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唐卡
唐卡(Thangka)一詞,藏文標準寫法為,字面意思為“平坦、平展、廣闊”等多層含義。但這並不是對唐卡這一藝術形式的定位解釋,而只是賦予唐卡一種符號式的專用名詞。
要説清唐卡的起源,並給唐卡下個簡單的結論是件很難的事,唯一的方法,也是很笨拙的辦法,就是用實物來説明。在尚未發掘出新的成果之前,我們對早期唐卡的認識只能憑藉西元8世紀吐蕃佔領敦煌時期的遺存及西元10~13世紀西夏黑水城的帛畫、布畫和阿裏古格繪畫為主,後期則是從明代至今來勾畫出唐卡藝術從古至今的簡要輪廓和基礎依據。
送子羅漢唐卡
在內容上,早期以純宗教題材為主,後來逐步融入歷史人物、傳記故事及世俗題材。
在材質上,早期在布、麻、絹上以繪畫為主,後來增加絲綢、錦緞甚至珠寶等多種形式與工藝來進行表現。
在形制上,早期多在上下以染色布料縫製裝裱,後來逐漸複雜,成為畫心四週鑲錦緞邊並帶有天地桿和軸頭的“標準樣式”。
其實唐卡的標準形制只是後人的解讀。唐卡被中外專家定為“可卷成一束”的“宗教卷軸畫”,但這樣便排除了類似灌頂、裝藏的“扎嘎利”小畫卡和流行於安多地區被稱為“間唐”的柱間唐卡等不可卷、不帶軸的宗教繪畫,故對唐卡的定位尚值得進一步商榷。
在品種上,早期以“止唐”彩繪唐卡為主,後來發展為刺繡、貼花、堆繡、緙絲等多品種、多類別的唐卡。
在風格上,早期主要受天竺、尼婆羅、克什米爾等鄰國影響,後期主要受中原漢地藝術影響,而明代以後開始逐漸形成西藏本土的藝術風格。
▌唐卡的産生
有關唐卡形成的藏文史料有兩種常被人引用的版本:一是將唐卡的起源定為7世紀松讚幹布時期,其根據是五世達賴所著《釋迦佛像·水晶寶鏡》書中的一段話:“法王松讚幹布用自己的鼻血繪了一幅吉祥天母女神像,在蔡巴萬戶長時期,果竹西活佛看到了這幅女神像,將此作為裝藏,放在神像裏了。”在這裡沒有涉及繪畫的材質、形制和“唐卡”這一詞彙,即使記錄屬實,這幅繪畫也只能被客觀地視為“可移動的神像”。
明代蓮花生大師唐卡
二是關於“唐卡”一詞最早的出現,來源於12世紀左右的藏文史籍《巴協》一書中對於8世紀中葉建造桑耶寺的記載:“所有塑像都與密乘所説相符。總共有塑像七十九尊,經部續部的傳承畫像十四部、柱子一千零二、大門三十六、小門四十二、大梯六、大鐘八、大絲緞唐卡三……”書中所提到的“大絲緞唐卡”,為我們提供了“唐卡”這一專用詞彙出現的最早的文字依據。雖然我們無法尋覓到這三幅大絲緞唐卡的真跡,但在吐蕃佔領敦煌時期(761~848年),在敦煌藏經洞的遺存中所畫在絲絹上的作品,尤其是現藏于大英博物館,836年由藏族畫師白央參與繪製的《藥師凈土圖》更得以實證。而在西夏黑水城出土的11世紀至13世紀的布畫、絹畫,從內容到形制已具有唐卡成熟的特質,特別是福特收藏的12世紀有藏文題記的《綠度母》唐卡,則為我們提供了早期唐卡的標準樣式,從而印證了《巴協》書中的文字記載,即在西元8世紀藏王赤松德讚時期唐卡已經出現,與吐蕃佔領敦煌時期的吐蕃帛畫在時代上相符,到了西元12世紀已趨於成熟,成為藏傳佛教中的一個獨立畫種廣為流傳。
觀世音菩薩心性安息像唐卡
唐卡與國內外其他藝術(包括宗教繪畫藝術)的最大的區別:一是在於它的獨特內容,二是在於它所使用的特殊材料(包括藏紙、絲絹、錦緞和經特殊處理的布料),三是在於它特別的裝裱形制。
藏學家謝繼勝教授認為:“唐卡這種藝術形式本身並非來自印度,實際上它的發展演變過程與從漢唐至宋元的中原漢地卷軸畫的形成演變過程相一致,發源於蕃漢交往密切的敦煌,沿著佛教繪畫的軌跡,由吐蕃旗幡畫衍變而成。而從唐卡的裝裱形制結合漢地卷軸畫發展的歷史來看,唐卡採用的裝裱方法當屬源於唐末、至宋宣和年間日臻完備的著名的書畫裝裱方式“宣和裝”。但需要強調的是漢地的旗幡畫、卷軸畫只是帶給唐卡形制的一種借鑒與影響,而在材料使用、工藝製作及表現手法上卻存在很大差異,致使唐卡藝術在總體風格上不同於國內外任何畫種而獨樹一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