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負丹青——真話老人吳冠中答記者問

時間:2009-02-25 10:33:11 | 來源:藝術網

  內容概要:近年來,吳冠中在海內外畫壇的聲譽日隆,其作品畫價動輒千萬元,堪稱目前健在的中國畫家中作品價格最高的一位。吳冠中作品的去向——尤其是有關他作品的捐贈對象,一直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

  近年來,吳冠中在海內外畫壇的聲譽日隆,其作品畫價動輒千萬元,堪稱目前健在的中國畫家中作品價格最高的一位。吳冠中作品的去向——尤其是有關他作品的捐贈對象,一直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

  1月14日下午4點,《我負丹青——吳冠中捐贈作品展》新聞發佈會在上海美術館四樓報告廳召開,吳冠中抱病出席了新聞發佈會。九旬老人儘管因病喉嚨沙啞,卻在現場精神矍鑠,回答問題鏗鏘有力,發聾振聵:“我若説了違反內心的話,那將永遠在歷史上是臭的。”

  “我負丹青”

  “我負丹青”取自吳冠中自傳著作《我負丹青》。策展人江梅解釋,這四個字飽含了吳冠中對藝術、理想、人生的百感交集、悲喜交加,他一生的經歷就在其中反映。而吳冠中本人則説:“之前是因為我覺得自己搞了一輩子的丹青,卻沒有畫好。但是,步入老年之後,我發現繪畫造型畢竟是用眼睛看的,具有局限性,如果説‘丹青負我’,卻也顯得我太狂妄了。”

  “藝術無國界”

  此次在上海美術館展覽的160幅作品,都是吳冠中捐贈給公立美術館的重要作品。就在不久前,吳冠中將自己市值高達3億元的113幅畫作正式捐贈給了新加坡公立美術館,引起了各方的爭議。當被問及因捐畫給新加坡被一些人質疑“不愛國”的事情時,吳老説:“畫家可以有國界,但作品無國界。畫家的作品應該由全世界來評判。對我來説,送給新加坡也好,送給上海、香港也罷,都是讓世界的美術愛好者了解、分享我的藝術。”

  吳冠中強調他將畫捐贈出來而不是留給自己的後人,是因為藝術不是個人遺産,而是屬於人民的。這是吳冠中首次就其捐畫給新加坡引發的爭議做出公開回應。此前,吳冠中沒表示過任何觀點。

  “筆墨等於零”

  十幾年前,一篇《筆墨等於零》將吳冠中推向了風口浪尖,很多人認為吳冠中的所謂“筆墨等於零”就是提倡不要筆墨。吳冠中發佈會上再次對“零筆墨”作出了解釋:“當年這篇文章不到千字,但很多人都斷章取義誤讀了。”

  吳冠中説:“我的意思是筆墨作為一種形式,等於零。比如,吳昌碩的一筆很精彩,但是這一筆用在另一個畫家的花鳥畫上就是敗筆。筆墨離開了作品就是零價值,只有根據作品才能産生好的筆墨,但用到第二張畫上卻是沒用了。所以説,筆墨是奴才,為我們所用。”

  很多藝術家步入老年,因為眼力不濟、身體衰弱,不得不放棄油畫,而開始大寫意的水墨。然而,吳冠中身邊的朋友告訴記者,九十高齡的他卻還在家裏興起畫巨幅油畫。“我有了靈感才能創作。”九旬老人和記者開起玩笑,他將創作比喻成懷孕生子,只有這樣才能孕育新生。

  吳冠中説:“我要構思很久,直到非畫不可了才下筆。”在他看來,創新是創作的根本,“創新是一種冒險,十之八九不易成,但是文化就是靠創新,不創新就要滅亡。”

  “國法管不了行規”

  歲末年初,吳冠中假畫案鬧得沸沸颺颺。吳冠中雖然在那幅假畫《池塘》背後題寫了“此畫非我所作,係偽作”,但卻沒有在這場真假糾紛的官司中起到任何作用。他感慨萬千地説:“現在一説官司,我就不願意提。”

  不過,有些氣不過的吳老爺子依然説起了當年自己打假的那場荒唐官司,“那幅假畫《炮打司令部》創作日期標明是1960年,但這件事情1963年才發生,年代不同,明顯是假畫。我整整打了三年官司,浪費了三年時間!法庭不得不最後判決為假畫,要求對方賠款道歉,但對方拒不執行,最終只能通過法院向媒體發佈公告了結這場官司。

  國法不允許賣假,但是行規卻可以賣假,現在是國法管不了行規,這個問題不解決,文化如何起來?”“壞東西不能出去”與假畫相比,自己畫作的好壞更讓吳冠中擔心。吳老的撕畫行為業內皆知,吳老的火氣旺盛,見不得自己畫壞了的畫,看見了就覺得心裏難受。

  “我並不擔心假畫,因為與我無關,但是壞的作品就等於在騙人,不能讓它出去,之前就得毀掉。”於是,就發生了吳冠中燒燬油畫、水墨、水彩作品200余幅的一幕,被人傳為佳話津津樂道。對此,吳冠中解釋:“此舉起因是當年榮寶齋選了幾幅我的畫去賣,我匆忙選畫,回家後總覺得有幾幅不好。第二天去看,畫已經裱出來了,而且價錢定得很高,我看了確實不好,但是出不起這個價把畫買回來。之後,我就想假畫我管不了,但絕不能讓自己的壞東西出去。這也有先例,潘天壽就曾花大錢把自己不好的作品買回來毀掉。”

  “我不該學丹青,我該學魯迅”

  吳冠中曾經説出了“100個齊白石抵不過一個魯迅”,對此,他解釋道:“繪畫造型藝術本身具有局限性,平面繪畫沒有聲音,有些感情情節表現不出來。齊白石、徐悲鴻……那麼多的畫家,抵不上一個魯迅的功能,少一個魯迅中國的脊梁骨會軟很多,少一個畫家不會。”“我不該學丹青,我該學魯迅,這是我一輩子的心態,越到晚年越覺得繪畫技術並不重要,內涵最重要。詩才是最高的藝術境界。”

  晚年的吳冠中認為文學的力量甚于美術,“達·芬奇在創作《最後的晚餐》時,為了感動人,就必須去不斷接觸聾啞人,用形象表現內涵,而用文字來描寫可能更生動。無論是畫家、畫師還是大師,不能總討論繪畫是美的、像的,我們應該多討論繪畫、美術是幹什麼的。”在吳冠中看來,控制藝術的是詩、是內涵,“達·芬奇説藝術的最高形式是音樂,但我認為詩,它比音樂更深刻、更有涵養。”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