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化背景下的中國拍賣

時間:2017-08-29 23:04:23 | 來源:中國文化報

資訊>藝市>

經過20多年的開拓和發展,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成為全球藝術品市場規模最大、交易最活躍的部分,成為觀察世界藝術品市場的重要風向標。據《2016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統計年報》顯示,2016年,全球範圍內的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成交總額達到67.4億美元(466.1億元人民幣),中國大陸佔全球71.68%份額。同時,根據歐洲藝術基金會發佈的《TEFAF藝術品市場報告2017》顯示,2016年,全球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總額169億美元,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佔據了37.96%份額,位列第一。

  來源:《2016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統計年報》

以上兩份報告均發佈于8月18日在上海舉辦的“中國文化産品國際行銷年會——藝術品行業發展年會暨‘上海對話’論壇”。此次論壇由文化部外聯局指導,由上海自貿區國際文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與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上海)、中國拍賣行業協會聯合主辦。“上海對話”是上海自貿區國際文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打造的重要文化品牌,已連續成功舉辦了兩屆。與往屆不同,本次論壇發佈了包括《2016中國文物藝術品全球拍賣統計年報》《2017年春中國藝術品拍賣調查報告》《上海自貿區文化藝術藍皮書》在內的五大藝術品行業權威報告,除了邀請政府領導、行業專家對各個藝術品行業報告作深入解讀,還圍繞自貿區、文創産業、藝術品市場等多方面進行探討,尋找文化産業發展的新思路、新模式和新方法,推動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與國際接軌。

  來源:《2016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統計年報》

減量提質見成效  結算仍是“老大難”

近年來,文化産業發展推動了中國藝術品市場快速發展。據相關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內地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企穩回升,總成交額達293.6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44%,比上年增加37.06億元。從價格來看,九大門類拍品中,除當代書畫外,均價普遍上漲,較上年度上升1.41萬元/件(套),達11.52萬元/件(套),其中古代書畫高達43.35萬元/件(套),其次是油畫和當代藝術22.97萬元/件(套)。

  明宣德青花魚藻紋十棱菱口大盌  成交價:約2.29億人民幣

中國拍賣行業協會藝委會秘書長余錦生認為,中國的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經過5年的調整期後,已經逐漸開始回暖,而這一良好態勢主要得自於近年來拍賣企業逐步適應市場狀況,了解市場需求,從而使得“減量提質”這一共識決策在實踐中得到市場的積極印證。當前,中低價位拍品的精準投放是市場穩定的保障,而高端拍品的行銷是撬動市場的杠桿,這將是未來幾年的趨勢。從微觀上看,今年春拍中各門類仍有所變化,古代書畫持續上揚,當代書畫低迷不振,個別門類或藝術品有意外的爆發。而消費群體方面,其眼光專業化、選擇多元化,以及任性的趣味化正在潛移默化地主導市場的方向。此外,企業收藏的異軍突起也帶動了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價格的攀升。

但結算問題依舊是“老大難”。此次artnet公佈的報告顯示,長期困擾中國大陸市場的結算問題在2016年依然存在,且有加重之勢。拍賣行的結算比例從2015年的58%下降到去年的51%。這意味著,假設平均一場拍賣會獲得1億元成交額,拍賣行能夠及時收到的僅有5100萬元,其餘4900萬元則面臨長期拖欠,甚至拒付。而在1000萬元以上的高價拍品中,結算比例更低,僅有47%,比上一年下降5個百分點。

私洽和線上交易改變市場結構

與中國大陸藝術市場在2016年有所回升不同,海外地區的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因受海外市場整體收縮的影響,2016年的成交總額同比下降24%,海外經營中國文物藝術品的拍賣企業也有所減少,從2015年的332家降至2016年的324家,這一數字曾自2009年至2014年大幅增加了135%,是7年來首次出現下滑。與此同時,海外上拍和成交的中國文物藝術品數量也自2012年以來首次出現下滑,分較上年下降了13%和6%。

  茅山雄姿  成交價:約1.87億人民幣

有分析指出,海外的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正逐漸向亞洲集中,2011年至2016年間,北美與歐洲在海外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所佔份額從33%降至21%,而亞洲(不包含中國大陸)地區在海外的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所佔份額則從66%提升至78%。這與近幾年國際拍賣企業為了方便中國藏家,將更多拍品轉移至香港拍賣有關。

據TEFAF中國區代表徐曉玲介紹,2016年全球藝術品市場出現兩大趨勢,一是經銷商渠道的總收入比2015年高出20%至25%,二是拍賣行出現更多私洽交易,以致拍賣行的銷售總額出現下降,一些主要拍賣行的私洽交易與公開拍賣交易的銷售額相差無幾。“西方國家更加注重私密性和匿名性,所以歐美買家更傾向於私人交易,從拍品數量看,拍賣成交量降幅最大的是美國,下降了41%,英國也下降了24%。而這些國家的零售交易額卻增加了,藝術品與古董經銷商增長率也明顯上升,這些都表明市場出現了變化。”但徐曉玲也指出,從拍賣銷售轉向私洽交易的這一轉變在亞洲並不明顯。與2015年相比,亞洲2016年的拍賣市場只縮小了1.6%,拍賣行的銷售量和售價保持穩定。“這一可見的變化是市場發生結構性變化的表現,表明的是歐洲和美國的銷售渠道從公開拍賣轉向私人交易,而非藝術品市場轉向東方國家。”

此外,線上平臺的銷售情況也計入拍賣行和經銷商銷售額中。報告顯示,2015年線上平臺的銷售額為32.7億美元,調查中,超過2/3的經銷商表示,未來線上銷售渠道將會拓展,可預測線上平臺的銷售額仍將上揚。隨著拍賣行銷售策略從公開拍賣轉為私下交易,2016年,收藏家也徹底重新洗牌,對傳統的藍籌股藝術家失去興趣。比如,美國重磅級戰後藝術家安迪·沃霍爾的拍賣成交額下降了68%,從2015年的5.25億美元銳減至2016年的1.68億美元;現代藝術的權威代表人物巴勃羅·畢加索的拍賣成交額下降了50%,從2015年的6.52億美元降至2016年的3.27億美元;莫迪利亞尼、培根和托姆佈雷的拍賣成交額也下跌60%以上。“更多的藏家意識到與其跟風買進藝術明星的平庸作品,不如收藏名氣稍弱但品質更高的精品,像弗裏達、芒更的作品正從這種品味和潮流變化中受益,此外,古典美術大師及其他門類的藝術品,如設計、珍本和印刷品等受到更多關注。”上海文化藝術品研究院執行院長孔達達説。

上海自貿區的先行先試

隨著中國已經發展成為擁有400多家文物拍賣企業,年成交額約300億人民幣的世界主要文物藝術品市場,近年來,國際化協同發展就成為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的鮮明特徵之一。8月19日,由中國拍賣行業協會主辦,上海自貿區國際文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2017第四屆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國際論壇”,以“拍界無界”為題,探討了全球視野下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業的發展及藝術市場業態的轉型升級。

  清乾隆禦制粉彩花蝶紋如意耳葫蘆尊  成交價:約1.31億人民幣

國家文物局近年一直積極關注文物藝術品拍賣的國際化趨勢,在文物藝術品出入境服務、稅負比較研究等方面開展相關工作,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副司長羅靜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推動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的國際化進程,一是按照國家有關自貿區發展的總體部署,制定相關政策措施,指導各地文物行政部門和文物進出境審核機構,擴大自貿區文物市場開放,發揮自貿區在文物保稅、通關、便利以及相關服務一體化等方面的優勢,推動中外文化、文物藝術品的交流合作,活躍國內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二是進一步加強調查研究,配合有關部門優化文物入境相關管理機制,為海外中國文物回流創造條件,增加文物流通領域有效供給;三是支援行業組織開展文物拍賣企業的經營評估活動,立標準、摸現狀、抓問題、促發展,在此基礎上實現精準服務,努力提高行業發展品質和水準,提高中國文物拍賣的全球影響。

2013年以來,在北京、上海、廣東、天津和福建先後建立的自貿區,為中國拍賣企業和藏家參與國際拍賣帶來了更多操作上的便利。上海自貿區自2013年投入運營以來,自貿區藝術品保稅倉庫一期累計進出庫貨值逾230億元,藝術品進出境通道服務業務已佔全上海近40%的份額。目前,上海自貿區文化産業平臺已實現藝術品實物交易、文化創意産品交易、現貨託管交易“三駕馬車”齊頭並進;中國國家博物館“文創中國”中國大區運營中心落戶自貿區,形成國際級文化品牌,開啟了自貿區文化産業的新紀元。

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上海) 副董事長、上海自貿區國際文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胡環仲介紹,預計于2017年底完工的上海國際藝術品保稅服務中心(國藝中心),投資逾10億元人民幣,面積達6.83萬平方米,將是全球面積最大、設施最先進的藝術品保稅倉儲中心,可按照國際標準,為書畫作品、雕塑裝置、古董珍玩、珠寶貴金屬等提供全方位、個性化的倉儲空間及專業管理服務。談及上海自貿區文化産業發展的未來,胡環中表示,上海自貿區將成為融會全球文化藝術資源的大港口,致力於政策開放、貿易便利化以及金融領域與藝術品交易的融合和創新,同時在智慧財産權保護方面,上海自貿區也在籌備自貿區評估鑒定中心和版權運營中心兩個全新的機構。

從“中國特色”到“國際適用”

2016年,在紐約以及中國香港各地的拍場上,中國的藝術品有14件過億,而這些藝術品均被中國收藏家購得,中國買家放眼全球的遠略和雄厚的資本實力令人刮目相看,“儘管中國藏家在國際市場上有良好的表現,但是絕不表示中國拍賣行業可以就此止步,今年春天日本藤田美術館的重要中國青銅器和中國書畫的拍賣牽動了整個中國藏家和拍賣從業人員的心,6件中國古代書畫和7件青銅器共成交16.6億元人民幣,為什麼這樣高品質的中國文物沒有落在中國的拍場上呢?”中國嘉德國際拍賣董事總裁胡妍妍認為,其中的真正原因在於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還處於發展的初期階段,在快速的發展中市場也飽受誠信缺失、規範不足、拍品結構單一、國際化視野不夠、相關的政策法規不夠完善等問題影響,這些都直接阻礙了中國藝術品的國際交流與信任。

  黃山湯口 成交價:3.45億

與國際上一些具有百年曆史的老牌拍賣行在幾十個國家設立辦事處,並經營幾十個品類的拍品不同,中國國內拍賣行的拍品結構往往單一而重復,造成了各拍賣行之間無謂的競爭。對此,胡妍妍認為,中國的拍賣行要實現國際化、差異化經營,不僅僅是換一個地方拍賣的問題,而是要在拍品種類的多元化上探索一條自己的路,從而建立企業自身的特色,增加藏家的忠誠度,這些都將是未來中國拍賣行發展的方向。

中國拍賣業應該如何適應國際化趨勢,在全球化潮流中獲得更好的生存能力,中拍協藝委會副主任、北京誠軒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左京華就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與國際市場融合的問題提出了幾點建議。一是理念的融合,即管理理念從“監管”轉向“服務”,經營理念從“規模”轉向“品質”,市場理念從“灰色”轉向“透明”。二是制度融合,包括制定合理收稅政策與拍賣企業高效運轉取得平衡;盡可能減少對拍賣企業具體業務的干預,簡化文物標的審核手續;高古文物拍賣的界定問題;國家優先購買權的行使問題;對私人洽購與會後成交給予法律認定。三是人才融合,即建立一套與國際接軌的人才培養機制,對管理型人才要培養其全球視野、戰略思維、創新理念、規範意識、商機嗅覺以及資源整合等綜合能力,對專業人才的細分,比如鑒定人才、行銷策劃人才、數據運用人才、標準化人才、財務人才等,尤其在鑒定問題上,必須建立一套科學方法和體系。此外,拍賣行業應該有留住、吸引人才的應對之策,吸引高素質的國際型人才。“總而言之,拍賣行業要在更高的層面上發展,就必須要從‘中國特色’逐步提升至‘國際適用’,可以説,這是拍賣企業未來的生存法則。” 左京華説。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