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于娜北京報道
在日前香港佳士得春拍融藝亞洲20世紀及當代藝術晚拍中,特別呈現了11幅戰後及當代藝術作品,共成交10幅,塞·托布利作品遺憾流拍。有不少亞洲買家參與了西方藝術品的競投。從紐約拍賣會到中國香港,中國藏家對西方藝術品的購藏路徑又順暢了很多。業內人士認為,香港藝術品市場更加國際化,和紐約、倫敦的差別在日益縮小。不僅東方藏家在接觸和認知西方藝術家的作品,西方藏家也在重新理解中國當代藝術以及中國傳統書畫,在全球化和多元化的藝術品市場中探索自己的收藏體系。
東西方藝術對話成熱點
趙無極《29.09.64》以1.5286億港元成交
香港佳士得春拍融藝亞洲20世紀及當代藝術晚拍,這場具有標誌性意義的晚拍,第一次匯集了東西方藝術大師的作品,61件作品總成交額為5.4338億港元,成交率為82%。
其中,趙無極《29.09.64》以1.5286億港元成交,刷新個人作品拍賣紀錄。
佳士得亞洲區總裁魏蔚表示:“趙無極是東西方交融的藝術家,今晚在融藝專場刷新紀錄,正是説明瞭東西方藝術的交融是成功的,也説明瞭我們對於融藝專場的設置和策劃是成功的。”
同趙無極、常玉、林風眠、朱德群這些旅法藝術家作品同時出現在融藝專場的,還有威廉·德·庫寧、塞西麗·布朗特等西方藝術家的11幅戰後及當代藝術作品。
據佳士得統計,30%-40%的亞洲買家參與了此次融藝西方藝術品的競投。魏蔚表示,她記得剛進入佳士得拍賣的時候,有藏家看到莫奈的《睡蓮》非常喜歡,但是他可能沒辦法去預展現場,尤其是一些大藏家,沒有大把時間飛到紐約去直接競拍,他們就為了這些藏家把作品運到香港來,放在一個小房間裏,單獨給藏家去看,後來我們發現,亞洲區的藏家對這些東西是非常感興趣的。
有趣的是,佳士得全球總裁施俊安(Guillaume Cerutti)首次來到香港佳士得的拍賣會,並且以電話委託的方式為他的藏家朋友買下了中國青年藝術家袁遠的作品《無助》,最後以106.25萬港元成交。
雖然施俊安沒有透露這位買家的所屬地,但是他表示,這位買家的確不講中文,並且對於袁遠的作品是有深入的了解。
藝術市場評論人周峰認為,中國香港藝術品市場更加國際化,和歐美市場的差別日益縮小。東西方藝術家及作品、東西方藏家之間的交流很重要,為中國的藝術家對西方藏家的理解,西方藏家對於中國藝術品的理解,提供了一條路徑。
中國藏家的國際化趨勢
幾年前,萬達王健林、百家湖嚴陸根、龍美術館劉益謙夫婦等富豪收藏家,已經在歐美拍賣會上一擲千金。萬達集團以龐大的近現代名家書畫收藏著稱,近幾年也開始大手筆買入畢加索和印象派等西方經典作品。華誼兄弟王中軍在2014年紐約蘇富比拍賣會上,先後以數億元買下梵谷的《雛菊與罌粟花》和畢加索的《盤發髻女子坐像》。劉益謙曾于2015年11月以十多億元買下的莫迪利阿尼作品《側臥的裸女》,並且過去一年,他在中國香港、瑞士巴塞爾等藝博會上都有重金收購西方現當代藝術作品。
從幾年前中國藏家和企業開始在國外拍賣會上高價競買西方經典現代藝術品,再到今年中國香港巴塞爾藝博會、香港蘇富比春拍上西方現當代藝術品的持續熱賣。國內藏家將投資比重向西方戰後和當代藝術傾斜。
越來越多的中國內地富豪開始關注藝術品收藏資産,不同於歐美藏家,他們在購買藝術品時雖然也考慮美學、裝飾上的需求,但投資性依然是亞洲藏家,尤其是中國內地藏家購買藝術品時考慮的主要因素。一些內地富豪藏家也在低調而大力地購進西方藝術品,希望在自己的藝術品財富中加入美元資産。收藏體系多元化並與國際接軌,正在成為國內收藏家中的一種趨勢。
面對藏家國際化的潮流,香港藝術品市場近兩年開始出現亞洲藝術多元化的趨勢,從今年開始,香港拍賣市場中開始嘗試增加西方當代藝術拍品比重,擴大市場多元化,走向東西方藝術融合對話。
香港蘇富比在2017年春拍的現當代藝術夜場中率先嘗試,首次加入西方當代藝術板塊,結果買家反響熱烈,8件拍品中只有凱斯·哈林的《無題》(雙聯作)未成交,安迪·沃荷巨作《毛主席》最終由亞洲藏家以9850萬港元競得,創下西方當代藝術品在亞洲的拍賣紀錄。
據《TEFAF2017藝術品市場報告》,2016年最大的變化是全球拍賣銷售額(169億美元)的大幅下降,比2015年(208億美元)下跌18.8%。其中降幅最大的是美國,其拍賣銷售額下降了41%,歐洲的拍賣銷售額也下降了13%,相比之下,亞洲的拍賣市場尚屬穩定。亞洲現在擁有全球拍賣市場的最大份額40.5%,中國市場佔絕對優勢。
在藏家願望和市場形勢變化下,西方藝術品進入中國市場也是順應潮流。周峰認為,內地和海外的藝博會、拍賣會等多場相關藝術活動,讓中國藏家得以更全面地了解西方現當代藝術家,而香港藝術品市場的天然優勢,降低了他們購藏西方藝術品的門檻,加上相對成熟的西方藝術品市場體系,讓他們開始了收藏體系的國際化。
市場醞釀新一波行情
就在收藏圈熱烈討論在香港春拍中的中西方藝術融合時,5月30日在佳士得香港春拍中,梅雲堂舊藏的張大千《雲山古寺》以諮詢價上拍,1.0246億港元成交。這一消息同樣引起內地收藏者關注,畢竟中國傳統書畫是他們目前最主要的收藏品。截至目前,張大千共有6件作品超過億元大關,其作品行情被看作是中國近現代書畫市場的風向標。
內地拍賣巨頭中國嘉德在香港的春拍中最終取得3.2607億港元的成績,吳冠中的《貴州侗家山寨》成為本次拍賣單價最高作品,以2315萬港元成交。中國當代藝術專場由張曉剛《血緣:大家庭系列》領銜,該作品是藝術家作于2006年成熟期的代表性作品之一,以1050萬港元成交。
業內人士認為,嘉德香港拍賣仍然以吳冠中、齊白石、陸儼少等書畫作品表現突出。據拍賣方透露,此次吳冠中《貴州侗家山寨》現場就有兩個來自新加坡的頂級藏家在競投。
6月份相繼拉開的內地春拍中,從目前嘉德、保利、匡時、誠軒等拍賣公司發佈的拍品資訊來看,依然是以中國傳統書畫、瓷器古董等為主打,同時推出一些海外藏家專場。尤倫斯夫婦在香港和北京的拍賣會上幾次出讓中國當代藝術藏品,今年春拍中,北京保利將再次推出尤倫斯收藏中國當代藝術專場,包含尹秀珍、王度、吳山專、汪建偉、徐震等創作作品。
此番佳士得春拍釋放的信號,既有中西方藝術品市場的融合趨勢,也有以張大千為代表的中國近代書畫市場新一波行情,給內地藝術品市場提出一個課題的同時,也讓內地書畫收藏投資者對春拍書畫能否持續向好多了幾許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