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季上海拍賣分析

時間:2017-06-02 21:54:26 | 來源:非池中藝術網 作者:胡懿勳

資訊>藝市>

自2017年1月上旬開始至4月下旬為止,上海11家加上江蘇1家拍賣公司,總共舉行16場藝術品及文物、雜項等類的拍賣會。4月份有7場最為密集,2月適逢農曆新年只有2場,上海馳翰拍賣公司在二、四月各舉辦一場拍賣,都只算是小規模的拍賣活動。吊詭的是,只有6場拍賣會在大陸的雅昌入口網站公佈最終拍賣成交紀錄,其餘10場無論拿出多麼精彩稀有的作品拍賣,我們都無法得知其最終受到市場接受的結果如何了。

上海春季的有效樣本

以6場有紀錄可查的拍賣會作為有效樣本進行分析,較能看出上海春季拍賣的走向和現況。

附表:2017年春季上海拍賣會成交紀錄略表

圖/胡懿勳整理;非池中藝術網製表

從上表分析,上海陽明拍賣舉行的「陽明2017年春季拍賣會」以九成三的成交率和接近兩千萬元人民幣(以下皆以人民幣計價)的總成交額,取得上海春季拍賣的首位。統計表看似上海嘉禾舉辦的「2017年大眾鑒藏拍賣會第八期」以57.99%成交率墊底,但是,上海馳翰舉辦的第二場拍賣「第31屆四季藝術品拍賣會」雖然略高於嘉禾1.49%,但是總成交金額只有177.57萬元,若以兩場拍賣會平均成交價計算,則嘉禾每件約1.7萬元,馳翰每件僅約8千元,應是上海春季「最便宜」的一場拍賣會了。

陽明春季拍賣共有三個專場組成,「江南藏韻中國紙幣(一)」共950件作品,成交金額673.60萬元,成交率為96.74%。「鈔史鉤沉中國紙幣(二)」共有906件拍品,成交金額693.97萬元,成交率為94.81%。「故紙繁華中國之老股票與債券」則有1160件拍品,成交金額620.13萬元,89.14%的成交率。儘管,具有年份已經不流通的紙幣、股票等有價證券,可以當做文獻一類的物件,但是,陽明春拍依然是16場拍賣唯一不屬於傳統意義上,藝術品與古文物範圍的拍賣會。在成交率上表現異軍突起,應是錢幣買家與藝術收藏在層次區隔明顯造成;也能説明整體拍賣市場的走向問題。

如果,因為非屬於傳統藝術拍賣範圍的原因,而排除成交率最高的陽明春季拍賣。2017年上海春季拍賣會的整體表現,就不是能樂觀地反射出上海地區的經濟增長速度了。

拍賣會的同質性

我們繼續從6場拍賣會的內容進行分析,以便觀察上海春季拍賣的特點。馳翰在三月舉辦的第一場拍賣,「成扇信札」專場提供74件作品,成交金額64.15萬元,70.93%的成交率;「國民黨高官書畫」專題則以36件拍品,完成39.75萬元的成交金額,及62.5%成交率;「古代書畫」專場共有142件作品,共計182.1萬元成交金額,成交率69.75%;「近現代書畫」專題有258件作品,以188.45萬元和63.28 %完成成交金額和成交率;「文玩雅集」則有182件拍品,成交金額65.93萬元,成交率是60.21%。「國民黨高官」專場拍賣群全數為書法作品,以白崇禧楷書無底價拍賣,最終為三萬元成交,為全場最高價。此外,吳敬恒篆書五言聯、陳立夫行書八言聯均為1.5萬元成交,是該場拍賣較高價成交的標的物。其中有趣的現象是,發動中日甲午戰爭的日本內閣總理大臣伊藤博文行書也出現在這個專場裏,預估價6-8千元,結果流標。

與前述比較馳翰第二場拍賣會以書畫為主題,結果有明顯的下滑跡象。在「近現代書畫」專場以146件作品,78萬元成交金額,與70.123%成交率;「古代書畫」專場提供106件拍品,有69.8萬元總成交額,成交率為60.36%;「當代書畫」則提出76件作品,有25.73萬元成交金額,成交率則為47.44%。在「畫冊舊紙」專場以42件拍品,拍出4.04萬元成交金額,成交率只有40.48%。

嘉禾拍賣在「中國書畫」專場共提出600件作品,成交金額523.65萬元,成交率為63.04%。「珍瓷雅玩」則有101件拍品,以181.85萬元為成交金額,27.72%的成交率。顯然,嘉禾在陶瓷雜項的拍賣拖住了後腿,把總成交率拉到最低。

上海本土最資深的拍賣公司朵雲軒,這次以「中國書畫(一)」專場599件作品,達成978.7萬元的成交金額,和83.9%成交率;在「中國書畫(二)」專場則有378件作品,有415.44萬元成交金額和85.35%成交率;「瓷雜文房珍玩」則提供278件標的物,133.57萬元成交金額,67.61%成交率。

擴充市場面積的舉措

首次在上海舉行拍賣會的江蘇觀宇,理應會按照行業的行銷規律,將業績衝到最高點,儘管這場拍賣有1,826.55萬元的總成交金額,已經是上海春季拍賣的第二名,但仔細分析,其成績並不算亮麗。在「盛世名陶」以103件作品,達成1058.23萬元成交金額,成交率為79.61%;在「茶藝雅具」以74件拍品達成385.94萬元成交額,成交率為86.49%;「先民遺風」的101件拍品多數是紫砂茶具,成交金額382.38萬元,成交率則為41.58%。在「盛世名陶」拍賣中,以顧景舟、汪寅仙、王寅春等近代制壺大師為名的五把紫砂壺的成交價即有546.2萬元,佔該專場的50%成交金額。若比較「先民遺風」專場的較早期紫砂器成交結果,更顯得陪襯拍品的疲弱之勢。

同屬雜項文玩累的拍賣,朵雲軒「瓷雜文房珍玩」278件標的物,133.57萬元成交金額,67.61%成交率。嘉禾「珍瓷雅玩」則有101件拍品,以181.85萬元為成交金額,27.72%的成交率。單就瓷器雜項而言,朵雲軒和嘉禾都遭到不理想的結果,如果和他們自己的書畫拍賣比較,這種成交的結果更顯得不堪。其原因,一方面顯示拍賣公司在徵件的優勢和實力,另一方面也表示買家對拍賣公司的信心和傾向。

近年大陸拍賣市場興起一股名人墨跡、手札和古籍善本收藏風潮,也反映在如上海春拍提出的「畫冊舊紙」、「古籍善本」、「國民黨高官書畫」、信札等專題。這種現象除了表示書畫、藝術品等徵件困難與買氣疲弱之外,也是拍賣公司尋求擴充市場面積的信號。江蘇觀宇以紫砂器為主題的拍賣也有在上海尋求市場擴充的意味,只是紫砂器在過去三十餘年的買賣亂象之下,還未整理出價格和鑒定方面的秩序,對於當下的交易意願仍有直接影響。

實體拍賣市場的背後

敬華拍賣是上海較為資深的拍賣公司,然而,2017年春季卻交出一張未回答完全的試卷,我們無法再公開的資訊中查到關於2017年4月20日-21日舉行的「敬華集粹第七期」拍賣會的成交紀錄。僅知道在「中國書畫」專場有533件參加拍賣;「古籍善本」專場則提供97件拍品。

綜合而論,從上海春季的幾場拍賣會可以看出當前的些許走向。陽明拍賣之所以可以取得93%的高成交率,與其四個專場的組成內容有直接原因。在兩場以「紙幣」為主題的拍賣,總共1856件拍品完成平均九成五的成交率,而「故紙繁華中國之老股票與債券」1160件拍品也達到八成九的成交率,這些與藝術品和古文物市場較無直接關聯的標的物,無疑地受到紙幣收藏家的歡迎。其受歡迎的原因大致有兩個,其一,是受整體拍賣大環境影響,當前大陸的藝術品與文物市場仍處於回調的狀態,買家的態度更加保守;其二,則是近兩年大陸的錢幣、郵票收藏市場從實體市場轉向虛擬金融市場有關。錢幣拍賣的高成交率,同時反應著買家在文化産權交易所錢幣交易指數的高度興趣。

實際上,當我們在梳理上海春拍的紀錄時,還有幾場是網路交易的拍賣會,網路交易最大的特徵即是藝術品與文物的虛擬化和買家的隱匿,故而,這類交易最大的問題是無法提供明確的交易紀錄提供查詢。運用線上電子商務系統拍賣在大陸已不是新鮮事,甚至有一套成熟的作業模式達成買賣程式。虛擬化交易技術提供交易的便利,加諸,大陸官方對藝術金融的鼓勵態度,錢幣等有價證券這類可資收藏的物件,順理成章進入藝術金融交易體系中,成為藝術品以外的熱門選項。

無論虛擬的、網路的拍賣其背後展現多麼複雜的資金關聯,我們還是會把目光集中在實體市場的交易狀態,唯有實體的市場提供有效的交易紀錄,才能保障在虛擬化的交易中有支撐的基礎。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