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2008胡潤當代藝術榜”,吳冠中先生以去年公開拍賣作品的總成交額達3.7億元名列榜首。“作品流入人間,便由不得作者自己評價,並不因為生前位高名重作品便永享榮華,死後往往一落千丈。”
吳冠中《富春江上打魚船》1963上海美術館館藏
“我負丹青———吳冠中捐贈作品展”現場
吳冠中《婦人像》1962新加坡美術館外借
天價與我無關
“2008胡潤當代藝術榜”,吳冠中先生以去年公開拍賣作品的總成交額達3.7億元名列榜首。“作品流入人間,便由不得作者自己評價,並不因為生前位高名重作品便永享榮華,死後往往一落千丈。”吳冠中對於所謂的拍賣風雲,並不放在心上,“藝術是無價的。天價與我無關,都是藏家轉來轉去。好的作品要經得住歷史的考驗。我説過,我要把好的作品留給國家,我一定會兌現。”
吳冠中當然説到做到,昨天在上海美術館開幕的“我負丹青———吳冠中捐贈作品展”上,吳老歷年來“嫁”給上海美術館、新加坡美術館、江蘇省美術館等等五家公立美術館的160位“女兒”歷歷在目,這些,都是吳老的力作,吳先生説:“作品表達不好一定要毀,古有‘毀畫三千’的説法。”昨天的開幕式後,吳冠中先生又捐贈給上海美術館15幅作品,至此,僅僅上海美術館,擁有的吳冠中作品就達到了87幅,上海美術館計劃為吳冠中作品設專門的展廳陳列展示。
展覽還特別展出了一份陳之佛抄錄的吳冠中1946年參加公費留法考試美術史試卷的複製品。當時,吳冠中參加了當時的教育部舉行的針對西方國家的留學考試。負責閱卷的是美術教育家陳之佛,他用毛筆抄錄了吳冠中這份1700多字的考卷,並將其批註為“(民國)三五年官費留學考試美術史最優試卷”,吳冠中因此取得美術科考試第一名。
平民吳冠中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吳老的好朋友袁運甫説,“吳冠中先生的生活非常簡樸。他住的是普通的單元房子,非常簡單。我們再三地説,吳先生您能不能調整一下。但他説我不需要,我都八十多歲快九十歲的人了,生活對我來説已經是無所謂的了。”活力、創新、形美、藝美是吳冠中先生始終不渝的追求。他不過年、不過節、不過生日,他的生活幾近苛刻。吳冠中先生卻説:“老年人享清閒的日子我過不來,打牌、下棋我不會,養花養草養寵物我都不感興趣。我用藝術活命。”
袁運甫介紹,吳冠中先生一年到頭沒有停過筆,沒有停過藝術的思考,沒有放棄過把他內心的感受用他的畫筆來表現出來,“我覺得365天,他沒有一個時間是停止的”。然而,這麼一個高齡的著名畫家,對待自己的物質生活毫無要求,粗茶淡飯,朋友們有時候看不慣這樣,這麼卓有成就的藝術家,對待自己完全沒有特殊的渴望和要求。他花了力量,付出了辛苦,所以他的藝術成果,都是自己的心血換來的。
吳冠中先生在他的全集自序中説:“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孟子這樣對我説……推翻成見是知識分子的天職,創造新意境、新審美,更是藝術家的身家性命,亦即對後人的全部貢獻。”
真話吳冠中
錢財對於人生進入夕陽薄暮時期的老人來説早已無足輕重,名聲再起僅憑幾句激憤的言語似也不會再有前程似錦的未來。“説真話、講真話是魯迅給我的影響,我用幾十年的人生去實踐這一點。”從初中起,吳冠中就喜歡魯迅,他一輩子都想説真話。
1979年,六十歲的吳冠中才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了回國後的第一次公開作品展。1979年4月的吳冠中繪畫作品展,以及後來的巡展確立了吳冠中在中國美術界的地位。從當年在第一次美協理事會上對“政治第一,藝術第二”的標準開火,到1997年在中國文化報上發表《筆墨等於零》,公開挑戰傳統文化,引起業界的譁然一片,再到“取消美院,取消美協”的諫言,還有去年在拍賣行拍出的假畫上毫無顧忌地寫下“此畫非我作,係偽作”的斷言,無不讓人對這位老者一輩子所追求的勇氣表示欽佩。
吳冠中一輩子敬仰魯迅的不妥協和硬朗,甚至對自己的丹青之途都有了悔恨,因為美術改變不了什麼國民性,喚醒不了人民,“我不該學丹青,我該學魯迅,這是我一輩子的心態,越到晚年越覺得繪畫技術並不重要,內涵最重要。詩才是最高的藝術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