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撰稿 朱麗娜 香港報道
編者按
隨著中國富豪階層快速崛起,中國藏家在全球“掃貨”的能力也日益突出。以藝術品拍賣而言,中國已然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場,去年錄得的藝術品拍賣成交金額達到63.3億美元,同比微跌2.6%。
不過跟以往“一擲千金”的印象不同,多位受訪人士表示,中國藏家日趨理性,藝術品收藏的知識和能力也日益增強,不亞於國際藏家,尤其是多有海外留學經歷的新一代藏家們。
不僅如此,在全球低息環境的當下,收藏藝術品亦作為另類投資渠道而受追捧,藝術品抵押貸款等融資渠道方興未艾。(辛靈)
導讀
中立的稅收制度和“自由港”的優勢令香港成為亞洲藝術品市場的中心。在魏蔚看來,香港是天然的交通樞紐和藝術品交易平臺,“香港交通極為便利,在兩三小時的飛行距離內可以到達亞洲任何一個城市,地理優勢使得香港自然成為了亞洲的藝術品交易中心。”
隨著中國富豪階層的快速崛起,藝術品收藏迎來全面的“井噴”。
“中國藏家的影響力在全球越來越受到認可,而且這批實力雄厚的藏家學習得非常快,儘管他們收藏的歷史不長,但對藝術品的鑒別、欣賞水準以及在挑選藏品方面的能力已經與全球頂級的藏家不相上下。”佳士得亞洲區總裁魏蔚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表示。
她坦言,以前外界對於中國藏家一擲千金的淺薄印象近年來已有所改觀,“以今年的春拍為例,中國藏家在拍賣場上出價更為理性和克制,以往A買家出100萬元,B買家可能直接出500萬元,而現在買家之間的出價咬得很緊。”
根據歐洲藝術基金會(TEFAF)今年3月發佈的報告顯示,去年中國以18%的市場份額躍居全球第三大藝術品市場,尾隨美國、英國之後,前兩者的佔比分別為29.5%、24%。 報告指出,以藝術品拍賣而言,中國已然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場,去年錄得的藝術品拍賣成交金額達到63.3億美元,同比微跌2.6%。
“前兩年由於人為因素形成一些鉅額藝術品成交,市場出現一定調整,賣家不願意出貨,藏家也更為謹慎,觀望氣氛比較濃厚。今年整體藝術品拍賣市場有所回暖,亞洲的經濟不斷企穩,各大拍賣行也十分理性,維持正常的出貨和週轉節奏。”魏蔚表示。
剛剛落幕的佳士得2017香港春季拍賣創下逾24.5億港元的成交總額,舉行的16場拍賣吸引了來自全球32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參與拍賣,其中新客戶接近買家總人數的20%。在今年以來的幾場拍賣中,中國及亞洲其他地區的買家均表現出極大熱情。3月中旬,在紐約舉行的佳士得亞洲藝術周創下3.3億美元成交的新紀錄。
中國新一代藏家更有主見
近年來中國藏家對藝術品的投資漸入佳境,魏蔚坦言,他們對頂級的藝術品“熱情不減”,“但數年前對某件藝術品的狂熱卻有所消退,他們相對還是比較克制的。由於藝術品價格資訊對稱性不斷增強,中國藏家對某件拍品的判斷和市場價格越來越成熟,今年在‘大貨’(指單筆金額較高)上面的非理性出價較少。”
據悉,目前,中國最活躍的藝術品收藏家都是一些身家數十億元的成功企業家。根據去年10月瑞銀與普華永道聯合發佈的億萬富豪報告顯示,中國去年共有80位新晉億萬富豪,平均年齡達到53歲,佔整體亞洲新增億萬富豪人數的71%。
魏蔚指出,隨著很多中國“富二代”開始執掌家族生意,並逐步建立他們自己的藝術品收藏,“新一代藏家的知識更加廣博,大部分有在海外留學的經歷。在選擇藏品時也更為理性,他們的藝術品收藏更偏當代。他們會選擇自己喜歡的藝術家,非常熱衷與藝術家直接交流。並且,他們往往堅持自己的判斷來進行收藏,更有主見,而不僅僅將藝術作為一項投資。”
同時,她指出,這些“富二代”對當代藝術的理解和認知與西方世界幾乎同步,就藝術品交流、與朋友們一起結伴去海外看藝術展,在其社交圈內已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在瑞銀藝術諮詢服務中心主管Patricia Amberg看來,很多中國藏家對西方當代和現代藝術的興趣日益濃厚,同時歐美市場對中國瓷器、字畫等傳統藝術品的拍賣也不斷增加,“中國藏家已經取代美國藏家成為西方藝術市場最大的客戶。”
Patricia Amberg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言,一些00後(2000年及之後出生)的中國買家在一個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成長起來,藝術展、國際畫廊紛紛向亞洲市場進行拓展,因此他們對西方藝術的理解和認識極深,“對於很多中國藏家而言,藝術品收藏像是一個錦上添花的點綴,但卻經營得有聲有色,近年來亞洲也涌現了一些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私人博物館。”
此外,近年來網上藝術品拍賣也風生水起。魏蔚透露,佳士得早在2010年左右就推出了網上藝術品拍賣,雖然目前線上成交佔比貢獻約不到10%,但由於亞洲客戶對網拍的需求旺盛,去年佳士得網拍成交額同比增長104%。
目前佳士得線上拍賣主要針對一些低價的拍品,定價在幾萬至數百萬港元之間,“線上拍賣適合一些不需要看品相的標準件,比如紅酒、珠寶等,網上拍賣最大的優點還包括零壞賬,拍完了直接從信用卡扣款。”她坦言。
香港有望成為國際藝術品中心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瑞士“自由港”飽和及亞洲藝術品買家崛起,香港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更令其“近水樓臺先得月”,有望成為亞洲區內乃至國際藝術品中心。
中立的稅收制度和“自由港”的優勢令香港成為亞洲藝術品市場的中心。在魏蔚看來,香港是天然的交通樞紐和藝術品交易平臺,“香港交通極為便利,在兩三小時的飛行距離內可以到達亞洲任何一個主要城市,地理優勢使得香港自然成為了亞洲的藝術品交易中心。”
同時,她指出,香港的金融行業十分發達,港幣可以自由兌換,這對於藝術品買賣雙方非常重要,“此外,香港作為‘自由港’,藝術品進出均無需收取保證金,針對賣家徵收的承銷稅(consignment tax)也只是內地的六分之一,交易成本在全球是最低的。”
香港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本身就富豪雲集,熱衷藝術品收藏和投資。魏蔚表示,香港擁有約1000家畫廊,對精細藝術品的倉儲、運輸和安裝等專業服務達到國際水準,而巴塞爾藝術展等已成為每年一度的城中盛事。
香港並無銷售稅,這對亞洲藏家十分具有吸引力。比如,在紐約如果買方將所購入的藝術品運送至美國境外,買家需繳付紐約州銷售稅8.875%。如果該藝術品購自一家紐約畫廊,並由該畫廊(即賣方)負責運送至香港,買家便不需繳付有關的銷售稅。
(原文標題: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藝術品拍賣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