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價格體系的“破與立”

時間:2017-08-01 20:14:42 | 來源:中國經濟網

資訊>藝市>

  黃賓虹《黃山湯口》在中國嘉德2017春拍拍出3.45億元

近年來,源於資本對藝術市場的過度開發,國內整個藝術産業在爆炸式增長之餘,逐漸出現一系列本末倒置的可怕傾向——對商業利益的過度盲目親近,對藝術價值的愈發疏離。大數據時代之下,以往的藝術價值判斷(審美系統)被精確量化的價格指數粗暴取代,市場的親和度成為創作群體一決高下的惟一標準,資本的逐利本質在很大程度上對藝術生態實施了由物質至精神的催眠與洗腦,也為今日中國藝術市場遭遇之困局埋下了揠苗助長後的諸多隱患。

隨著藝術自律的撥亂反正,由資本惡意堆砌的浮華幻境正在坍塌,藝術品投資漸趨理性。自2014年來,流入藝術市場的資金逐步吃緊,國內藝術市場開始呈現低迷之勢:刨除古代書畫因其存世量少,美學價值已有定論,具備固有市場,依舊能夠保持堅挺之外,近現代已故大師作品的成交已顯穩中有降的頹勢,部分畫家甚至出現大幅度跳水現象,僅有囤積居奇且多次展覽出版的精品力作,才能力保升值;而當代藝術家的市場現狀更是一片亂象,國畫圈體制內畫院美協畫家,創作多以禮品畫為主,目前國家的大力反腐導致禮品畫市場極度遇冷,幾近全線崩盤,曾經的一線大名頭打5折依然無人問津;當代藝術圈曾經創造各種天價神話的“天王級”藝術家,依舊停留在老路上,沉迷于消費昔日之美學及社會價值,因其藝術樣式單一,毫無創新,作品市場價格一度滑坡;中青年藝術家,在不具備市場流通性的前提下,送拍幾幅作品,夥同拍賣行將競價舉高,然後想當然以此為作品定價,誤導消費者,甚至有些在校學生,課堂習作都敢國畫5000一平尺,油畫5萬一平尺地叫價了,藝術市場的價格體系正在由上至下、由裏及外地大範圍裂解破碎。

顯然,當下的中國藝術市場現狀,正在遭遇轉折中的黑暗期,亟待一場大刀闊斧的洗牌,徹底粉碎老派的陋習和既有價格體系的弊病。以“禮品畫”為交易核心的傳統市場格局是滋生投機病毒的沃土,時至今日,這種陳腐的模式已然失效,註定無法適應轉型期的市場需求。

目前,大量網路藝術交易平臺、線上畫廊以及金融機構強勢入駐藝術産業,使得線下傳統藝術行業的利潤被攤薄,藝術品價格也隨著資訊化時代的來臨變得更加透明。網路傳播以成本低、覆蓋廣、速度快的顯著優勢,一方面擠壓傳統市場的利潤空間,迫使一二級市場做出資源優化的策略調整;一方面引入更多的藝術樣式給消費群體可供選擇,吸納年輕的買家群體涌入收藏行列。網際網路對藝術産業的全面滲化已然不可逆轉,這就迫使原有的市場産品結構和收藏體系被打破重組。以往流通性優良的“大名頭”光環不再,以此為投資方向的老派收藏家或出局或觀望,真正具有含金量的作品開始獲得新晉藏家的關注。

經過這兩年的沉澱,藝術市場漸趨理性,最為核心的價格體系(即定價機制)開始發生轉變,這種轉變表現為:投資對象從“人”(藝術家)轉變成“物”(藝術作品),由誰的名氣大買誰轉為哪件藝術品好買哪件,即便是同一藝術家的不同作品,也會因藝術價值之優劣而形成價格之高低。隨著收藏家文化學養和審美能力的提高,這一趨勢更加明朗化,從簡單的“禮品雅賄”過度至“投機投資”再到“審美需求”,中國藝術品消費的動機開始裁彎取直、正本清源。

新的格局之下,消費群體的結構變化必然要求藝術家(生産者)與藝術機構(銷售者)與之相匹配。藝術家需要反躬自省,拋開外界的物欲干擾,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藝術創作中來,更新知識儲備,精煉藝術語言,深化思想刻度,打破固有的惰性程式,潛心創作出緊扣時代脈搏的藝術作品;藝術機構需要提升自身專業素養,努力拔高具有前瞻性和指導性的美學眼力,確立明確的價值導向,淘汰老化的運營理念,由倒買倒賣轉向藝術價值的挖掘和推廣,與時俱進整合資源,開展多元立體跨領域的線上線下的多渠道行銷推廣方式。

在日趨開放透明的大環境下,藝術品價格普遍走低實際上是市場自我凈化的作用體現,是功利主義讓位於審美自覺的積極蛻變。目前藝術市場行情的相對下滑,只是轉折時期市場緩衝的滯後反應,在這個破而後立的過程裏,可以預見的是,以頭銜、官階、知名度為重的偽藝術家註定會退出歷史舞臺,而真正富有藝術價值的作品將得以重新重視,在持續的認同中引領藝術市場的未來。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