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紐約一份關於當地畫廊市場的調查報告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這份報告對目前紐約45家頂級商業畫廊代理的1300位藝術家,就年齡、種族、國籍、性別以及受教育程度(最高學歷、受教育機構、畢業時間)做出了統計分析,數據來源於紐約城市大學教授詹姆斯·卡斯—裏爾,以及他的2017年春季課程“紐約藝術”的本科生所做的整合統計。
極具社會意義的一級市場統計
在統計的所有藝術家中,78.4%為白人,70%為男性,46.9%的人持有藝術碩士學位。如果只統計美國國籍藝術家,則88.1%為白人,68%為男性,52.3%的人持有藝術碩士學位。據此,社會人士不斷指責紐約畫廊圈存在著明顯的歧視女性和白人至上的傾向,進而對全球藝術品市場中長期存在的不公現象進行了激烈抨擊。
需要注意的是,這份統計並不是100%精確的,誤差率為0.3%,誤差項主要為:一是僅按照生理上的性別認知來劃分,跨性別藝術家或者無性別藝術家可能會成為統計中的誤差項;二是研究使用的數據為研究者主觀決定,並沒有詢問藝術家本人如何定義自己的族裔和性別。學生使用能夠獲得的公共出版物來獲得資訊,而研究者則通過自己的看法和調查來確定藝術家的性別和族裔。
但是,這份專業性的調查報告具有社會意義的角度,令人深思。對報告的進一步研讀可發現這樣一些事實:首先,在這項統計中,白人藝術家佔78.4%,如果只計算美國藝術家的話,則數字飆升到88.1%。對比美國2010年的人口普查數據,白人佔美國人口總數的61.6%,拉丁美洲裔、西班牙裔佔美國人口總數的16%,而在藝術家統計中,畫廊代理的藝術家僅有1.2%為拉丁美洲裔、西班牙裔。
其次,從性別分佈上來看,畫廊代理的1300名藝術家中,男性和女性的比例為7:3,如果只看美國籍的藝術家,則男性為68%,女性為32%。報告認為:“美國藝術家作為一個群體緊密地符合了國際上的性別表現。”
再次,在“頂級畫廊都代理什麼藝術家”這一選擇中,教育水準堪稱另一個門檻。根據這項研究,27.9%的藝術家持有學士學位,46.9%的藝術家持有藝術碩士學位,有近1/5的代理藝術家畢業于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加州藝術學院以9%並列第二,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以8%的佔比緊隨其後。
來自Artnet的專家對這份報告的評價認為,這份報告針對畫廊代理的藝術家所做的統計,有助於推動藝術品市場的資訊公開和透明,因此值得鼓勵。對於藝術市場中的一級市場畫廊而言,數據與資訊的不公開早已眾所週知。“即便如此,知道並不意味著我們鼓勵這一情況的發生。”所以紐約大學的這份報告為行業研究做出了好的表率,即提供最原始的數據給公眾,並讓公眾對其進行評價。
詹姆斯在接受Artnet採訪時説道:“這些數據給了我們一個關於一級市場是否有能力平均地扶植文化産品的評估,我們的結果與那些支援政府取消對公共藝術的資助,認為‘政府不該干預市場’的論點相反。這些數據顯示了對政府增加資助和規範市場行為的迫切需求。”
從這一點來看,這份報告在提出關於這些“處於最好的位置,通過一級市場能夠獲得對自身的支援”的藝術家們的教育水準、性別、族裔的數據以外,還對藝術市場的發展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觀點,即“一級市場的自身能力”。
中國畫廊業需要資訊整合
在分析該報告後,我們將目光從紐約收回北京,中國的畫廊又在代理什麼藝術家呢?我們選取了香格納畫廊、佩斯畫廊、站臺畫廊等11家較具前瞻性的畫廊,對其藝術家的代理和合作狀況進行了統計。從各畫廊網頁已經公佈的藝術家情況來看,11家畫廊共經紀代理與合作了390位藝術家。
若進一步統計藝術家學歷、性別、年齡,可以發現,女性藝術家共有45位,佔比為11.3%;與美國相比,中國畫廊代理的藝術家男女比例似乎更懸殊。此外,幾乎所有代理藝術家都擁有專業的本科學歷,少部分擁有碩士及以上學歷。然而比起紐約近半數藝術家獲得MA/MFA學位,中國藝術家所持有的高學位也相對較少。
儘管11家畫廊的統計數量,樣本量較小,不足以完全佐證中國市場目前的情況,但是我們從中依然可以歸納出如下資訊:一是畫廊對於藝術家的資訊是公開的,並且樂於讓公眾以便利的方式獲得;二是藝術家普遍接受了良好的專業教育,大部分從專業的美術、工藝院校畢業;三是男性藝術家數量佔比高,這一點和紐約情況類似;四是中國畫廊代理的外國藝術家較少但並非為零,其中畫廊代理的外國藝術家大多來自日本、南韓和亞洲其他國家。
對於現階段中國畫廊業而言,允許調查機構或自身進行資訊披露是有必要的,而通過針對畫廊代理藝術家構成情況的長期跟蹤,藝術家的受教育情況、中國畫廊的國際藝術家代理、畫廊的自身定位和競爭力等,都可以從畫廊業大數據中得到準確呈現。在國內目前已有的畫廊報告中,撰寫者的關注焦點通常在於每年的畫廊發展狀況、畫廊經營情況、市場行情等,這對於把握一級市場發展態勢無疑是有幫助的,然而我們應當認識到除卻國際化和行銷手段之外,藝術家才是畫廊最終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