毅力,能吃苦,不虛榮,不浮躁,通過不斷探索和實踐,他的花鳥畫定能更上層樓,為老百姓所鍾愛與追捧。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