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中國文物是如何外流的丨
國寶皿方罍的回流讓人們再次重視起外流的文物。中國文物外流的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被侵略者搶奪;二是被外國人倒賣,如外國學者(包括探險家、博物館策展人、大學教授等)來中國探險,直接從中國以低價購買或免費帶走文物。比如英國探險家斯坦因從王道士手中買走敦煌古文書、古佛畫等。還有人直接在中國發掘古代遺址,把出土文物全部運走,包括去佛教石窟、寺廟搬佛像,切割壁畫等;三、盜墓走私。
▲美國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收藏的中國遼代南海觀音木雕和山西廣勝寺熾盛光佛壁畫
據統計,1856-1932年間,俄英、德、法、日、瑞典、美國等國曾考察我國西北地區66次,每次考察都掠走大量中國文物;1860年英法聯軍搶劫圓明園和八國聯軍搶劫北京城,他們通過過戰爭、不正當交易等手段對中國的珍貴文物進行瘋狂掠奪,使至圓明園中大量瑰寶流落國外;1899 年左右,河南安陽殷墟發現甲骨文,甲骨文自出土之日起就處在不斷流失之中,先是被當作藥材販賣,後又被西方列強的文化梢客以各種名目大量收購而去。安陽小屯出土的近20萬片甲骨,有近3萬片流失海外,被12個國家和地區收藏;1911年辛亥革命後,內優外患,各地盜掘成風,文物如潮水般地涌出國門;1922年末代皇帝溥儀“監守自盜” ,將六大箱共計1200 余件書畫精品盜運出宮,經變賣、哄搶,絕大部分已流失海外;1928年,清東陵慈禧太后陵寢被軍閥孫殿英野蠻盜掘,墓中所藏國之瑰寶被洗劫一空,絕大部分因被變賣購買軍火而散失;1931年“9·18 ”事變後,日本人對我東北、華北、華中、華東等地文物進行了大規模的盜掘,大量文物被劫走。其間,美國人利用中國社會動蕩之機對中國文物大肆收購。在建國以後,尤其是20 世紀80年代以後盜掘走私出境的文物,也有大量珍貴的文物被販賣到海外。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副總幹事虞長生曾説,“很多人以為中國文物流失最嚴重是在清朝末年、民國時期,其實不是,真正流失最厲害的是在近30年裏。
▲1924年華爾納從敦煌盜走的唐代壁畫,壁畫現藏于哈佛藝術博物館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的有164萬的外流文物分佈在全世界47個國家、200多家博物館中,但這個數字並不包括海外私人收藏。就中國古書畫而言,在19至20世紀世界格局中,就形成了中國、日本、歐美『三分天下』的格局。歐洲尤其是英國和法國,他們分別在1860年和1900年兩次戰爭中獲得了大量的中國古書畫作品。
到了20世紀美國對中國古書畫開始收藏。雖然在19世紀的幾次戰爭中美國沒有獲得收藏品。但憑藉資本的美國卻在中國古書畫收藏方面後來居上,他們有三位一體的收藏模式,即博物館收藏、大學研究和展覽機構舉辦展覽。如今的美國在中國古書畫的收藏上不論是數量還是品質都是十分驚人的。
▲顧愷之《女史箴圖》(唐摹本 局部),大英博物館藏
目前中國外流文物的種類主要是陶瓷器、玉器、青銅器、繪畫、書法、雕塑、漆器、絲織品、傢具等,它們上自新石器時代,下迄現當代。其中,佛教造像與壁畫均來自佛寺或石窟,主要是中國人或外國人直接去佛寺收購或盜竊的。其他文物多是傳世品,即家族世代相傳下來的。還有一些是出土品,主要是青銅、陶瓷與部分佛教雕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