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至今,這兩季拍賣出現不少以抽象形式為主的藝術家,他們創下的亮麗成績,讓不少人認為這或許就是抽象藝術板塊浮現的契機。
近一、兩年,亞洲抽象藝術受到熱烈關注,從日本具體派到南韓單色畫派,莫不吹起一股新風潮,市場板塊移動快速也製造了不少話題,在日本具體派與南韓單色畫派發酵下,中國抽象藝術儼然成為市場下一波的關注焦點。然而,“中國抽象藝術”真的已然形成了,還是在景氣不佳之下,市場遍尋不著進場標的的炒作目標?
“中國抽象藝術真的已然成形?”已成為藝術市場上的討論熱點。近一、兩年,中國在打貪與禁奢政策下,雖然藝術市場整體市場熱度不如預期,但卻促使不同勢力的崛起,企圖在不景氣中尋找活水源頭。從中國當代水墨、日本具體派、南韓單色畫派至今,市場尋找下波潛力股仍不遺餘力,板塊輪漲速度之快,顯見市場測試水溫之急切。
從去年開始,到今年這兩季拍賣,出現不少以抽象形式為主的藝術家,他們創下的亮麗成績,讓不少人認為這或許就是抽象藝術板塊浮現的契機。不可諱言,從新銳藝術家到尚未引發關注,且其作品價格低估的中生代,乃至前輩級抽象藝術家,如梁銓、尚揚、譚平等在列,他們在兩、三季的拍賣成績與一級市場銷售表現,不遑多讓,為低迷的市場氣氛提振不少信心指數。此外,在中國抽象這一波中其市場表現穩固,且深得藏家與買家青睞者尚有蘇笑柏(1949)、丁乙(1962)、張恩利(1965)等,而近年崛起的70後年輕藝術家王光樂(1976),與輩份更高的抽象藝術家如梁銓(1948)、尚揚(1942)、譚平(1960)等。