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冠中113幅作品贈新加坡 該不該

時間:2009-02-25 10:44:56 | 來源:合肥新聞網

  最近,吳冠中將自己的113幅畫作正式捐贈給了新加坡,包括63幅水墨畫、48幅油畫、2幅書法,創作年份從1957年到本世紀初。按照近期國際拍賣行對吳冠中作品的拍賣價推算,這批畫作的市值高達3億元。

  新加坡美術館館長郭建超表示,這應該是新加坡的公共博物館收到的價值最高的一份捐贈,也是吳冠中個人數量最大的藝術捐贈。新加坡美術館未來將開闢一個以吳冠中名字命名的展廳。在新的國家藝術館建成以後,這個展廳將轉移進去。據悉,這次將作品捐贈給新加坡,是吳冠中主動提出的。

  吳冠中此次捐贈在國內引起爭議。有部分網友在網路論壇上發言:“白送給人家,糊塗之至。”“為什麼不把那麼好的作品留在國內,反而捐到國外?”“中國還不富裕,中國的美術館、博物館的藏品還不豐富,作為中國的藝術家,吳冠中理應將自己的作品捐給國內的博物館、美術館。”“吳冠中此舉説明他不夠愛國”……面對這些批評,吳冠中本人並沒有公開回應。

  藝術品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

  對吳冠中創作比較熟悉的著名畫家張桂銘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畫家或者畫家作品的擁有者有權選擇自己的捐贈對象,這與愛國不愛國無關。畫家有祖國,但是,畫家創作的藝術品是不分國界的,是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吳冠中對新加坡是比較有感情的,當年,他的創作風格在國內還未被認同,境況比較困難,新加坡的收藏家給了他比較大的支援。如今,吳冠中將自己的作品捐給新加坡,也可謂知恩圖報。更何況,吳冠中並沒有忘記祖國。今年4月,他將66件精品捐贈給上海美術館,包括30件油畫、36件彩墨等代表作——有專家認為,這批作品才是吳冠中先生本人最為滿意、“最好”的作品。今年,他還將得意之作《一九七四·長江》捐贈給了故宮博物院。吳冠中將捐畫比作給女兒找婆家:“我摸索了幾十年,自己的這些作品就像是最疼愛的兒女,想在有生之年為她們找個好的歸宿。至於我作品是好是壞,就讓歷史來考驗。後人如果覺得好,就繼續留在那裏;如果覺得不好,就剔除出去。現在我89歲了,來日無多,捐了就輕鬆了。”

  著名收藏家郭慶祥認為,吳冠中向新加坡捐畫不違背法律,感情上也可以理解,有什麼可以指責的?把畫捐給誰是藝術家的個人想法,“捐”就是貢獻。凡事都得從行為的結果來看:一個中國的藝術家,他的作品在外國的美術館中作為館藏品展出,難道不是一件好事情嗎?現在全世界都在爭莫奈、畢加索,吳冠中雖然不能和他們相比,但看到自己國家的藝術家的作品在國際上隆重亮相,難道不是很大的榮耀?藝術無國界,好的藝術品屬於全人類。

  向他國捐贈藝術品乃國際慣例

  海書畫院院長、評論家江宏表示,在國際上,藝術家或者藝術品擁有者向他國捐贈藝術品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不同的捐贈者有著不同的捐贈目的,我們不能認同一種捐贈目的,又否定另外一種捐贈目的,更不能對他人的捐贈行為做簡單的道德評判。只要對傳播人類文化成果有利,不管是出於什麼捐贈目的,也不管捐贈者是捐贈給自己的祖國還是捐贈給其他國家,我們都應該給以鼓勵和理解。比如,早在上世紀80年代,德國大收藏家路德維希夫婦就向中國美術館捐贈了89件(117幅)藝術品,當時的價值高達2億多元人民幣,其中包括4件畢加索的作品,填補了中國美術館國際藝術品收藏的空白。難道我們能夠説路德維希不把這批作品留在德國就是不愛德國嗎?實際上,路德維希夫婦除了中國,還向其他國家捐贈過珍貴的藝術品。世界上有不少知名的藝術家,最後未必將作品留在自己的國家,而是選擇捐贈給能夠更好展示、保存、研究自己作品的國度。中國是一個有悠久文化傳統的大國,我們對吳冠中的捐贈行為應該大度一些,多給一些理解。今天吳冠中向新加坡捐贈自己的作品;明天,可能會有許多外國知名藝術家和收藏家向中國捐贈。關鍵是我們自己的美術館、博物館是否做好了接收這些藝術品的準備?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