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世界大賽談芝加哥美術館的媒體行銷

時間:2017-05-15 17:31:35 | 來源:關鍵評論 

資訊>藝市>

近年來美術館重視並善用網路社群媒體行銷,並非新聞。2016年10月甫落幕的美國職棒大聯盟世界大賽,恰好反映此一現象,芝加哥美術館(Art Institute of Chicago)與克裏夫蘭美術館(Cleveland Museum of Art)都挑選自身館藏進行變裝改造,融入在地球隊的視覺元素,透過社群媒體的官方帳號貼文宣傳,引發不小風潮,值得回顧探討。

首先是這次世界大賽的話題性與地緣關係,芝加哥小熊隊已經睽違108年未嘗冠軍滋味(上回是1908年),反觀克裏夫蘭印地安人隊最近一次在1948年拿下冠軍,但也相隔68年之久。不論兩隊廝殺地如何難分難解,戰線拉長至第七戰並打到延長賽,在美術館策略行銷上,芝加哥明顯有備而來且略勝一籌。相較克裏夫蘭美術館在世界大賽開打前,僅用工作人員大合照和高舉布條標語的方式表達支援,芝加哥美術館則大張旗鼓地替美術館入口的兩座青銅雄獅雕像,戴上訂制的小熊隊球帽。奪冠後,更在世界大賽冠軍遊行當天用臉書直播,透過美術館門口兩隻獅子,見證遊行實況。

芝加哥美術館第一戰的作品,改自卡耶博特的著名作品

在首戰當天,芝加哥美術館編修館藏法國印象派畫家古斯塔夫.卡耶博特(Gustave Caillebotte)家喻戶曉的《雨天的巴黎街道》(Paris Street, Rainy Day,1876-1877),並貼文標記挑戰克裏夫蘭美術館,整個系列七戰共出七圖,而克裏夫蘭美術館則從第二戰才加入戰局,僅6件作品。(本文礙於篇幅,恕不評析克裏夫蘭美術館的作品可參考美術館粉絲頁)在改編卡意伯特的新作中,原本手持雨傘頭戴高帽的法國紳士,穿著小熊隊的T恤,改拿小熊隊進軍世界大賽的旗子。身後巴黎大街的高樓懸挂著三面白底藍字W旗子則是小熊隊主場瑞格力球場(Wrigley Field)的旗幟。作為世界大賽首戰的戰帖,芝加哥美術館展現善意,安排畫面左側的男子穿上克裏夫蘭印地安人隊的T恤,低頭橫越大街。

第二戰,改自葛蘭特.伍德的畫作《美國歌德》

第二戰館方貼出另一鎮館之寶,美國畫家葛蘭特.伍德(Grant Wood)描繪鄉間人物風情的《美國哥德》(American Gothic,1930)。畫面中央原本哥德式的窗欞高挂小熊隊主場旗幟,手持耙子的老農夫改拿球棒,穿上小熊隊的客場球衣,始終未嫁的女兒身穿主場球衣,在新作中兩人原本木然的神情顯得有趣,一方面或許因為首戰芝加哥落敗而面無表情,另一方面父女倆也用嚴肅神情迎戰第二場。

第三戰採用秀拉的畫作《大碗島的週日午後》,這幅畫台灣讀者肯定很熟悉,中學時期的美術課本勢必都會提到秀拉的分色點描法。

第三戰搭配的作品是喬治.秀拉(Georges Seurat)《大碗島的週日午後》(Sunday Afternoon on the Island of La Grande Jatte,1884-1886),對小熊隊的支援在此一覽無遺,各階層的人們于週日午後在河畔休憩,大家幾乎都身穿小熊隊球衣球帽或T恤,簡直是人人挺小熊的概念,就連畫面前景的兩隻狗和一隻猴子也不例外。背景河上小船和對岸房子也都飄揚著小熊主場旗幟。第二戰小熊隊扳回一城,這件作品恰好呼應芝加哥全城球迷的喜悅。

第四戰選用法國寫實主義畫家朱爾.布列東(Jules Breton)的《雲雀之歌》(Song of the Lark,1884)。農忙田野變成小熊隊主場(計分板上的贊助商字樣清晰可見),手拿短鐮刀采收作物的少女改拿球棒。由於小熊隊第三戰落敗,此處少女凝重的神情搭配身後的暮色,讓人屏息以待第四戰的到來。

第五戰,改自畢沙羅的《水晶宮》

第五戰搭配的是卡密爾.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的《水晶宮》(The Crystal Palace,1871),畢沙羅當時因為普法戰爭和隨後的政治紛擾移居倫敦近郊,期間造訪位海德公園的水晶宮。館方將人行道上的一家三口,套上小熊隊球衣,一旁圍欄也貼上加油標語,背景的水晶宮則換成小熊隊主場,有著鮮明的白底藍字旗幟和入口招牌。第四戰小熊隊落敗,球隊一比三落後面臨淘汰,因此不論第五戰勝負結果,這張圖傳遞了芝加哥人們共襄盛舉卻泰然自若的意象。

第六戰,改自威廉.席尼.蒙特的《酒館一景》,第五戰的獲勝,讓小熊隊從3-1的困境重奪生機,這幅酒吧裏的歡快氣氛,讓改圖活靈活現。

歡慶第五戰勝利的喜悅,在搭配第六戰威廉.席尼.蒙特(William Sidney Mount)的《酒館一景》(Bar-room Scene,1835)中生動展現,墻上滿是支援小熊隊的海報標語,大家都頭戴小熊隊球帽。回溯繪于南北戰爭前的原作,一位身穿破衣的流浪漢酒後高舉空杯手舞足蹈,背景則有黑人僕役(非奴隸)在一旁微笑但未參與其中。蒙特的原作隱含階級和種族的意涵,在館方的編修後,新作則呈現不論階級和種族人人都是小熊隊球迷的事實。

第七戰,改自馬內的《閱讀中的女人》,現在球迷們都知道,第七戰終於讓小熊隊突破一世紀的山羊魔咒。

系列賽的最後一戰,館方別出心裁選用馬內(édouard Manet)的《閱讀中的女人》(Woman Reading,1879/80)。貼文提到:「僅僅一勝之遙就能坐享冠軍榮耀。」並將運動報導帶入閱讀的視覺文化,暗示小熊隊會名垂青史(即使求勝未果,也留下豐富的回憶),畫作女子改穿小熊隊外套,閱讀小熊隊世界大賽特輯。馬內筆下女子閱讀的神情,不僅和球迷觀看比賽的專注投入相呼應,也讓人對比賽喧囂之餘的平靜片刻産生共鳴。

美術館結合重大時事,編修館藏進行網路行銷,並非沒有前例可循,例如2015年12月,加拿大多倫多的皇家安大略博物館(Royal Ontario Museum)就用著名館藏班傑明.衛斯特(Benjamin West)的《沃夫將軍之死》(The Death of General Wolfe,1770)搭上《星際大戰:原力覺醒》的宣傳檔期添加星戰元素。由美術館官方進行這類宣傳行銷,與一般網友改編或惡搞不同,不僅旨在重新賦予舊作品新意義與新生命,也企圖擴大美術館的曝光度與觀眾群,除發揮創意外,也兼顧風格語匯的合宜性,並考量作品意涵和選件策略。

這次芝加哥美術館一系列精心策劃的媒體行銷,不但傳為佳話,也可作日後教材,重新檢視美術館在當代社會和社群媒體時代的角色。館方借此凝聚在地認同,也善用自身特色,和其他豪門美術館分庭抗禮,增進了美術館的能見度和影響力。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